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君
(北票市高標準農田建設管理辦公室,遼寧 北票 122113)
遼寧省北票市2018年中央財政高效節(jié)水灌溉項目,共涉及12個鄉(xiāng)鎮(zhèn),37個行政村,共分12個項目片區(qū),主要任務是改善灌溉面積1400.00 hm2(管灌1369.33 hm2;滴灌30.67 hm2),全部為糧食作物,主要建設任務如表1所示。
表1 北票市2018年中央財政高效節(jié)水灌溉項目建設任務
本項目灌溉工程類型有以下四種:管灌大口井、管灌機井、管灌機井+蓄水池、滴灌機井。本文以管灌大口井和滴灌機井為典型工程,對其設計要點進行分析[1]。
項目區(qū)位于北票市西北部,地勢為低山丘陵,地塊設計長約350 m,寬約210 m,總面積約7.35 hm2,種植作物為玉米。區(qū)內需改建大口井1眼,改建井房1座,布置開關啟動柜、水泵、逆止閥等首部工程,設計總投資14.9萬元。
2.1.1 單井控制面積設計
經實地測算,該區(qū)單井出水量Q=30 m3/h,井深12 m,水質符合要求,適宜發(fā)展管灌。單井控制灌溉面積A0計算見公式(1)[2]。
(1)
式中:t為灌溉期機井每天開機時間,h/d;T為每次輪灌期天數(shù),d;η為灌溉水利用系數(shù),取0.8;m為綜合平均灌水定額,m3/hm2。經計算得:A0=7.43 hm2,因此1眼井便可控制該項目區(qū)。
(1)管網布置形式。由于本區(qū)地勢平坦,為充分利用地面坡降,根據(jù)“干管垂直種植方向、支管平行種植方向”原則布置管網,其中支管采用“豐字”型管網形式,可使管線長度最短、干管平直(見圖1)[3]。管材為PVC,抗腐蝕性強,且能適應一定沉降[4]。
圖1 管網布置形式示意
(2)管道參數(shù)設計。管道內徑D根據(jù)流量Q和經濟流速v共同確定,計算見公式(2)[5]。
(2)
式中:n為該管道控制范圍內同時開啟的給水栓個數(shù);v為經濟流速,取1.5 m/s;N為全系統(tǒng)同時開啟的給水栓個數(shù)。經計算得:D干=84.10 mm,D支=59.47 mm。根據(jù)計算結果和實際經驗,設計該項目區(qū)干、支管分別選擇φ90、φ75管材。
管道沿程水頭損失hf直接關系到供水流量、流速等問題,計算見公式(3)[6],局部水頭損失按沿程水頭損失10%計算。
(3)
式中:f為管材摩阻系數(shù),取0.948×105;m為流量指數(shù),取1.77;b為管徑指數(shù),取4.77;L為管長,m。經計算得:管道系統(tǒng)進口至最遠給水栓沿程總水頭損失為13.33 m,據(jù)此選擇的水泵型號詳見表2。
表2 項目區(qū)潛水泵性能參數(shù)
項目區(qū)地形東高西低,為低山丘陵與山間河谷區(qū),中低山下部為剝蝕堆積地形,以種植玉米為主。該地塊長432 m,平均寬度356 m,面積15.38 hm2。根據(jù)項目區(qū)水源、地形、實際運行方式,灌溉方式選擇滴灌。
2.2.1 首部工程布置
根據(jù)水源地質條件,在項目區(qū)內改建井1眼,在P=85%時,出水量為40 m3/h,根據(jù)公式(1)算得單井可控制面積15.84 hm2,1眼井即可滿足要求。首部工程布置順序:逆止閥→閘閥→離心過濾器→施肥罐→網式過濾器→壓力表→水表→閘閥[7-9]。
2.2.2 管網布置設計
