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仲翔 , 梅子能 , 姜曉明 , 姚文佩
(清遠市美佳樂環(huán)保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 廣東 清遠 511540)
在人造聚合物中,為了滿足實際應用的各種性能需要,通常需各種改性,相對簡單的是物理共混,包括與各種有機與無機物的混合,這種改性未涉及分子層面,有分離傾向?;瘜W改性進入分子層面,沒有不同分子之間的分離?;瘜W改性包括接枝改性,分子互穿網(wǎng)絡、嵌段共聚等。
聚氨酯本身并非純粹的重復相同鏈節(jié)的均聚物,而是一種嵌段共聚物,由兩種以上不同單體生成,生成物中含—HCO—即可,這種特性意味含少量(—NHCO—)官能團的聚合物也可稱為聚氨酯,這種特性為聚氨酯的化學改性提供了無限可能[1]。
聚四氫呋喃二醇(PTMG),工業(yè)級,臺灣大連;甲苯二異氰酸酯(TDI-80),工業(yè)級,上海巴斯夫;2,2-二羥甲基丁酸(DMBA),工業(yè)級,瑞典珀斯托;丙二醇甲醚醋酸酯(PMA),工業(yè)級,美國陶氏DOW;三乙胺(TEA),工業(yè)級,美國空氣化學;有機硅改性物是SF-8427(DOW CORNING);環(huán)氧改性物為環(huán)氧樹脂E44,巴陵石化;丙烯酸酯改性物為牌號AC1010-1,同德樹脂;蓖麻油,工業(yè)級,廣州番禺中信;氟改性物為全氟聚醚二元醇(ZDOL),Solvay Solexis公司的產(chǎn)品,可選用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1 000或4 000的全氟聚醚(PFPE)二元醇。
本實驗的標準品是由多元醇、二元醇、羧基二元醇和二異氰酸酯組成,將多元醇與二異氰酸酯先預聚反應,再以二元醇增黏,反應在水溶性環(huán)保型溶劑(美國法例豁免溶劑)中進行。提升相對分子質(zhì)量到設定值,即至黏度合格時加NCO中止劑中止反應,加入三乙胺混合均勻,最后在高速分散時加入水乳化。本實驗在乳化前已提升相對分子質(zhì)量,避免在乳化后擴鏈造成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穩(wěn)定。
改性品是用含羥基物質(zhì),在后階段代替部分二元醇。在實驗中PU達到一定黏度先形成主鏈,再加改性劑,以保證改性劑接在主鏈外面。同時為了對照,改性劑數(shù)量保持一致。
基礎配方:聚醚多元醇PTMG 1000 100 g,TDI 74.14 g,DMBA 8 g,PMA(水溶性環(huán)保溶劑)180 g投入500 mL三口燒瓶中,攪拌升溫至85 ℃反應2 h,逐步加入21.6 g BDO(理論值24 g,實際消耗約90%),待黏度上升到設定值時,中止反應,加入TEA 8 g,分散均勻,在高轉(zhuǎn)速(≥800 r/min)下加水 270 g,得到固含30%~35%的未改性聚氨酯溶液,作為對照用標準品。
改性配方:聚醚多元醇PTMG 1000 100 g,TDI 74.14 g,DMBA 8 g,PMA(水溶性環(huán)保溶劑)180 g投入500 mL三口燒瓶中,攪拌升溫至85 ℃反應2 h,逐步加入8~21 g BDO(理論BDO 24 g,實際消耗以改性物替代BDO的羥基而定),待黏度上升到設定值60%(主鏈形成)時,加入改性物20 g反應1 h,形成末端接枝鏈,如黏度未達,可繼續(xù)投少量改性物或BDO調(diào)整至黏度達到設定值,中止反應,加入TEA 8 g,分散均勻,在高轉(zhuǎn)速(≥800 r/min)下加水 300 g,得到固含30%~35%的未改性聚氨酯溶液,作為改性品。
