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國茹 王宋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COPD)是致死、致殘的主要呼吸系統(tǒng)疾病之一,近期流行病學調查顯示,中國慢阻肺患病人數約9990萬[1],病情惡化所致的住院費用占管理費用的50%以上,多年來超額費用仍在迅速增加[2]。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使治療的難度和患者的病死率增加[3],據文獻報道,導致急性加重最常見的原因是細菌感染[4]。為探究我院AECOPD住院患者的痰病原菌構成、耐藥情況,并研究其與BODE指數的相關性,為指導臨床防治慢阻肺急性加重提供理論依據,本研究收集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AECOPD患者120例,對其病原菌分布、耐藥情況及與BODE指數的相關性分析總結,現報道如下。
隨機選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出院的AECOPD患者120例,男72例(60%)、女48例(40%),年齡53~84(68.88±7.17)歲進行分析。納入標準:符合2017年AECOPD診治中國專家共識的診斷標準[5]。排除合并支氣管哮喘、肺栓塞、支氣管擴張、肺癌等其他肺部疾病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體質指數(BMI) 測定: 收集所有患者的身高及體重,按照BMI=體重/身高2計算體質指數。氣流阻塞程度: 采用德國耶格公司生產的肺功能檢測儀行肺功能測定,統(tǒng)計患者的第一秒用力肺活量占預計值的百分比(FEV1% pred) 。呼吸困難程度測定: 采用改良版英國醫(yī)學研究委員會呼吸問卷(MMRC) 量表對每位患者進行呼吸困難等級評價[6]。運動能力測定: 根據美國胸科協(xié)會制定指南采用6 min步行距離測定(6MWD) 測定對每名患者進行測試[7],測量兩次并取平均值。BODE 指數評分[8]分級(見表1),Ⅰ級:0~2分;Ⅱ級:3~4分;Ⅲ級: 5~6 分;Ⅳ級,7~10分。
表1 BODE指數變量與評分系統(tǒng)
囑患者漱口后盡力咳深部痰于無菌痰杯中,取痰標本時間盡量選擇于入院當天或次日清晨,對于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或痰少者可予以生理鹽水霧化后留取,不能主動咳痰者采用無菌吸痰法或纖維支氣管鏡收集呼吸道分泌物,并立即送檢驗科,對合格標本進行細菌培養(yǎng)及藥物敏感試驗,痰真菌檢查需加涂片找到菌絲及孢子。若行多次培養(yǎng),采用第一次培養(yǎng)結果。
數據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例數或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我院120例AECOPD住院患者送檢合格痰標本通過細菌培養(yǎng)共檢出82株病原菌,檢出率為68.33%,95%CI(60.01%,76.65%),革蘭陰性菌62株,其中檢出率最高為銅綠假單胞菌26.8%;真菌檢出12株;檢出革蘭陽性菌8株(見表2)。
表2 AECOPD患者痰培養(yǎng)細菌種類構成情況
據藥敏結果示,銅綠假單胞菌對頭孢曲松/噻肟耐藥率高達72.7%,明顯高于對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藥率(9.1%)和頭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藥率(4.5%);肺炎克雷伯桿菌對于頭孢他啶/吡肟、頭孢曲松/噻肟等耐藥率低于大腸埃希菌,二者均對頭孢類抗生素廣泛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耐藥率高,除對碳青霉烯類廣泛耐藥外,對復方新諾明、阿米卡星等耐藥率也高達50%(見表3)。
表3 革蘭陰性菌對常用抗生素耐藥情況(%)
金黃色葡萄球菌對利奈唑胺、萬古霉素、莫西沙星、復方新諾明未檢出耐藥菌株,對青霉素和氨芐西林為完全耐藥;檢出的3株肺炎鏈球菌對利奈唑胺、亞胺培南均未檢出耐藥(見表4)。
表4 革蘭陽性菌對常用抗生素耐藥情況
120例患者進行 BODE評分,其中Ⅰ級(0~2) 8例,Ⅱ級(3~4) 39例,Ⅲ級(5~6) 56例,Ⅳ級(7~10)17例。革蘭陰性菌的檢出率隨BODE積分的升高而增加,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6.254,P<0.001),其中高BODE積分組(7~10)革蘭陰性菌檢出率為88.2% ;而BODE積分較低的Ⅲ級(5~6)組,革蘭陽性菌檢出率高于Ⅳ級(7~10)組 ,但無統(tǒng)計學意義 (χ2=0.493,P=0.482) ;真菌的檢出率也是隨BODE積分的升高而增加,BODE積分Ⅳ級(7~10)組檢出率明顯高于其余三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3.930,P<0.001)(見表5)。
表5 不同BODE 評分段病原菌分布情況(%)
慢阻肺是一種以持續(xù)性的呼吸道癥狀和氣流受限為特征的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為世界第四大死因疾病[9]。由于其急性加重會加速肺功能下降,增加患者死亡率[10],因此加重期間早期和準確的個體化治療對緩解患者病情至關重要。
研究結果顯示,我院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痰培養(yǎng)以革蘭陰性菌為主(64.6%),銅綠假單胞菌(26.8%)、肺炎克雷伯桿菌(23.2%)、大腸埃希菌(14.6%)位居其前三位。與趙妍等[11]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但與馬莉等[12]的研究結果有所差異,其革蘭陰性菌主要是綠膿桿菌、鮑氏不動桿菌、嗜麥芽窄食單胞菌。這可能是由于地區(qū)氣候差異、患者機體免疫力、病情嚴重程度、病程長短及氣流受限嚴重程度等原因導致[13]。BODE指數是COPD疾病嚴重程度的多維指數,它比肺功能、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能更好的預測及評估患者病情[14],現已被臨床證明是AECOPD嚴重程度和死亡率的重要預測因子[8]。本研究發(fā)現,AECOPD患者感染病原菌的種類與BODE積分密切相關,當BODE積分越高時,革蘭陰性菌和真菌的檢出率也越高 ,提示患者的病情越重,革蘭陰性菌和真菌感染的幾率越大。造成上述病原菌分布的可能原因為:① 我院隨機選取的120例AECOPD患者中以老年病人居多,體質較差,且機體免疫力低下,易導致條件致病菌的感染;②COPD患者依從性不好,激素使用不規(guī)范、抗生素的濫用等原因,導致呼吸道菌群失調,故以毒力弱,耐藥性和定植力強的非發(fā)酵菌感染為主。
我院AECOPD患者痰病原菌耐藥性結果示,大腸埃希菌及銅綠假單胞菌對頭孢曲松/噻肟耐藥率均高達72.7%,此外,大腸埃希菌對左氧氟沙星、環(huán)丙沙星的耐藥率58.33~66.7%。鮑曼不動桿菌對復方新諾明、阿米卡星等耐藥率均高達50%,對碳青霉烯類耐藥率(50%)稍低于2005~2014年中國CHINET耐藥監(jiān)測網的數據[15]。因此BODE積分高的AECOPD患者(Ⅲ級組、Ⅳ級組)經驗性選擇抗菌藥物時可優(yōu)先選用酶抑制劑復方制劑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頭孢哌酮/舒巴坦),同時需警惕真菌感染。
綜上所述,我院AECOPD患者以革蘭陰性菌感染為主且耐藥廣泛,當BODE積分越高時,革蘭陰性菌和真菌的檢出率也越高,故在臨床診療過程中我們可根據BODE積分予以經驗性抗感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