丁大偉 張 鋒 龐 強 陸宏偉 韓 瑞
(張家港市農業(yè)試驗站,張家港 215616)
江蘇省張家港市地處長江中下游,水稻是當?shù)刂饕募Z食作物,全市水稻種植面積達16 000 hm2。隨著生活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水稻生產的要求已不僅僅是高產,而是要兼顧優(yōu)質,故優(yōu)質食味大米越來越受到老百姓的青睞,但是目前張家港市市面上還存在部分適口性較差的大米。因此,筆者擬通過試驗示范,對“南粳”系列優(yōu)質食味粳稻新品種(系)的生育特性及產量進行比較試驗,以期篩選出適宜張家港市種植的優(yōu)質食味粳稻品種,從而為張家港市的水稻種植品種結構調整及優(yōu)質稻米產業(yè)發(fā)展提供一定的數(shù)據(jù)支撐。現(xiàn)將相關試驗結果報道如下。
試驗于2020年在張家港市塘橋鎮(zhèn)鹿苑街道鹿北豐產方進行,供試田塊采用中拖翻耕,土壤質地為沙黃土,地勢平坦,土壤肥力中上等,前茬作物為小麥。
供試的“南粳”系列優(yōu)質食味粳稻新品種(系)共10個,均由江蘇省農業(yè)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提供,其中有5個品種已通過江蘇省品種審定,見表1。
表1 試驗示范品種(系)情況
試驗設1個品種(系)為1個處理,每個品種(系)種植1個大區(qū),大區(qū)面積為600 m2,不設重復,隨機排列。
各品種(系)均采用毯苗機插方式進行移栽種植,即統(tǒng)一采用塑盤毯苗育秧,采用17%殺螟丹·乙蒜素可濕性粉劑250倍液浸種60 h,撈出后催短芽,于5月26日播種,5月28日將穴盤搬至室外,澆透水后噴灑30%芐嘧·丙草胺可濕性粉劑,并用無紡布覆蓋,6月18日移栽,行株距為30 cm×12 cm,栽插密度為27.8萬穴/hm2,每穴栽插4~5苗。
肥料運籌統(tǒng)一為:基肥施用復合肥(N-PK=15-15-15)435 kg/hm2,分蘗肥施用尿素225 kg/hm2,穗肥施用尿素187.5 kg/hm2、復合肥(N-P-K=15-15-15)150 kg/hm2。
病蟲草害防治統(tǒng)一為:移栽后2 d用30%芐嘧·丙草胺可濕性粉劑兌水噴霧封殺,7月19日用吡蚜酮+噻呋酰胺+甲維·茚蟲威兌水無人機噴霧防治,8月6日用吡蚜·噻蟲胺+己唑·嘧菌酯+甲維·茚蟲威兌水無人機噴霧防治,8月18日用吡唑醚菌酯+吡蚜酮+己唑醇+氯蟲苯甲酰胺+阿維·氯苯酰懸浮劑兌水無人機噴霧防治,8月25日用吡蚜酮+27%噻呋·戊唑醇+井烯三環(huán)唑+阿維·氯苯酰懸浮劑兌水大機噴霧防治,8月30日用井烯三環(huán)唑+24%井岡霉素A水劑+20%氰蟲·甲蟲肼+25%吡蚜酮兌水噴霧防治。
分蘗期灌薄水促分蘗,待在田苗數(shù)足苗后擱田2次,以控制無效分蘗。
試驗期間,每個品種(系)選2個點,每個點連續(xù)調查10穴,對關鍵生育時期、莖蘗動態(tài)進行調查記載。水稻成熟后,每個品種(系)取點對有效穗數(shù)、每穗粒數(shù)、結實率和千粒重等產量性狀進行測定;同時,每個品種(系)進行實收測產,然后取150 g稻谷進行烘干,折算成標準水分(15.5%)的產量。
移栽后半個月內出現(xiàn)連續(xù)陰雨天氣,對移栽小苗的分蘗有一定影響,且植株對分蘗肥的吸收利用率有所降低。
由表2可知,10個水稻品種(系)在播期、移栽期和管理水平一致的情況下,除“南粳46”的全生育期為159 d外,其他9個品種(系)的全生育期差異不大,在151~153 d之間。
表2 各試驗品種(系)的生育進程比較
由表3可知,高峰苗數(shù)最高的品種(系)是“南粳5916”,達493.95萬苗/hm2,最低的品種(系)是“寧9058”,為402.38萬苗/hm2,其他品種(系)的高峰苗數(shù)介于兩者之間。從分蘗率看,“南粳5916”的分蘗力最強,“寧8917”的分蘗力最弱;從有效穗數(shù)看,“南粳5916”的有效穗數(shù)最多,為348.30萬穗/hm2,“寧7909”的有效穗數(shù)最少,為299.70萬穗/hm2;從成穗率看,“南粳46”的成穗率最高,為79.82%,“寧9044”的成穗率最低,僅為65.14%。