①有機硅改性。本實驗中加入的有機硅改性物SF-8427(DOW CORNING)是一種帶兩個羥基的聚醚改性有機硅,相對分子質(zhì)量2 000,另外尚含有機硅偶聯(lián)劑。需要說明是羥基有機硅種類多,而本實驗選用品種硅含量不高,且以聚醚為主。②氟改性。本實驗以全氟聚醚二醇(ZDOL)改性,全氟聚醚二元醇PFPE相對分子質(zhì)量1 000,牌號Fluorolink D10(Solvay Solexis.co),羥值約110 mg KOH/g,另外加有其他含羥基含氟聚合物,BYK-LPX20192為含氟聚合物,有效物羥值50 mg KOH/g。③羥基丙烯酸酯樹脂改性。本實驗使用同德樹脂牌號AC1010-1,羥值3.2%(不揮發(fā)分100%)改性,該改性樹脂較硬。其他含羥基的聚丙烯酸酯樹脂也可使用。④環(huán)氧樹脂改性。使用E44環(huán)氧樹脂改性,羥基含量約1.5%,環(huán)氧樹脂的羥值在實際使用會更大。⑤蓖麻油/醇酸改性。直接使用蓖麻油或蓖麻油醇酸樹脂改性,使用改性品羥基含量約5%(不揮發(fā)分100%時)。
1.3.1紅外測試
采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測試WPU膠膜的紅外光譜。取適量WPU膠膜溶于四氫呋喃中,將其涂覆在溴化鉀壓片上進行測試,測試范圍4 000~500 cm-1。
1.3.2黏度
根據(jù)GB/T 10247—2008測試其黏度,使用旋轉(zhuǎn)黏度計測量,取上述合成樹脂,攪拌并恒溫25 ℃,選擇合適的轉(zhuǎn)子和轉(zhuǎn)速,使測量值在測量范圍的20%~80%內(nèi),直接讀取測量數(shù)值。
1.3.3不揮發(fā)分
根據(jù)GB/T 1725—2007測試其不揮發(fā)分,取干燥至恒重蒸發(fā)皿,加入1~3 g上述合成樹脂,精確至0.000 1 g,轉(zhuǎn)動蒸發(fā)皿,使樣品均勻鋪在蒸發(fā)皿表面,以105 ℃,60 min烘干,直至恒重。測量3次,取平均值。
不揮發(fā)分含量計算由下式表示:
(1)
式中:S0,蒸發(fā)皿質(zhì)量,g;S1,烘干前蒸發(fā)皿+樣品質(zhì)量,g;S2,烘干后蒸發(fā)皿+樣品質(zhì)量,g。
1.3.4100%模量
將樹脂以一定厚度(如0.7 mm)涂布于平整的表面,如聚四氟乙烯、玻璃上,烘干。經(jīng)25 ℃平衡3天,供表征和力學性能測試;以啞鈴形裁刀裁片,測厚度和測試部分寬度,以拉力測試機測伸長1倍(即伸長100%)時的力。
100%模量計算由下式表示:
(2)
式中:拉力,kg;裁片寬度,cm;裁片厚度,cm;100%模量,kg/cm2。
1.3.5表面光澤度
參照GB/T 9754—2007測試標準,測60°表面反射光澤,準備光澤約10左右的黑色平紋人造革,將樹脂以涂刮棒刮于人造革表面,烘干后按GB/T9754—2007《色漆和清漆——不含金屬顏料的色漆漆膜的20°、60°和85°鏡面光澤的測定》測試樹脂600光澤度。
1.3.6滑動摩擦系數(shù)測試
根據(jù)GB/T 22895—2008測試滑動摩擦系數(shù)。準備光澤約10左右的黑色平紋人造革,將樹脂以涂刮棒刮于人造革表面,烘干。儀器臺面試樣及滑塊試樣均使用經(jīng)涂布樹脂的人造革。
1.3.7水接觸角測試
根據(jù)GB/T 30693—2014測試水接觸角。準備光澤約10左右的黑色平紋人造革,將樹脂以涂刮棒刮于人造革表面,烘干。將蒸餾水滴于處理過的皮革表面,當液滴在表面達平衡后,通過顯微鏡頭與相機獲得圖像,再經(jīng)圖像的數(shù)字處理和算法得到水接觸角。
2.1.1PU標準品
圖1 PU標準品紅外圖譜
2.1.2有機硅多元醇改性
圖2 改性有機硅多元醇紅外圖譜
2.1.3蓖麻油/醇酸改性
圖3 改性蓖麻油紅外圖譜
2.1.4環(huán)氧樹脂改性
