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濤
(興隆縣第一人民醫(yī)院,河北 興?。?/p>
急性膽囊炎是指因膽囊管阻塞或細菌侵襲所致的膽囊炎癥,是一種較常見的急性消化道疾病,其常見臨床癥狀為腹痛腹脹、反酸、黃疸等,由于膽囊內存儲有大量膽汁,則膽囊出現(xiàn)炎癥時,需及時改善患者的炎癥現(xiàn)象,避免因炎癥擴散,致膽汁流入患者腹腔,進而影響其腹部其他癥狀、器官的功能作用,增加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1-2]。利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將發(fā)炎的膽囊進行切除治療,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病灶處的炎癥反應,控制其病情發(fā)展速度,減少感染中毒性休克等病癥的發(fā)生幾率。本研究旨在分析對急性膽囊炎患者實施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的臨床療效,現(xiàn)將此次研究結果介紹如下。
選擇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200例急性膽囊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分為兩組,觀察組100例,女54例,男46例,年齡29~75歲,平均(47.65±5.87)歲;對照組100例,女56例,男44例,年齡30~75歲,平均(47.71±5.89)歲。研究選擇的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簽字同意,并自愿納入此次實驗中,同時經由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同意。對兩組患者基本資料,如年齡、性別組成等通過應用統(tǒng)計學對比分析后顯示,差異細微(P>0.05),可進行對比和討論。
納入標準:(1)本研究中所有急性膽囊炎患者,均符合《急性膽囊炎中西醫(y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中相關診斷標準[3];(2)患者在發(fā)病后72 h 內入院就醫(yī)。
排除標準:(1)患者有嚴重凝血功能障礙,術中無法有效止血者;(2)患者有嚴重心腦血管疾??;(3)患者對手術中所用麻醉藥物有嚴重過敏反應;(4)妊娠期、哺乳期者。
對照組的患者均接受開腹治療,其治療方法具體如下。行全身麻醉后,在其側肋緣下做一斜切口,分離其組織器官,以明確其具體的膽囊管、膽囊的位置,切斷并結扎動脈、膽囊管后,切除膽囊,用生理鹽水沖洗腹腔,置放引流管,術畢,縫合創(chuàng)傷。
觀察組的患者均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其治療方法具體如下。行全身麻醉,于其臍部下方做1 cm 切口,再建立氣腹,使腹膜壁同臟器相分離,再建立3 個操作孔,將腹腔鏡置入患者腹部,以觀察患者腹部具體情況,并找到膽囊具體位置,于另兩個操作孔中置入手術器械,在腹腔鏡輔助下,分離膽囊周圍組織、器官,切斷膽囊管、膽囊動脈,切除膽囊,電灼止血,于操作孔中取出膽囊,用生理鹽水沖洗腹腔,放置引流管,術畢,縫合創(chuàng)傷。
統(tǒng)計分析兩組患者的手術治療情況,即統(tǒng)計其所需的手術時間、總住院時間及術中出血量,統(tǒng)計兩組患者經治療后出現(xiàn)切口感染、腹腔出血等并發(fā)癥的人數(shù),以分析判斷兩種治療方式對患者整體治療情況的影響。
在本研究中對兩組患者的手術治療情況進行對比分析,與對照組相比明顯可得,觀察組即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的患者,其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總住院時間更少,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如表1所示。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手術治療情況的對比[,n(%)]
表1 觀察組和對照組手術治療情況的對比[,n(%)]
急性膽囊炎多是因結石致其膽囊黏膜出現(xiàn)損傷或膽汁淤滯出現(xiàn)細菌感染,進而致患者膽囊處出現(xiàn)炎癥反應,若未及時控制其膽囊處炎癥現(xiàn)象,則易致其膽囊處炎癥擴散至周圍組織、器官,致其膽汁流入腹腔,進而誘發(fā)彌漫性腹膜炎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因此當患者出現(xiàn)右上腹腹痛等疑似癥狀時,需及時入院就醫(yī),以控制其病情發(fā)展速度[4-5]。
利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可改善其膽囊處炎癥反應,對患者行全身麻醉后,在其臍部下方做1 cm 切口,建立氣腹,使腹膜壁同臟器相分離,使醫(yī)師可更有效地通過腹腔鏡找到膽囊具體位置,再建立操作孔,自其中一操作孔將腹腔鏡置入患者腹部,以觀察其腹腔內具體情況,并找到膽囊、膽囊管具體位置,再于另兩個操作孔處置入手術器械,在腹腔鏡輔助下,切斷膽囊管、膽囊動脈,切除膽囊,并夾閉切斷的膽囊管、膽囊動脈,電灼止血,最后將切除的膽囊自操作孔中取出,沖洗腹腔,留置引流管,消除腹腔,縫合創(chuàng)傷[6-7]。同開腹手術相比,雖此手術方式需建立3 個操作孔,但其切口都在1~2 cm,而開腹手術切口可達8~10 cm,創(chuàng)傷面積過大,術后極易出現(xiàn)創(chuàng)切口感染等并發(fā)癥,且若手術切口過大,雖患者已進入麻醉狀態(tài),但不同患者對疼痛的敏感度不同,切口過大易增加患者的疼痛感,增加患者出現(xiàn)應激反應的風險[8]。在本研究中,通過開腹治療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間對比可知,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的患者,其所需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更短,術中出血量更少,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更低,即此手術治療方式不僅能有效切除有炎癥反應的膽囊,還能幫助患者保持較好的恢復狀態(tài),促進患者的恢復速度,提升膽囊切除治療術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對急性膽囊炎患者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方式,可在較小創(chuàng)傷面積下,切除有炎癥反應的膽囊,及時控制其病灶處炎癥,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幾率,幫助患者保持較好的恢復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