表3 各試驗品種(系)的莖蘗情況分析
由表4可知,每穗總粒數(shù)最高的品種(系)是“寧8911”,達132.6粒,最低的品種(系)是“寧8917”,僅105.6粒。從結實率看,所有品種(系)都在90%以上,“寧9044”的結實率最高,達97.0%,“寧9058”的結實率最低,僅90.5%。千粒重最重的品種(系)是“南粳3908”,為30.90 g,最輕的品種(系)是“南粳46”,為27.29 g,其他品種(系)的千粒重介于兩者之間。從實際產量看,“南粳3908”“南粳5055”的產量位居所有參試品種(系)的前兩位,均在10 650 kg/hm2以上,“寧8911”的產量最低,僅為9 334.20 kg/hm2。
表4 各試驗品種(系)的產量及其構成分析
3.1.1 南粳46
該品種全生育期為159 d,相對較長;株高105.1 cm,植株略高,株型緊湊,分蘗性中等偏強,穗型較大,為直立型穗;有效穗數(shù)332.25萬穗/hm2,每穗總粒數(shù)121.4粒,結實率95.7%,千粒重27.29 g,產量較高;植株長相清秀,灌漿速度快,熟相較好;稻米食味品質優(yōu),口感軟糯,達到國標二級優(yōu)質稻谷標準;從田間表現(xiàn)來看,紋枯病、稻瘟病發(fā)生程度輕,未發(fā)生稻曲病和倒伏。綜上,該品種適宜在張家港市休耕田塊作為優(yōu)質生態(tài)米進行種植,對于未休耕田塊,該品種全生育期較長,會影響后茬作物的種植。
3.1.2 南粳5055
該品種全生育期適中,為152 d;株高96.2 cm,株型緊湊,長勢較旺,分蘗力較強,葉色較深,群體整齊度較好,穗型中等,偏直立,著粒較密;有效穗數(shù)321.90萬穗/hm2,每穗總粒數(shù)119.5粒,結實率95.8%,千粒重29.57 g,產量較高;屬軟米品種,食味品質優(yōu);從田間表現(xiàn)來看,紋枯病、稻瘟病發(fā)生程度輕,未發(fā)生稻曲病,抗倒性強;綜上,該品種適宜在張家港市稻麥輪作田塊進行推廣種植。
3.1.3 南粳3908
該品種全生育期適中,為152 d;株高103.5 cm,株型緊湊,分蘗力中等偏上,群體整齊度好,穗型大,葉色中綠,葉姿挺拔,成熟期轉色好;有效穗數(shù)321.90萬穗/hm2,每穗總粒數(shù)125.4粒,結實率95.5%,千粒重30.90 g,產量較高;稻米整精米率67.8%,堊白粒率20.0%,堊白度3.8%,膠稠度90.0 mm,直鏈淀粉含量10.1%,屬軟米品種,食味品質優(yōu);從田間表現(xiàn)來看,紋枯病、稻瘟病發(fā)生程度輕,未發(fā)生稻曲病,抗倒性強,但需注意防治白葉枯病。綜上,該品種適宜在張家港市稻麥輪作田塊進行推廣種植。
3.1.4 南粳晶谷
該品種全生育期適中,為153 d;株高105.1 cm,株型緊湊,分蘗力中等偏上,群體整齊度好,穗型大,葉色中綠,葉姿挺拔,成熟期轉色好;有效穗數(shù)330.30萬穗/hm2,每穗總粒數(shù)115.3粒,結實率94.2%,千粒重29.72 g,產量較高;稻米整精米率73.2%,堊白粒率23.0%,堊白度5.0%,膠稠度78 mm,直鏈淀粉含量10.0%,屬軟米品種,食味品質優(yōu);從田間表現(xiàn)來看,紋枯病、稻瘟病發(fā)生程度輕,未發(fā)生稻曲病,抗倒性強,但需注意防治條紋葉枯病。綜上,該品種適宜在張家港市稻麥輪作田塊進行推廣種植。
3.1.5 南粳5916
該品種全生育期適中,為152 d;株高95.4 cm,株型緊湊,分蘗力中等,莖稈粗壯、彈性好,穗型中等,葉色中綠,葉姿挺拔,谷粒飽滿,成熟期轉色好,稈青籽黃;有效穗數(shù)348.30萬穗/hm2,每穗粒數(shù)112.2粒,結實率95.1%,千粒重29.37 g,產量較高;稻米整精米率71.7%,堊白粒率22.0%,堊白度6.5%,膠稠度77.0 mm,直鏈淀粉含量14.8%;從田間表現(xiàn)來看,紋枯病、稻瘟病等發(fā)生程度較輕,未發(fā)生稻曲病,抗倒性強。綜上,該品種適宜在張家港市稻麥輪作田塊進行推廣種植。
