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 公明
煎雞蛋是一道簡單、營養(yǎng)的美食。不過,為何本來清澈、透明的蛋清,在鍋中煎炸之后就會變成白色的固體呢?這其中是否蘊含著有趣的科學道理?
在這次的實驗中,我們加入了兩種不同的物質——食鹽和硫酸銅粉末。盡管蛋清都在加入物質后發(fā)生了析出,但是加鹽的蛋清在加水后恢復了原樣,而加了硫酸銅粉末的蛋清卻無法復原,這是為什么呢?
原來,這和食鹽、硫酸銅粉末與蛋清的不同反應息息相關。我們知道,蛋清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當向蛋清中加入食鹽時會發(fā)生鹽析現(xiàn)象。鹽析是指在蛋白質水溶液中加入中性鹽,隨著鹽濃度增大而使蛋白質沉淀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是物理變化,蛋白質本身沒有被破壞,是可逆的,加水后析出的固體可以溶解。而硫酸銅是重金屬鹽,會破壞蛋白質的結構,使得蛋清中的蛋白質發(fā)生變性,這些被破壞的蛋白質即使加再多的水也無法恢復原狀。
煎雞蛋過程中發(fā)生的變化實際上也是一種蛋白質的變性,所以澄清、透明的蛋清才會在加熱的過程中凝固為白色不透明的蛋白。這種變化當然也是不可逆的。
科學大視野
我們現(xiàn)在已經知道,蛋白質的變性是一種化學變化,無法逆轉??山衲?月,科普圈內卻發(fā)生了一起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足以引起我們的警醒和思考。
2021年4月,鄭州市春霖職業(yè)培訓學校一位郭姓教師的論文《熟雞蛋變成生雞蛋(雞蛋返生)—孵化雛雞的實驗報告》火了。該論文居然聲稱利用“超心理意識能量方法”可以使“熟雞蛋返生孵出小雞”。
網友們的評論“偽科學,真騙子!”恐怕是對上述事件的最好概括。正因為如此,我們更要呼喚科學中的“真、善、美”,決不能讓不法之徒披著科學的外衣招搖撞騙、危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