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嫡
明朝年間,皇帝獨寵萬貴妃,又讓她弟弟萬喜當錦衣衛(wèi)統(tǒng)領(lǐng),這姐弟二人大權(quán)在握,后宮和朝堂都無人敢與其作對。美中不足的是,萬貴妃沒有子嗣,這也是她的心病。而太醫(yī)院的太醫(yī)們都清楚,萬貴妃年紀大了,很難再懷孕,只是都不敢說。
當時太醫(yī)院里最大的官是趙醫(yī)正,他為人正派,對萬貴妃也不順從。萬貴妃讓萬喜推薦了兩個人進了太醫(yī)院,一個姓錢,一個姓孫。過了幾日,一個天天吃趙醫(yī)正開的安胎藥的妃子,意外流產(chǎn)了,萬貴妃趁機把趙醫(yī)正趕走了,讓錢太醫(yī)當了醫(yī)正。錢醫(yī)正自然對萬貴妃唯命是從,讓他干什么就干什么。
可惜這錢醫(yī)正沒當幾天官,就出了大事。一個懷孕的嬪妃忽然血崩死了,一尸兩命。太后本來就對嬪妃頻頻流產(chǎn)十分懷疑,這下出了人命,更是生氣,雖不能責罰萬貴妃,但太醫(yī)院難以脫罪,于是命人將錢醫(yī)正痛打一頓,逐出京城。萬貴妃也沒有辦法,好在還有自己人,就把另一個姓孫的提拔成醫(yī)正了。
這天,太醫(yī)院里來了個小太監(jiān),找到孫醫(yī)正,小聲說:“孫大人,恭喜你當上醫(yī)正,娘娘讓我來找你辦點事?!睂O醫(yī)正嚇得一哆嗦,心說麻煩事來了,臉上卻堆著笑說:“公公,娘娘有何吩咐?”
小太監(jiān)聲音更小了:“孫大人,娘娘讓你配點藥,就是之前錢大人配的那種,不過,這次不許死人了!否則娘娘也難以善后?!睂O醫(yī)正暗暗叫苦,他和錢醫(yī)正能得萬喜推薦,固然是因為醫(yī)術(shù)好,但最重要的是,他倆在民間時就是有名的落胎醫(yī)生。入宮后,萬貴妃讓錢醫(yī)正秘密開過兩次藥,之后就聽說有嬪妃小產(chǎn),直到這次一尸兩命,捅了大婁子。
孫醫(yī)正試探著說:“公公,這落胎不死人,在民間下官可說是十拿九穩(wěn),可在這宮里,實在是沒把握啊。錢醫(yī)正醫(yī)術(shù)比我高,尚且失手,何況我呢?”
小太監(jiān)不解:“民間和宮里有何不同?”
孫醫(yī)正解釋說:“民間落胎,多是家里窮苦,難以養(yǎng)活,自己就不想要;宮里嬪妃懷了胎,那是龍子龍孫,一輩子的依靠。這是心理上的不同。民間要落胎,自然只吃落胎藥,不會吃保胎藥;宮里嬪妃自從懷上孩子,哪個不是保胎藥天天不斷?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藥力相沖,對身體自然十分不利。最后,民間農(nóng)婦平時勞動,身體健壯;這宮里嬪妃個個嬌弱萬分,怎能相比?有這三條,在宮里落胎而不死人,實在難以保證。”
小太監(jiān)雖覺孫醫(yī)正說得有理,但他也管不了這么多:“孫大人,道理咱家都清楚,可娘娘說了,落不了胎,你就等著完蛋;落胎死了人,太后出手,她也保不了你,你自己看著辦吧,明天我來取藥。”說完他就跑了。
孫醫(yī)正急得胡子都要揪掉了,這時,在太醫(yī)院里照料藥圃的司藥監(jiān)路過,忍不住問:“大人,何故如此模樣?”這司藥監(jiān)職務不高,是當年趙醫(yī)正從宮中的太監(jiān)中選出來調(diào)教的,負責在宮里的藥圃里種植草藥,不給宮里人看病,和太醫(yī)沒有競爭關(guān)系。
孫醫(yī)正知道司藥監(jiān)素來小心謹慎,便把他拉到一旁,直言相告。