改性環(huán)氧樹脂紅外圖譜見圖4。相對于標準樣品中,環(huán)氧改性最大變化在于氨酯鍵(—NHCO—)中的NH基(3 300 cm-1附近)變寬,應該是環(huán)氧期基團開環(huán)產(chǎn)生的—OH(3 500 cm-1附近)合并的結(jié)果。
圖4 改性環(huán)氧樹脂紅外圖譜
2.1.5聚丙烯酸酯樹脂改性
圖5 改性聚丙烯酸酯樹脂紅外圖譜
2.1.6有機氟多元醇改性
圖6 改性有機氟多元醇紅外圖譜
表1 改性產(chǎn)品表觀性能
水性產(chǎn)品黏度有觸變性,不同轉(zhuǎn)子和轉(zhuǎn)速黏度值不一致。為了保證涂刮效果,均加有少量潤濕和增稠助劑。
表2 改性產(chǎn)品涂膜性能測試結(jié)果
①人造革表面的基本要求有軟硬,表面光霧度,表面觸摸手感,耐刮擦,耐搓揉性,憎水耐水,耐酒精及其他化學介質(zhì),附著力,耐黃變,耐高溫低溫等。每種測試還要細分,如測耐黃變有分紫外線、氙燈、熱老化;耐水分常溫、水煮、堿溶液浸泡等。本實驗的樹脂應用于人造革表面,故僅選取影響表面光澤的、表面手感的、表面防水、軟硬的4個指標,即主要對100%模量、600表面光澤、水接觸角、滑動摩擦系數(shù)進行討論,其他指標也稍有提及。②100%模量:主要決定產(chǎn)品的軟硬程度,還與附著力、顏料相容性、表面手感、耐溫性、剝離強度等相關。③表面光澤:人造革處理劑決定表面光澤,需要注意的是光面處理劑除光澤外,還要考慮透感,消光處理劑除消光度還要考慮黑度。④滑動摩擦系數(shù):該指標可替代部分表面手感,相對每個人的觸感不一樣,測定滑動摩擦系數(shù)比較客觀。數(shù)字越小越滑,越大澀感越強。⑤水接觸角:該指標主要作用在兩個地方,一是作為表面涂層的防水疏水性指標;二是加工時在表面的潤濕流平。兩個指標的要求是相反的,防水要求接觸角越大越好;而潤濕流平則越小越好。
聚氨酯樹脂可用在人造革各個方面,相比其他聚合物聚氨酯樹脂有很大的調(diào)整空間,但作為相對常規(guī)樹脂,僅使用聚酯或聚醚多元醇是很難滿足人造革的種種需要的,故需要使用其他樹脂改性,本文通過使用有機硅、有機氟、蓖麻油、環(huán)氧樹脂、丙烯酸酯樹脂對聚氨酯樹脂進行接枝改性,并獲得在人造革上的使用效果?,F(xiàn)就各種改性總結(jié)如下:①氟改性。主要作用是人造革表面增大了水接觸角,加強了產(chǎn)品的防水性能,適合要求有荷葉效果的人造革;其次是降低了滑動摩擦系數(shù),使人造革表面更滑。②硅改性。由于本實驗使用的改性有機硅含聚醚,而聚氨酯主體也是聚酯醚,故相容良好,從數(shù)據(jù)看,也是亮度下降最少的,另外100%模量和滑動摩擦系數(shù)同時下降,因此若要求人造革又軟又滑,或者要軟而不黏,使用有此機硅改性是合適的。③蓖麻油改性。改性品模量下降,滑動摩擦力增大,可適合做要求手感帶一些澀的產(chǎn)品。在加工使用中該改性品還自帶油的手感,呈油蠟光、流平好的特點,另外由于其具有2.7的羥基官能度和長碳鏈,在其他測試項目中,如耐水性、耐低溫、高溫對貼也有良好表現(xiàn)。④環(huán)氧改性。模量增大,亮度下降,水接觸角略增,滑動摩擦力略降。這些數(shù)據(jù)變化對人造革意義不大,但在人造革其他測試中,該改性增強表面耐酒精擦拭性能,也增強了對水和其他化學品的抗性,對表面透感也有一定幫助。⑤丙烯酸酯改性。此改性樹脂是對表面光澤影響較少的一種,模量上升,除此外其他項目影響不大。對人造革而言,模量上升代表產(chǎn)品更硬,揉紋產(chǎn)品紋路更深;另外光澤變化不大,但測其折光率是上升的,代表透感增加,對于要求高光高透產(chǎn)品如濕固化人造革是有利的,另外改性品的耐黃變效果要比原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