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琴,朱家明,郎 紅,宋國鋒
(安徽財經大學)
反應時間是指機體從接受刺激到做出相應反應動作所需的時間,即從刺激到反應之間的時差,主要反應運動員神經與肌肉系統的協調性和快速反應能力[1].起跑反應時間在短距離項目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僅對運動員的心理產生影響,也對起跑后的各階段技術產生影響,從而影響比賽成績.世界級的短距離比賽中,運動員的身體素質、運動技巧都相差不大,比賽的勝負通常取決于百分之一秒,運動員的起跑反應就擔任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研究運動員反應時間的相關性分析,能夠科學認識運動員反應時間的原理及作用、提供真實可靠的科學依據、啟發(fā)運動員對“起跑時”訓練環(huán)節(jié)的思考、從而科學合理地安排訓練計劃,通過科學有效的訓練計劃手段提高短距離運動員的比賽成績.Babic等在運動員的起跑反應在性別差異上的研究表明,在2004年奧運會短距離100m男子運動員反應短于女子運動員,且呈顯著性差異[2].Martind等研究中也有相似的結論,但同時得出該趨勢并不具備統計學意義上的差異[3].Moravec等研究發(fā)現此現象無統計學意義上的顯著性[4].Giorgos研究發(fā)現除個別場次存在顯著性差異外,其他并無顯著性差異[5].
在不同項目中運動員反應時間的差異研究上,1984年墻壯對不同項目的少年運動員的反應時進行研究,發(fā)現各項目中運動員對不同信號刺激的反應時存在顯著性差異,在不同項目或相同項目不同技術類型的運動員間,其反應時存在顯著性差異[8].張力為等發(fā)現在周期性運動項目中,持續(xù)時間長短與反應時快慢呈負相關,非周期性項目對反應時要求較高[7,9-10].在不同比賽階段中運動員反應時間差異研究上,金慶紅提出“從預-復-決賽世界優(yōu)秀短跨運動員的起跑RT呈現縮短的態(tài)勢的觀點[11].董勝利研究發(fā)現男運動員各賽次間反應時無顯著性差異,女運動員在部分項目賽次間反應速度有顯著性差異,男女運動員反應時都呈現前后賽次加快的趨勢等一系列研究觀點[6].
該文數據選取了2011~2019年5屆世界田徑錦標賽短距離跑成績與運動員起跑反應時的相關數據.為了方便處理問題,提出以下假設:⑴所提供的數據真實可用;⑵關聯分析不考慮其他客觀因素影響;⑶差異分析在單個因素影響程度研究中忽略其他因素;⑷假設5年及以上起跑反應才構成差異規(guī)律;⑸不考慮不同短距離比賽的起跑設施差異.
首先對數據集進行篩選,并進行精確Kolmogorov-Smirnov檢驗,發(fā)現數據集不滿足正態(tài)分布.結果顯示p值過小,不能通過正態(tài)性檢驗,所以采用對原始變量的分布不做要求的相關分析方法.測量起跑反應和運動成績這兩個隨機變量相關性,采用適合分類變量對象的非參數假設檢驗方法kendall秩相關系數法.
從兩變量(xi,yi)(i=1,2,…,n)是否協同一致的角度出發(fā),檢驗兩變量之間是否存相關性.用Nc表示同向數對的數目,Nd表示反向數對的數目,則有公式Nc+Nd=n(n-1)/2.Kendall相關系數統計量由兩者的平均差定義如下:
其中:S=Nc-Nd,-1≤τ≤1.
對不同性別、不同項目的6組數據運用R軟件進行kendall秩相關分析,見表1.
表1 運動成績與起跑反應的Kendall系數
根據Kendall秩相關系數法分析可得,男子女子100 m都呈現非常顯著性差異,且相關系數較低;男子女子110 m直道、200 m直道和女子100 m跨欄中都呈現顯著性差異,且相關系數較低,即為顯著低相關.由此可以認為,運動員的運動成績與起跑反應時有關,并對不同性別和不同項目都存在顯著性的差異.且對于比賽項目距離越短的起跑反應時對成績影響越大.
起跑反應時除與先天素質有關外,還與起跑技術、狀態(tài)、比賽環(huán)境密切相關.對不同項目、不同性別分別進行起跑訓練,可以提高反應時的效率,反應時間縮短,并且穩(wěn)定性提高.
