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炳新
很多人喜歡給自己的物品取名字,比如行李箱叫“小滑”,因為它很好推;錢包叫“小扁”或者“空空”,自嘲自己的收入;電腦名叫“嗖嗖”,希望它可以運轉(zhuǎn)神速……生活中,給小貓、小狗等寵物取名字是再常見不過的事,畢竟它們有生命、很可愛,取個名字,時間長了就可以呼來喚去,非常好玩??墒?,對于那些沒有生命的物品,人們?yōu)槭裁匆蚕矚g給它們?nèi)∶帜兀?/p>
行為科學(xué)領(lǐng)域有個詞,叫“擬人化”,給無生命的物品命名,正是擬人化的表現(xiàn)之一。人類擁有強大的社會認知能力,這種能力讓我們能夠思考、判斷并理解其他個體的情緒和人格特征。而人的這種能力也會蔓延到對待無生命的個體上——我們能夠從各種各樣無生命的物品上,感知到符合人類生活、成長、喜好的人格化特征,于是本能地把它們擬人化,并給它們?nèi)∫粋€名字。
給無生命物品取名的背后有很多原因,其中一個原因是,我們希望強化自己和它的關(guān)系。這也是為什么我們更傾向于給自己喜歡的物品取名字的原因。
芝加哥大學(xué)行為科學(xué)教授尼古拉斯·埃普利曾對熱門廣播節(jié)目“車迷天下”中近900位聽眾做過一個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一個人給車取名字的原因中,對車的熱愛是最重要的因素。車主越喜歡一輛車,越有可能把它想象成一個有思想、有個性的存在,便會給它取名字。正是出于對車的超級喜歡,易烊千璽給他的愛車取名叫“小野獸”。
社會心理學(xué)上認為,人的社交屬性讓人有和喜歡的對象建立思想或情感連接的沖動。也就是說,人們越喜歡什么,就越傾向于與其產(chǎn)生交流,比如加強聯(lián)系、提升親密度等。給沒有生命的物品取一個專屬名字,正是在實踐這種沖動。當然,對于很多人來說,通過取名字強化與物品的關(guān)系,也是表達所有權(quán)的方式。
除了強化關(guān)系外,人們給物品取名字有時還包含了寄予期望的意味。在荷馬史詩的早期史詩中,可以讀到一些給船取名字的情節(jié)。對于與水打交道的船夫來說,船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伙伴,他們希望能通過賦予一個名字來加強船的穩(wěn)定性,讓其更好地保護自己。
一項發(fā)表在《實驗社會心理學(xué)雜志》上的研究發(fā)現(xiàn),擬人化會增加人們對自動駕駛汽車的信任度。當自動駕駛汽車擁有更多的擬人化特征時,比如有個名字,會更容易得到人們的信任。同時,有擬人化特征的物體,更容易讓人覺得它是自己的一個“伙計”:有想法,能行動,甚至還會和自己交流?;蛘哒f,給物品取名字也是“服務(wù)于我”這層意義的擴展——給它一個名字,它就會更加聽我的指揮,由此帶來的信任感和掌控感會讓人安心。
研究還發(fā)現(xiàn),當一個人越感到孤獨,他給無生命物品取名字的動力就越強。這是因為缺乏社交關(guān)系的人,可能會嘗試與動物及其他無生命物品建立聯(lián)系,以彌補社交生活的缺乏。電影《荒島余生》中,湯姆·漢克斯飾演的查克,就給在荒島上唯一陪伴他的排球畫了一張臉,并且一直叫它“威爾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