(1)管網布置形式設計。該項目區(qū)內設計布置小塊滴灌區(qū)30個,區(qū)內種植玉米,采用地膜覆蓋栽培,株距0.3 m,行距1.2 m,管網具體布置設計如下:①從水源井向地塊新鋪設1條干管(PVC管材,φ110 mm,0.8 MPa),長287 m。布置支管(PVC管材,φ75 mm,0.63 MPa)2條,各432 m,布置為“豐字”型;②支管垂直作物壟向,毛管平行作物壟向,雙向布置。毛管間距1.2 m,滴頭間距0.3 m,滴灌流量1.38 L/h。滴灌帶采用內鑲貼片式,鋪設長度為50~100 m。
(2)管道流量計算。該項目區(qū)內由1條支管控制,灌溉時有2條支管工作,管道流量Q計算見公式(4)。
Q=n·q
(4)
式中:n為下一級管道(滴頭)數(shù)量;q為下一級管道設計流量,m3/h。各級管道流量設計見表3。
表3 各級管道流量設計 m3·h-1
(3)輪灌制度設計。本項目滴灌系統(tǒng)工作制度及運行方案設計如下:劃分15個輪灌組,每次運行2條支管,1條支管開啟2個小區(qū)控制閥,一次灌水延續(xù)時間為4.4 h,48根毛管同時工作,一個輪灌組灌水結束后,先開啟下一個輪灌組,再關閉上一個輪灌組,嚴禁先關后開,具體輪灌制度見表4[10]。
表4 輪灌制度
3.1.1 機井
(1)管井采用沖擊鉆井,鉆孔孔徑D500,井徑D310,管井頂部采用D310鐵管襯砌,下部采用D265鐵管襯砌,濾水部分采用D260鐵管(管身為電鉆打孔,約19排,孔距3.5 cm,孔徑8 mm),非巖石層采用D260鐵管襯砌。
(2)井壁與井管間填充石灰石作為濾料,頂部用黏土填充封井。終孔頂角傾斜度≤1.5°,成井后采用空壓機和水泵進行聯(lián)合洗井,洗井方式為從上至下、多次洗井,洗至水清砂凈后進行抽水試驗,試驗時間連續(xù)≥4 h。
3.1.2 大口井
(1)本項目大口井井徑分為2.0 m和6.0 m兩種,井深5~15 m,挖掘機開挖。
(2)6.0 m內徑井壁材料為砌石,強度>30 MPa,混凝土強度≥C20,采用M10漿砌石進行井臺砌筑,并進行洗井;2.0 m內徑井壁采用C25混凝土澆筑,厚度10 cm,預制井圈高度0.8~1.0 m,井蓋為C25混凝土預制板,鋼筋采用Ⅰ級配筋,并進行洗井。
(1)高強度防靜電板井房。高強度防靜電板井房設計尺寸:1.35 m×1.25 m×2.03 m(長×寬×高),為全鋼骨架,井房室內地面制作,鋼筋與地梁連接網狀,砂石混凝土厚100 mm,井房外滴水檐寬300 mm、砂石混凝土厚100 mm,地梁采用C20混凝土,土墊層進行夯實。
(2)磚混結構井房。磚混結構井房設計尺寸:3.3 m×3.3 m×2.5 m(長×寬×高),基礎采用砌石結構,埋深1.3 m,基槽開挖按1∶0.5放坡,基礎開挖到離基底約20 cm時,采用人工修整。四周立墻采用磚混結構,墻寬24 cm,墻壁內外采用M10砂漿抹面2 cm,房頂采用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屋面現(xiàn)澆10 cm厚C20混凝土,頂層砂漿抹面。
本項目實施后,管灌灌溉水利用系數(shù)達到0.8,滴灌灌溉水利用系數(shù)達到0.9,每年節(jié)約水量12.41萬m3,平均每畝玉米產量增加100 kg。農業(yè)生產條件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均得到明顯改善,有效緩解了當?shù)赜盟o張局面,使該地區(qū)農業(yè)生產步入良性循環(huán)軌道。但同時應認識到發(fā)展高效節(jié)水灌溉前期需要大量資金支持,而且對實際條件要求較高,因此不可盲目實施,否則可能無法發(fā)揮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