司藥監(jiān)聽完,忍不住笑了:“大人,這有何難?我有一味草藥,加到落胎藥里,保證只落胎,不死人。”孫醫(yī)正大喜過望,忙問是何草藥,司藥監(jiān)卻笑道:“這卻不能說,你只管讓我熬藥就是了?!睂O醫(yī)正知道這是人家的獨門絕技,人家不說,也不能勉強,便立刻表態(tài),只要真有效果,自己一定不會忘記他的情分。但他心里想的是,萬貴妃以后肯定經(jīng)常要用這種藥,自己這醫(yī)正若想當?shù)镁?,必須跟司藥監(jiān)長期配合才行。
孫醫(yī)正配好藥后,交給司藥監(jiān)。司藥監(jiān)在自己屋里熬好藥后,將制成的藥粉交給孫醫(yī)正,剛好趕上小太監(jiān)來取藥。小太監(jiān)走后,孫醫(yī)正忐忑不安地等著消息,奇怪的是,這次既沒聽說有嬪妃小產(chǎn),更沒聽說死人。孫醫(yī)正偷偷問司藥監(jiān),司藥監(jiān)笑了笑說:“沒準萬貴妃是留在手里預備著用,并非已有嬪妃懷孕呢?!睂O醫(yī)正也覺得只有這種可能,松了口氣說:“不用最好,不用最好?!?h3>2.不醉酒
孫醫(yī)正這邊剛松了口氣,想不到麻煩事又來了。這次是大太監(jiān)汪直找上門來,要孫醫(yī)正配解酒藥。汪直是西廠總管,是除了萬喜之外,皇上和萬貴妃最信任的人,同樣手握大權(quán)。孫醫(yī)正不敢不答應,趕緊配了最好的解酒藥。汪直問:“如果喝醉了,吃了這藥,多久能完全清醒?”孫醫(yī)正不敢胡說,老實回答:“解酒藥以護肝為主,緩解頭痛惡心為輔,主要是讓人不難受,真要清醒,那怎么也要睡上三個時辰以上才行?!?/p>
汪直大怒:“那有個屁用,誰管他難受不難受,我要的是能馬上清醒的藥!”孫醫(yī)正差點哭出來:“汪大人,世上哪有這樣的靈藥?。亢茸砹丝傄挥X才好?!蓖糁崩湫Φ溃骸澳阋詾檫@是我要用的?我馬上要到山西當監(jiān)軍,我聽說當?shù)剀婈犑染迫缑?,?jīng)常是喝酒后敵人來襲,出現(xiàn)醉臥沙場的局面,所以我才要解酒藥!”
孫醫(yī)正吞吞吐吐地說:“既然如此,不給他們酒喝不就行了?”汪直“呸”了一聲:“要真有這么簡單,還用你說?當?shù)剀婈牫D陮姑晒湃撕晚^靼人,以騎兵為主,本身就有很多兵是游牧民出身。他們驍勇善戰(zhàn),但如果你不給酒喝,搞不好就會嘩變!你記住,我三天后出京,不把解酒藥給我,我以貽誤軍機罪打斷你的腿!”
汪直轉(zhuǎn)身就走,孫醫(yī)正在身后喊:“汪公公,咱們好歹都是給貴妃娘娘辦事的,您不看僧面看佛面啊!”他心知有萬貴妃的面子,汪直不會殺人,但如果真的一頓棍子打斷自己的腿,萬貴妃也未必會說什么。
這次孫醫(yī)正比上次還愁,因為上次雖然危險,面對的太后和貴妃畢竟是宮里的女人;這次面對的汪直,可是心狠手辣、殺人不眨眼的魔頭。正在他愁眉不展的時候,忽然想起了司藥監(jiān),上次他能露一手,說明對草藥知識十分了解。這次會不會也有辦法呢?
司藥監(jiān)聽他說完,也愣了一會兒,緩緩地說:“汪公公要的那種解酒藥,天下是不會有的。不過我倒是有辦法能滿足他的要求。”孫醫(yī)正趕緊問:“啥辦法?”司藥監(jiān)說:“三天后他來找你時,你帶上我吧?!?/p>
三天后,汪直果然來了,孫醫(yī)正小心翼翼地把司藥監(jiān)介紹給汪直。汪直斜眼看了看司藥監(jiān):“你有什么辦法?”司藥監(jiān)說:“汪公公的想法是,既能讓軍士們喝個痛快,又能讓大家保持清醒,對不對?”汪直點點頭:“就是這樣?!?/p>
司藥監(jiān)說:“我沒有能醉后馬上清醒的藥,但我有能讓人喝不醉的藥?!蓖糁毕肓讼胝f:“那種藥我也聽說過,可據(jù)說吃完后喝酒,酒沒有一點味道,像喝清水一樣。那是民間拼酒用的東西,軍士們?nèi)绾慰铣??喝酒如喝水,他們不一樣嘩變?”