(1)兩獨立樣本的差異性檢驗——Mann-WhitneyU檢驗
記兩個獨立的連續(xù)型隨機變量總體X和Y的樣本分別為x1,x2,…,xm和y1,y2,…,yn,樣本容量為N=m+n.記Wxy為所有X樣本和Y樣本做比較后Y的樣本大于X樣本的個數,即
Wxy=#((x,y):xi 則稱Wxy為Mann-WhitneyU統計量.同樣,Wxy為所有X樣本和Y樣本做比較后Y的樣本小于X樣本的個數,即 Wyx=#((x,y):xi>yi,i=1,2,…,m,j=1,2,…,n) 顯然有Wxy+Wyx=mn. (2)多個獨立樣本的差異性檢驗——Kruskal-Wallis檢驗 (1)以性別分組的運動員反應時間差異分析 以性別為分組分別對數據集進行篩選,并進行精確Kolmogorov-Smirnov檢驗,發(fā)現數據集不滿足正態(tài)分布.結果顯示p值過小,無法通過正態(tài)性檢驗,選擇兩獨立樣本的非參數檢驗方法Mann-WhitneyU檢驗.將不同類型的比賽進行細分,分別分為100 m直道,短距離跨欄.通過運行SPSS對運動員反應時間是否有顯著的性別差異的問題進行分析,得到結果如圖1、2所示(其中0代表女運動員,1代表男運動員).由于p值小于0.05,可認為運動員的反應時間有著顯著的性別差異,即男女運動員的反應時間有著顯著的差異. 圖1 100 m男女運動員反應時間差異檢驗結果 圖2 短距離跨欄男女運動員反應時間差異檢驗結果 (2)以比賽年份分組的運動員反應時間差異分析 對其不同比賽年份的運動員起跑時的數據集分別進行精確Kolmogorov-Smirnov檢驗,結果顯示p值過小,不能通過正態(tài)性檢驗,選擇多獨立樣本檢驗的Kruskal-Wallis檢驗.通過對各屆錦標賽數據按照年份分組,運用SPSS對不同項目的3組數據進行Kruskal-Wallis模型檢驗,分析每1屆短距離比賽中起跑反應是否具有差異,結論如圖3所示,p值小于0.05,可認為不同年份的短距離比賽中,運動員的起跑反應呈顯著性差異. 圖3 不同年份中運動員反應時間檢驗結果 (3)以比賽項目分組的運動員反應時間差異分析 面對獨立多樣本的檢驗問題,分別篩選出100、200 m、男子110 m跨欄和女子100 m跨欄不同運動項目的數據,通過精確Kolmogorov-Smirnov檢驗發(fā)現數據集呈非正態(tài)分布,選擇Kruskal-Wallis檢驗,分析不同項目中的差異性顯著程度. 結果如圖4所示,發(fā)現運動員在各個運動項目,即100、200 m、男子110 m跨欄和女子100 m跨欄中起跑反應時是存在差異的.從圖像中可以清晰的看出,運動員針對不同的運動項目的起跑反應時的側重程度是不一樣的.同時,由p值可知,4種項目中運動員的反應時間差異性呈顯著性差異. 圖4 不同項目的運動員反應時間檢驗結果 (4)以比賽的不同階段分組的運動員反應時間差異分析 在面對比賽不同階段運動員反應時間的樣本,首先通過精確Kolmogorov-Smirnov檢驗其數據集呈非正態(tài)分布.選擇通過Kruskal-Wallis模型檢驗,分析不同項目中間的差異性顯著程度. 結果如圖5所示,運動員在比賽的不同階段的反應時間是存在顯著差異的,即運動員在初賽、復賽和決賽3個比賽階段中起跑反應時是存在顯著差異的.運動員在第1階段初賽的起跑反應時的差異是最大的;其次是復賽階段各運動員的起跑反應時;最后是決賽階段,各運動員的起跑反應時的差異已經十分接近了. 圖5 不同比賽階段中運動員反應時間檢驗結果 (5)針對決賽組成員在比賽的不同階段分組的反應時間差異分析 為保證分析的樣本大小,將決賽組成員在不同比賽階段進行項目分類,即分別分析100 m直道、短距離跨欄中決賽組運動員在初賽、復賽、決賽中反應時間的差異. 首先對數據集進行篩選,并進行精確Kolmogorov-Smirnov檢驗,發(fā)現數據集不滿足正態(tài)分布.選擇Kruskal-Wallis檢驗,分析決賽組成員在不同項目中反應時間的差異性顯著程度.結果如圖6、7所示,在100 m直道和短距離跨欄中,運動員的反應時間有著非顯著的差異性. 圖6 100 m決賽組初復決賽差異檢驗結果 圖7 短距離跨欄決賽組初復決賽差異檢驗結果 該文善用圖表,對數據集進行可視化處理,使得相關性分析簡單可見,簡潔明了,提供了良好的閱讀體驗和視覺表現.該文研究發(fā)現運動員的起跑反應能力整體都在不斷提升,表現為反應時間的逐年下降,5年內總體下降了近0.3 s,有了很大的進步.隨著時間的推移、科技的進步、國家對體育比賽的重視以及人們對體育訓練的認知更加系統規(guī)范科學,使得運動員得到了更加科學有效的訓練,使得運動員的反應時間極大的減少,運動員的反應能力得到極大的提高.不同的運動項目接受不同的訓練計劃,則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不同項目中運動員反應時間的差異.預賽到復賽再到決賽,運動員們的起跑反應時差距越來越小,此時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對比賽成績就起到一定作用了.3.2 研究思路及結果分析
4 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