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蕾
摘 要:游戲在幼兒園里屬于主要活動,是平時班級主題背景下的個別化小組活動的學習模式。在當前的游戲化課程理念下,幼兒園游戲均以幼兒在與環(huán)境、材料的互動中獲得學習與發(fā)展為目標。教師可以根據(jù)幼兒的游戲水平,了解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敏捷能力、動作協(xié)調(diào)能力、溝通交往能力等的發(fā)展水平,及時補充游戲材料,使幼兒在游戲中深度學習。
關鍵詞:低結構材料;幼兒;運用策略
低結構材料,是指那些沒有定型、沒有固定用法的材料,也就是半成品[1]。幼兒可以用它來進行以物代物,隨意組合進行游戲,也能夠通過自己的想象,動手操作,使其制作成游戲中實際需要的材料或工具,從而使游戲活動順利開展。這些材料往往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廢舊材料,如樹枝、紙棒、吸管、薯片桶等等。對于這些低結構材料的投放和運用,我園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低結構材料的有效投放策略
(一)簡單的形象性材料的投放
教師提供的材料,必須尊重每個幼兒的發(fā)展水平。簡單的形象性低結構材料是指可以反映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物體,能夠讓幼兒一看就知道它可以用來代表什么游戲工具[2]。例如,在小班的娃娃家區(qū)域游戲中,教師投放了整套的廚房玩具、電視機、遙控器、電話機、手機模型、玩具娃娃等,小班幼兒就是模仿爸爸媽媽在現(xiàn)實生活中照顧孩子的場景進行游戲:學會在小廚房炒菜,用一些小的紐扣和吸管,代表各種蔬菜和豆子,孩子們炒出了綠色的空心菜和玉米粒。他們還會在客廳和洋娃娃一起看電視,吃午餐,用一些大大小小的紙盒代表牛奶和飲料,在喂洋娃娃喝奶。這些簡單的形象性低結構材料的投放,在游戲活動的內(nèi)容上進行了完善與補充,更是幼兒想象力的體現(xiàn)。
(二)豐富的情境性材料的投放
情境性材料是指能夠表現(xiàn)一種生活場景、一段關于某種生活或主題的材料。教師在投放情境性低結構材料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些材料可以直接拿來表示生活情境中的一些物品,具有特定指向性的情境含義。
例如,在中大班“人們的職業(yè)”主題下,在角色扮演區(qū)投放的長方形的紙箱,會讓幼兒聯(lián)想到汽車,可以坐在盒子里做駕駛員;中大班的建構游戲中,教師可以投放圓柱體的薯片桶,讓幼兒在進行游戲的時候,當成橋柱子進行搭建。教師投放的情境性低結構材料不是一成不變的,對于今天這個紙盒,在游戲中幼兒把它當成房子,到了明天,幼兒就會把它當成火車車廂,教師再提供一些形狀相同的紙盒時,幼兒就可以把它們拼接成一列長長的火車,或者一座高高的樓房。因此情境性低結構材料的投放,要注意材料的豐富性,為幼兒提供繼續(xù)想象的空間。
(三)高級的挑戰(zhàn)性材料的投放
挑戰(zhàn)性材料是指幼兒自己以前從來不敢做的,現(xiàn)在有足夠的勇氣去挑戰(zhàn),去戰(zhàn)勝它的材料。這些材料往往是在熟練操作兩種及以上的簡單材料的基礎上運用。作為教師,應當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注意關注幼兒對這些材料的打破與重組。例如,梯子不僅可以用來攀爬,還可以架空后,幼兒進行鉆爬游戲。這樣的高級挑戰(zhàn)性的低結構材料的投放,為游戲提供豐富的可能性。
例如,大班戶外游戲活動“梯子輪胎大冒險”,在活動的時候,當幼兒發(fā)現(xiàn)只單一地玩梯子或者輪胎,他們覺得沒有太大的愉悅度,于是他們把梯子和輪胎組合起來進行游戲:會把輪胎進行重疊堆高,仿佛一座座堡壘,梯子架在高高的堡壘上,幼兒從梯子上攀爬通過,既新奇又有挑戰(zhàn)性。
二、低結構材料的運用策略
(一)單獨使用策略
單獨使用低結構材料策略適合小班教學。小班幼兒最初的游戲只是對材料的操作擺弄,模仿日常生活中成人的動作,如當他們看到娃娃,會想到做“媽媽”;看到奶瓶,會想到給娃娃喂奶。而且小班幼兒大都以單獨游戲為主,所以教師在小班投放此類游戲材料的時候,可以在一個區(qū)域內(nèi)多放一些相同的材料。例如,投放四季不同的娃娃衣服,幼兒會進行簡單的衣服收納游戲,或者給娃娃進行換裝游戲,按照現(xiàn)實的季節(jié),給娃娃穿上合適的衣服,有利于小班幼兒了解這些材料的正確使用。
(二)探索材料使用方法策略
中大班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水平有了飛躍性提高,他們的直觀思維強,認知范圍廣。而且中大班幼兒敢于動手操作,敢于想象與創(chuàng)造,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幼兒根據(jù)游戲的實際需要并結合自身的意圖自發(fā)制作一些游戲材料[3]。例如,在益智區(qū)游戲中,缺少了望遠鏡,幼兒可以根據(jù)望遠鏡的特點,選擇圓筒自己動手制作一個簡單的望遠鏡。投放探索性材料使用方法的策略,既培養(yǎng)了幼兒的動手能力,又增強了幼兒對望遠鏡知識的了解。
(三)組合使用的策略
組合使用低結構材料策略在中大班幼兒游戲中應用較多,中大班幼兒會根據(jù)自己幼兒游戲的需要,把各種材料搭配組合,變成新的游戲材料。如將Kt版長紙片一張張拼接,變成一個個長長短短的花園隔斷,幼兒在這些隔斷上,有的用涂鴉的方式表達游戲場景,有的用來做小黑板進行記錄。
低結構材料是幼兒園區(qū)域游戲中的必備品,每個班級幾乎都有低結構材料的收集整理區(qū),平時放置在班級的走廊,幼兒收集自己家中的低結構材料,放置在相應的收集框里,供大家游戲的時候取放。以此方法,源源不斷地提供低結構材料,為幼兒的區(qū)域游戲增添了無窮的可能性,讓每一種游戲都散發(fā)不同的光彩。
參考文獻:
[1]范思思.淺談低結構材料在幼兒園游戲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2020(10):251.
[2]王介敏.玩轉(zhuǎn)低結構材料點亮戶外建構游戲:幼兒園戶外建構游戲中低結構材料的投放策略[J].山西青年,2020(10):275.
[3]嚴小連.低結構材料在幼兒園自主游戲中的應用研究[J].年輕人,2020(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