司藥監(jiān)搖搖頭說:“我這藥不是提前吃的,是放在酒里的。酒的味道一點不變,甚至喝酒時醺醺然的感覺都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是,喝完后一炷香的工夫就會清醒?!?/p>
汪直半信半疑:“你若騙我,貽誤軍機,我就殺了你?!彼舅幈O(jiān)也不說話,拿過一個酒壇子,把一個小藥丸扔到里面,晃了晃,遞給汪直。汪直也不廢話,舉起壇子就喝,喝了半壇子后,醉醺醺地看著司藥監(jiān):“這是太白醉,后勁很大,你若誤了我上路,我也要殺你?!?p>
司藥監(jiān)微笑著說:“還有半壇,但飲無妨?!蓖糁斌@訝地看著他:“你膽子夠大?!闭f完,汪直一飲而盡。
連打了兩個酒嗝后,汪直已經(jīng)站立不穩(wěn),癱倒在座椅上,眼睛血紅地瞪視著兩人。孫醫(yī)正嚇得兩腿直哆嗦,心里暗暗念佛。司藥監(jiān)則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汪直,慢慢地,汪直臉上的紅暈變淡,嘴里的酒氣也變淡,他站起身來,活動一下四肢,看著司藥監(jiān),伸出了手。司藥監(jiān)給了他一個小包:“每壇酒用一丸。我暫時只有這么多,等你用完,再讓探馬來取?!?/p>
汪直點點頭說:“我向來恩怨分明,幫我的,一定有好處;得罪我的,一定沒有好下場。你等著就是了。”司藥監(jiān)笑了笑:“多謝公公照應?!?/p>
汪直走后,果然有人給司藥監(jiān)送來不少財物,孫醫(yī)正對司藥監(jiān)也更加另眼相看,平時稱兄道弟,十分親熱。
沒過多久,汪直在山西打了勝仗,他還真沒忘司藥監(jiān)的功勞,在名單里特意寫了一筆:司藥監(jiān)精通藥理,配制不醉酒有功。大明朝好些年沒打勝仗了,皇帝很高興,便下令賞賜。他本來就是太監(jiān),有了汪直的照應,在宮里地位也變高了。司藥監(jiān)為人十分大方,誰有困難,他都愿意出錢,人緣極好。
過了些日子,皇帝也開始像其他先輩們一樣,癡迷上了長生不老之道。他不但想自己長生不老,還想拉著萬貴妃一起長生不老,因此萬喜投其所好,推薦了好多道士幫皇帝修行,給皇帝煉丹藥。
給皇帝煉丹其實很難,道士們知道自己煉的丹有一定的危險性,平時服用丹藥的道士也經(jīng)常有一命嗚呼的。萬喜暗中告訴這些道士,丹要煉,但絕不能讓皇帝和貴妃吃出危險來?;实蹧]兒子,真死了,肯定是兄弟繼位,不管哪個兄弟繼位,他都不可能有現(xiàn)在的地位。
道士們對此一籌莫展,因為他們煉丹都是有固定配方的,不管少了哪樣,最后都成不了丹。一邊是皇帝天天催促,另一邊是萬喜嚴令不能出事,最后,領(lǐng)頭的道士想到了司藥監(jiān)。
司藥監(jiān)之前幫汪直配藥,獲得過朝廷嘉獎,領(lǐng)頭的道士也聽說過。他偷偷找到司藥監(jiān),開門見山地問:“公公給汪直大人配的藥,可是傀儡草嗎?”司藥監(jiān)驚訝地看著道士:“你知道傀儡草?”道士說:“修道之人,對草藥比醫(yī)者更上心。我在古書上看過這種草,只是從未見過,聽了汪大人的描述,我覺得應該是這種草?!?/p>
司藥監(jiān)知道瞞不過去,便點點頭說:“仙長所料不錯,我給汪大人的,正是傀儡草?!?/p>
道士興奮地說:“書上說此草為百藥之賊,不論與何種藥物混合,都能使藥物只剩其形,而失其性。要知道,這種性質(zhì)對于解毒太有用了,我看過記載后一直尋找此草,只是從未尋得,何況書上對這草的記載也過于神妙,說它生于山野,如同尋常野草,卻有擬形之能,只要是活物在它身邊待久了,它都能變成一樣的外形,所以無人能發(fā)現(xiàn),這太神奇了。所以后來我就當它是一種傳說,不再尋找了。”
司藥監(jiān)點頭說:“這傀儡草其實并不罕見,山野之中偶有生長,只是確實極難分辨。你想,它既有擬形之能,那長在一堆草中間,時間長了,就變得和那些草一模一樣;長在一棵樹旁邊,時間長了,就變得和那樹一模一樣,誰能分辨出來?只是擬形再神奇,也只是傀儡,只有虛影,而無實質(zhì),又不能移動。比如你看見兩棵大樹,一斧子下去,卻只剩一棵了;兩只兔子,你追著追著,只剩一只了。只是這種事人們見了也以為眼花,甚至鬧鬼,無人深究罷了?!?/p>
道士連連點頭:“不知公公從何處得來此草?”司藥監(jiān)笑了笑:“我家先祖曾習武,平素好打獵。一次見一個狐貍洞旁有兩只狐貍,他彎弓搭箭,射中一只,另一只鉆進洞去。他趕到洞前,卻不見狐貍,箭上卻穿著一棵草。恰好先祖曾讀過古書,知道傀儡草的傳說,他揣度必是此物,才帶回家中的。此事無人知曉,仙長要替我保密?!?p>
道士笑了笑:“你如此信任我,我豈能不保密?”司藥監(jiān)也笑了:“倒也不完全是因為信任,我知道仙長要用此草,就不會泄密,否則我的罪不重,仙長倒是會掉腦袋?!钡朗砍粤艘惑@:“你知道我要做什么?”