3.1.6 寧7909
該品種全生育期適中,為152 d;株高102.3 cm,株型緊湊,分蘗力強,群體整齊度好,穗型大,葉色中綠,葉姿挺拔,谷粒飽滿,成熟期轉色好,稈青籽黃;有效穗數(shù)299.70萬穗/hm2,每穗總粒數(shù)125.9粒,結實率93.3%,千粒重28.63 g;稻米整精米率74.3%,堊白粒率22.0%,堊白度7.1%,膠稠度88.0 mm,直鏈淀粉含量12.1%,屬軟米品種,食味品質優(yōu);從田間表現(xiàn)來看,紋枯病、稻瘟病等發(fā)生程度較輕,未發(fā)生稻曲病,部分發(fā)生倒伏,抗倒性一般。綜上,該品種適宜在張家港市進行示范種植。
3.1.7 寧8911
該品種全生育期適中,為153 d;植株略高,株高為103.1 cm,株型緊湊,葉片較挺,葉色中綠,群體整齊度好,分蘗力和成穗率較高,穗型較大;有效穗數(shù)302.55萬穗/hm2,每穗總粒數(shù)132.6粒,結實率91.5%,千粒重27.90 g;稻米整精米率71.5%,堊白粒率26.0%,堊白度5.6%,膠稠度80.0 mm,直鏈淀粉含量11.5%,屬軟米品種,食味品質優(yōu);從田間表現(xiàn)來看,紋枯病、稻瘟病等發(fā)生程度較輕,未發(fā)生稻曲病,抗倒性好。綜上,該品種適宜在張家港市進行示范種植。
3.1.8 寧8917
該品種全生育期適中,為153 d;植株略高,株高為101.0 cm,株型緊湊,葉片較挺拔,葉色中綠,群體整齊度好,分蘗力和成穗率一般,穗型中等;有效穗數(shù)331.95萬穗/hm2,每穗總粒數(shù)105.6粒,結實率95.3%,千粒重28.95 g;稻米整精米率73.4%,堊白粒率28.0%,堊白度5.4%,膠稠度80.0 mm,直鏈淀粉含量10.2%,屬軟米品種,食味品質優(yōu);從田間表現(xiàn)來看,紋枯病、稻瘟病等發(fā)生程度較輕,未發(fā)生稻曲病,抗倒性好。綜上,該品種適宜在張家港市進行示范種植。
3.1.9 寧9044
該品種全生育期適中,為151 d;植株高度適中,株高為98.4 cm,株型緊湊,葉片較挺,葉色中綠,群體整齊度好,分蘗力和成穗率較好,穗型較大;有效穗數(shù)316.35萬穗/hm2,每穗總粒數(shù)113.5粒,結實率97.0%,千粒重28.15 g;稻米整精米率72.4%,堊白粒率26.0%,堊白度5.0%,膠稠度82.0 mm,直鏈淀粉含量11.2%,屬軟米品種,食味品質優(yōu);從田間表現(xiàn)來看,紋枯病、稻瘟病等發(fā)生程度較輕,未發(fā)生稻曲病,抗倒性好;綜上,該品種適宜在張家港市進行示范種植。
3.1.10 寧9058
該品種全生育期適中,為153 d;植株略高,株高為100.6 cm,株型緊湊,葉片較挺,葉色中綠,群體整齊度好,分蘗力和成穗率較好,穗型較大;有效穗數(shù)289.95萬穗/hm2,每穗總粒數(shù)129.5粒,結實率90.5%,千粒重30.07 g;稻米整精米率72.0%,堊白粒率20.0%,堊白度5.0%,膠稠度82 mm,直鏈淀粉含量11.0%,屬軟米品種,食味品質優(yōu);從田間表現(xiàn)來看,紋枯病、稻瘟病等發(fā)生程度較輕,未發(fā)生稻曲病,部分發(fā)生倒伏,抗倒性一般;綜上,該品種適宜在張家港市進行示范種植。
試驗結果表明,供試的10個“南粳”系列優(yōu)質食味粳稻新品種(系)均適合在張家港市種植,其中,“南粳46”適宜在休耕田塊作為優(yōu)質生態(tài)米進行推廣種植,但由于其全生育期較長,需提前播種,以利于適期收獲;其他通過審定品種的全生育期適中,可在稻麥輪作田塊進行推廣種植,具體可根據(jù)種子站供種情況或大戶自己需求進行選擇,但從豐產性來看,“南粳3908”和“南粳晶谷”的產量表現(xiàn)較好;未通過審定品種只適用于進行試驗示范,待審定后方可進行大面積推廣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