司藥監(jiān)笑道:“這些日子,萬歲讓太醫(yī)院給道館提供了無數(shù)草藥,不就是煉丹用的嗎?你是怕萬歲和貴妃吃了丹藥出事,才想到傀儡草的吧?!?/p>
道士點頭如雞啄米:“沒錯,古書中說,傀儡草本身無藥性,但放入任何藥物之中,都可令藥物只具其形,不具其實,吃了等于沒吃。就像那喝不醉的酒,酒是百藥之魂,自然也算是藥了。我用在丹藥里,萬歲和貴妃吃了,感覺神清體熱就好,可千萬別有什么藥性。他們畢竟不是常年修道之人,我擔心他們的身體扛不住。”
司藥監(jiān)知道他不敢往外說傀儡草的事,否則就是欺君大罪。于是,他掏出幾粒藥丸,交給道士,道士歡天喜地地走了。
當天晚上,一個黑影偷偷摸進了藥圃,東摸摸,西看看,正忙活著,忽然有人說話:“仙長可是在找傀儡草嗎?”話音剛落,一盞燈籠亮起,司藥監(jiān)含笑看著蒙面的黑衣人。黑衣人愣了愣,知道抵賴也沒意義,拉下面罩,滿臉通紅道:“我是想見識見識?!?/p>
司藥監(jiān)點點頭說:“我能明白,不過真正的修道之人不會進皇宮,也不會煉假丹藥給人吃。仙長是來求榮華富貴的,對傀儡草感興趣也不足為奇。只是這也是我的財路,砸人飯碗,如殺人父母啊。殺父之仇,我該怎么報呢?”
道士臉都嚇白了:“公公,僅此一次,絕不再犯,咱們精誠合作,共同發(fā)財?!闭f完,他一溜煙就跑了。
皇帝吃了道士配的丹藥后,成仙看不見希望,身體卻越來越差,想到自己無后,皇帝的位置可能要傳給哪個無能的弟弟,心里十分不忿。這天,他在萬貴妃寢宮里,對著鏡子,發(fā)現(xiàn)自己竟然有了不少白頭發(fā),忍不住慨嘆:“我這頭發(fā)都白了,卻連個兒子都沒有?!比f貴妃的貼身小太監(jiān),此時正負責給他梳頭,沒有說話。等皇帝出了寢宮,小太監(jiān)才尾隨出來,小聲說:“啟稟萬歲,您有個兒子,已經(jīng)六歲了?!?/p>
整個皇宮炸了?;实劬尤挥袀€六歲的兒子,而且誰都不知道!皇帝當天見了兒子,第二天就封了太子。他自己都沒想到,一次巡視中偶爾臨幸的一個姓紀的女官,竟然給自己生了一個兒子,真是老天有眼!
但從萬貴妃的角度看,不但老天瞎了眼,自己也瞎了眼。她萬分不解,明明每次派人去打胎,都至少派兩個人監(jiān)看,怎么會失手呢?她惱怒地找來當時派去給女官打胎的兩人——那個小太監(jiān)和她最信任的宮女。兩人都一口咬定是親眼看著紀女官喝下打胎藥,并且捂著肚子呻吟打滾,還流了血才走的。
萬貴妃隨即將怒火轉(zhuǎn)到了孫醫(yī)正的頭上,真是個廢物,連落胎藥都能配錯!她命人把孫醫(yī)正抓來,結(jié)果卻撲了個空。
原來早在萬貴妃不知道皇帝有兒子的時候,司藥監(jiān)已經(jīng)找到了孫醫(yī)正,告訴他:“當年你那服落胎藥沒起作用,皇帝有兒子了?!?/p>
孫醫(yī)正頓時嚇得嘴歪眼斜,半天才回過神來,扯住司藥監(jiān):“我的藥沒問題,是你加的藥有問題,對不對?”司藥監(jiān)微笑著說:“我不承認,你就沒證據(jù)。我只是司藥監(jiān),有什么道理幫你配藥?萬貴妃不管信不信你,你都是死路一條。想活命,就趕緊逃吧?!闭f完他拿出一些金銀:“這些年你也撈了不少了,加上這些,夠你隱居過日子了?!?/p>
孫醫(yī)正一邊收拾東西,一邊恨恨地說:“你說得輕巧,萬貴妃肯定會派人追殺我的!”司藥監(jiān)搖搖頭:“她要忙的事多著呢,再說了,她年紀也不小了,未必能活得過你?!闭f這話時,司藥監(jiān)眼中閃過的寒光,讓孫醫(yī)正都嚇了一跳,他趕緊落荒而逃。
抓不到孫醫(yī)正,萬貴妃只好拿小太監(jiān)撒氣,一頓亂棍打了個半死,然后讓他將功贖罪,用鶴頂紅毒酒,偷偷去解決那位馬上要封妃的紀女官。這次由她最信任的宮女執(zhí)行,讓小太監(jiān)負責監(jiān)視。
半夜里,司藥監(jiān)的房門被輕輕敲響。他打開房門,見是瘸著腿、滿臉傷痕的小太監(jiān),司藥監(jiān)并不意外,只是小心地四處看看。小太監(jiān)虛弱地說:“明天,我要帶著鶴頂紅給紀姐姐吃,還得用你的藥?!?/p>
司藥監(jiān)淡淡地說:“鶴頂紅不是落胎藥,見血封喉,不管癥狀看起來多像,也是瞞不過去的。她不死,你就得死?!毙√O(jiān)慘笑道:“當年我還不得貴妃信任時,犯錯挨打,如果不是紀姐姐懇求趙醫(yī)正救我,我早就死了。如果紀姐姐吃了鶴頂紅能假死一陣子,我去找太后和萬歲告狀,也許以后貴妃就不敢下手了。現(xiàn)在我去告狀,無憑無據(jù),只是白白送死?!?/p>
司藥監(jiān)搖搖頭說:“太后雖然看不慣萬貴妃,卻無可奈何。至于萬歲,只要萬貴妃不動他兒子,其他人,他是不會在乎的。你一定要試試,我也不阻攔,只是你紀姐姐未必肯吃?!?/p>
小太監(jiān)吃驚地說:“為什么?”
司藥監(jiān)說:“萬貴妃容不下你紀姐姐,是因為無論她現(xiàn)在身份多低賤,只要兒子將來當了皇帝,她就必然是太后。這是萬貴妃的位子,豈容他人染指?如果那孩子一定要當皇帝,也只能是認萬貴妃為母親。沒了親媽,萬貴妃才能當后媽,所以你紀姐姐死了,她兒子才安全。你紀姐姐未必想不到這一層。”小太監(jiān)固執(zhí)地搖頭:“不會的?!?/p>
第二天,宮女拿著毒酒,小太監(jiān)帶路,來到紀女官居住的地方。雖然皇帝已經(jīng)讓人準備封妃,但畢竟圣旨還沒下,她還沒有自己的寢宮??匆娺@兩人過來,她身邊的人臉色煞白,把她圍在中間,卻無計可施。這些都是低等宮女太監(jiān),平時受過她的照顧和恩惠,幫她遮掩著養(yǎng)大了孩子,此時卻無法保護她。
倒是紀女官十分鎮(zhèn)定,她讓所有人都出去,然后平靜地說:“我知道必有這一天的,拿出來吧?!背脤m女倒酒時,小太監(jiān)偷偷把一粒小小的藥丸塞在紀女官手里,使勁捏捏她的手。她不易察覺地微笑了一下,接過宮女手中的毒酒,把手放在杯子上,若有所思。宮女緊張地看著四周,不斷催促她。紀女官一飲而盡,宮女立刻把杯子和酒壺都收起來,死死盯著她。
片刻工夫,紀女官口鼻流血,面色青紫,倒地氣絕。宮女立刻拉著小太監(jiān)轉(zhuǎn)身就跑。小太監(jiān)掙脫了宮女,飛跑著去找太后。當太后氣喘吁吁地帶人來到紀女官住處時,屋里已經(jīng)哭聲一片了。小太監(jiān)感覺情況不妙,他跑進屋里,抱著紀女官搖晃著,紀女官的手被搖晃開了,滾出了一顆小小的藥丸。
紀女官死后,本來萬貴妃要求自己撫養(yǎng)太子,但因為有小太監(jiān)的舉報和屋里眾人作證,大家都知道是萬貴妃下的手。太后找到皇帝,要求廢掉萬貴妃,但皇帝卻死活不同意,說萬貴妃說了,這完全是小太監(jiān)和宮女自作主張,最后此事不了了之。只是皇帝也覺得這樣下去,太子也有危險,同意讓太子住在太后宮里,以保萬全。
沒過幾日,小太監(jiān)和宮女都悄無聲息地死在了宮里。消息傳到太醫(yī)院,司藥監(jiān)面無表情,就像木偶一樣,坐在藥圃里一動不動。
沒過幾日,汪直打了幾個勝仗回京了,他原想提拔司藥監(jiān)當副總管太監(jiān),但司藥監(jiān)對他說,自己除了種藥也不會別的,而且自己在太醫(yī)院對汪直更有用。汪直想想也對,于是只幫他弄了個太醫(yī)院副醫(yī)正的頭銜,本職工作還是司藥監(jiān)。
這些年,萬貴妃思想出現(xiàn)了重大轉(zhuǎn)變。原本她恨不得所有嬪妃都沒有兒子,現(xiàn)在眼看太子要長大成人了,她心知自己殺了人家的娘,將來太子登基必然要報仇。唯一的辦法只有讓別人生,自己養(yǎng),用來爭奪皇位。
在萬貴妃的鼓勵下,皇帝果然不負所望,很多嬪妃都生了兒子。萬貴妃認真選拔了一個,由自己親自撫養(yǎng),而且天天在皇帝身邊吹枕邊風,讓皇帝改立太子。皇帝有了這么多的兒子,對太子也不那么親了,只是太子聰慧孝順,也確實沒有任何過錯,說廢就廢也太兒戲了,因此一直敷衍萬貴妃。
萬貴妃無奈之下,決定來硬的。不過太子被太后保護得那么嚴密,用下毒之類的手段是不行了。她找來汪直,讓他動用手下的死士,找機會刺殺太子。
汪直如此狠毒的人都被萬貴妃嚇出了一身冷汗,他遲疑著問:“行刺太子,罪同謀逆,這可是誅九族的大罪。”萬貴妃撇撇嘴:“我當然知道,不過萬歲如果真要治罪,我不知要死多少次了。我都不怕,你怕什么?如果不是太子不肯出宮,我就讓萬喜動手了。在這宮里,他的人進不來?!?/p>
汪直思來想去,總覺得自己進了死胡同,不管怎么做都是死。刺殺太子,不管得不得手,皇帝不會不追查,他舍不得萬貴妃,肯定拿自己頂罪;不刺殺太子,萬貴妃一翻臉,不管用什么手段,都能把自己趕出宮。到了外面,萬喜要殺自己也是易如反掌。直接向皇帝告發(fā)?皇帝估計二話不說,直接就把他滅口了。他實在沒辦法了,跑去找司藥監(jiān),問他有沒有什么藥,能讓人像自然死亡一樣,查不出任何毒來,最好不用人吃喝進去,能隔一段距離就生效。
司藥監(jiān)聽他說完,默默思索了一會兒,忽然問:“你是要刺殺太子嗎?”汪直臉色大變,看著司藥監(jiān):“你胡說什么?”司藥監(jiān)淡淡地說:“以你的權(quán)力,要殺誰,根本不用費這么大的勁。你要的這種藥,沒機會給對方下到飯菜里不說,甚至都沒機會貼近對方的身體,那人必然是被嚴密保護的人。事后又怕被人發(fā)現(xiàn),他必然是你得罪不起的人。除了萬歲和貴妃,就只有太子了。而你絕不會想殺萬歲或貴妃,那是你的靠山,剩下的不是太子還會是誰?”
汪直干脆也不隱瞞了:“就是太子,你有這種藥嗎?”司藥監(jiān)搖搖頭:“世上沒有這種藥?!蓖糁豹熜χf:“我也覺得沒有,只是抱著萬一的希望。如此我必死無疑,你知道了這個秘密,也只能給我陪葬了?!彼舅幈O(jiān)也不驚慌:“雖然沒有這種藥,你卻也不是必死無疑?!?/p>
汪直疑惑地看著司藥監(jiān),司藥監(jiān)說:“你不能向皇帝告發(fā),卻能向太子告發(fā)。當然你是萬貴妃的人,無法接近太子,我卻可以。我替你向太子告發(fā),你準備剩下的事就行了?!彼延媱澖o汪直詳細說了一遍,汪直猶豫半天,最終還是點了頭。
司藥監(jiān)確實能接近太子,一是因為他現(xiàn)在畢竟是太醫(yī)院的副醫(yī)正,可以進宮看病;二是小太監(jiān)臨死前曾告訴太子落胎藥的事,太子對他很有好感。司藥監(jiān)找了個機會見到太子,把計劃也跟太子說了一遍,最后跟太子說:“汪直此人,喜歡權(quán)力,卻不是毫無底線,殿下年紀還小,多一個朋友比多一個敵人強?!碧舆B連點頭。
過了兩天,汪直告訴萬貴妃,他已經(jīng)準備好了人手,但需要一個機會,必須把太子從東宮引出來,哪怕只在宮里,任何地方都行。不過他也強調(diào),只有一擊致命的機會,如果不成功,他會殺人滅口,絕不會連累萬貴妃。
萬貴妃趕緊找到皇帝,說這段時間兩人身體都不太好,昨天晚上做夢,有個神仙說要讓兒子去道觀祈福,必能長命百歲?;实凵钚挪灰?,想想其他兒子都小,只有太子能擔當此任。反正道觀就在宮里,也沒有幾步路,于是降旨,讓太子去道觀祈福。
第二天,太子就坐著車駕出發(fā)了。幾個貼身隨從跟在太子身旁,侍衛(wèi)們圍在外圍,可謂萬無一失。路上只有幾個掃地的太監(jiān)宮女,道觀里早已被檢查多次,也絕無危險。眼看太子就要進入道觀之時,一個正在掃地的太監(jiān)忽然扯開自己的掃帚,從里面抽出一張弓來,在所有人都沒反應過來時,彎弓搭箭,一連三箭射進了太子車駕里!
人群大亂,侍衛(wèi)們有的保護太子,有的沖向那個太監(jiān)。那太監(jiān)轉(zhuǎn)身就跑,直沖向汪直守著的那扇小門。眼看就要沖過去了,汪直忽然拔刀就砍,那太監(jiān)驚訝地看著汪直,卻沒機會說話了。
人們都以為太子不死也要重傷,不料車上空無一人,三支箭射在了太子的座位上,死死釘住了太子衣袍,卻不見人。這時太子卻在一片混亂中從地上爬起來,渾身是土,瑟瑟發(fā)抖著說:“太嚇人了,不知怎的一迷糊就到車外面去了?!北娙俗h論紛紛,說什么的都有。
太子遇刺,朝野震撼,但皇帝見太子無事,并沒有拼命追查,現(xiàn)場也確實沒有任何可追查的線索。汪直在萬貴妃面前也有了交代,雖然刺殺沒成功,但他殺人滅口及時,也算是將功補過了。最關(guān)鍵的是,在場所有人都作證,那三箭確實是射中了太子座位,就是不知道太子是怎么跑到車下去的。人們都說太子是真命天子,有神仙護佑。這么一來,不但皇帝徹底絕了換太子的念頭,連萬貴妃都心灰意冷了,覺得大概真是天命難違,從此再也沒有圖謀過刺殺太子。
又過了兩年,萬貴妃忽然暴斃。太醫(yī)診斷后,說是慢性中毒所致,而毒就來自道士們所煉的丹藥?;实鄞笈?,把道士們都抓了起來,要他們給萬貴妃抵命。那個領(lǐng)頭的道士顧不得許多了,大聲喊冤:“萬歲,我們給您的丹藥里,都加進了傀儡草,絕無毒性可言啊!”
皇帝沒聽說過傀儡草,問了幾個太醫(yī),有聽說過的,但從沒見過。領(lǐng)頭的道士大聲喊:“當年汪直大人在山西督軍時,用的就是這個藥,可以請汪大人來作證?。 ?/p>
皇帝立刻召見汪直,汪直見萬貴妃已死,也無所顧忌了,他告訴皇帝,確實有傀儡草這種東西,不但能讓藥力失效,而且還能擬形。其實這都是上次太子遇刺時,司藥監(jiān)告訴他的,司藥監(jiān)還說,當時太子座位上只是一盆傀儡草,真太子穿著太監(jiān)衣服混在人群中,這樣能同時解決汪直和太子的難題。
不過汪直仍然不敢說是萬貴妃指使他刺殺太子,否則皇帝惱羞成怒,后果難料。他按照和太子商量好的說辭,對皇帝說:“當時殿下出門前讓人卜卦,結(jié)果卜出大兇卦象,又不敢耽誤給萬歲祈福,左右為難。奴才當時剛好路過,見殿下為難,想起司藥監(jiān)說過傀儡草一事,就給殿下出主意,讓殿下穿著太監(jiān)的衣服混在太監(jiān)中,車上放了一盆傀儡草。奴才也格外留心,跟在車駕附近,想不到果然有刺客行刺,所以奴才才能及時擊斃刺客?!?/p>
皇帝有點相信了,如果道士丹藥里真的有傀儡草,那么這丹藥自然也可以解酒。于是他弄了壇酒來,扔進去一粒藥,讓一個太監(jiān)喝了。太監(jiān)沒喝上幾口便已經(jīng)醉倒,別說一炷香的工夫,就是過了三炷香,他仍然是酒氣沖天,酣醉不醒。
道士面如土色,大聲喊冤:“這、這是怎么回事?我明明試過的,是好使的啊!”皇帝大怒,立刻讓汪直去傳司藥監(jiān)來問話。
汪直帶著人來到藥圃,藥圃中青煙裊裊,一堆草藥已經(jīng)化為灰燼,司藥監(jiān)卻不知所終。灰燼旁邊放著一封書信。汪直不敢擅自拆開,只得帶回去給皇帝。
皇帝拆開書信,正是司藥監(jiān)的親筆:
“臣的祖上也是官宦人家,對萬歲忠心耿耿??上Ш髞淼米锪巳f喜,全家大人被殺,男孩凈身入宮,女孩賣身為奴。那個救了太子殿下、卻被萬貴妃打死的小太監(jiān),就是我的親弟弟。太醫(yī)院的趙醫(yī)正,原是我父親的朋友,他救過我弟弟,又擔心哪天我也會得罪人被打死,趁設立司藥監(jiān)之際把我要了出來。那個道士開始得到的傀儡草是真的,后來就是假的了,他用假丹藥欺瞞萬歲和貴妃,臣豈敢欺君?萬歲和貴妃要吃仙丹成仙,臣豈敢阻攔?臣弟為救太子而死,臣也幫汪大人打過勝仗,還請萬歲看在這些功勞的分上,不要追殺臣了。這些年,臣得了不少錢財,早已托人在外面贖回被賣的姐妹,此次臣帶著家人遠走天涯,恐怕是再也見不到萬歲和汪大人了,就此別過。
“宮中傀儡草我已盡除,此草本無用處,只會讓其他藥物失效,奪它物之功效,卻被奉為仙草,實在可笑。萬歲身邊,如此草之人不知多少,便是萬歲自己,也未必不是他人傀儡。
“萬喜姐弟害過多少人,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全家的遭遇,知道紀女官的遭遇,知道太子的遭遇。如今萬貴妃死了,萬喜還活著,如果萬歲還有一點為君之道,還望清算萬喜之罪。
“至于擬態(tài)一說,實屬荒謬,臣獲得傀儡草的過程,不過是和道長的戲談而已,其實此草并不難尋,只是尋找之法,我不愿流傳于世。太子被刺一事,其實并非傀儡草之功,而是臣讓太子提前改裝了車駕,座下設了機關(guān),太子藏于其內(nèi),以木桿撐起衣冠。遇刺后,太子收起撐桿,從座下滾出車外,一片混亂中,自然無人察覺。此事雖不能確定是萬貴妃所為,但也十有八九。”
在旁邊一直提心吊膽的汪直,看到最后一句話,才終于松了口氣,司藥監(jiān)畢竟還是保全了他。他當下決定,如果皇帝派他去抓司藥監(jiān),他也要網(wǎng)開一面。
想不到皇帝看完書信,并沒有暴跳如雷,他反復看了幾遍,把信扯得粉碎,然后轉(zhuǎn)身回了后宮。那些本以為自己死定了的道士面面相覷,不知所以。
三天后,萬貴妃出殯,皇帝親自送靈,他的目光一刻也沒有離開過棺木,也一眼都沒看棺木旁號啕大哭的萬喜。很快,萬喜被抓下獄,皇帝病重,至死也沒上過朝。
太子登基后,汪直上書說自己久病纏身,申請告老還鄉(xiāng),被準了。
有人說,新皇帝書房里有一盆草,不許任何人靠近。傳說只有在夜深的時候,他才一個人靜靜地看著那盆草。那是他在母親的房間里找到的,應該是司藥監(jiān)送給他母親的。在他心底,一直有個奢望,雖然司藥監(jiān)不信傀儡草的擬態(tài)之說,但畢竟流傳已久,這盆草在母親身邊待了許久,萬一有一天真的能幻化成母親的樣子呢?
當然,他留著這盆草,更是要提醒自己,母親本來是可以活下去的,她和很多人寧愿犧牲自己的性命,也要讓他活著,不僅僅因為他是個孩子,還因為他將來會成為皇帝,他們認為他會是一個好皇帝,他不能讓他們失望。
最終,他做到了。他成了大明朝,甚至整個中國歷史上最好的皇帝之一。
(發(fā)稿編輯:朱虹)
(題圖、插圖:楊宏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