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郭子建,林秋風,李 聰,*,黃永斌,易 娟,潘博倫
(1. 上海理工大學環(huán)境與建筑學院,上海 200093;2. 蒙特克萊爾州立大學,新澤西蒙特克萊爾 07043;3. 湖州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浙江湖州 313000;4. 深圳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廣東深圳 518000)
太湖地區(qū)人口密度、經(jīng)濟規(guī)模大,產(chǎn)業(yè)發(fā)達。由于以往重視發(fā)展速度忽視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出現(xiàn)了本地水資源不足、水污染嚴重、水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等惡劣情況,并發(fā)生過惡性污染事件。太湖區(qū)域曾暴發(fā)大規(guī)模藍藻污染事件,江蘇省太湖地區(qū)藍藻污染嚴重、太湖水質惡化,進而導致無錫自來水供應受到影響,嚴重影響當?shù)鼐用袢粘Ia(chǎn)生活[1-2]。
據(jù)相關報道,自2007年以后,太湖治理成就顯著,太湖地區(qū)地表水水質大幅改善[3]。2016年,太湖水體評價中高錳酸鹽、氨氮、總磷等水質指標較2007年分別提高15.6%、84.6%和3.6%,總氮相比于2007年提高38.0%,綜合富營養(yǎng)狀態(tài)評價指數(shù)由2007年的中度改善為輕度。2007年太湖15條主要入湖河道中9條河水水質為劣Ⅴ類,經(jīng)過治理后,2013年已消除Ⅴ類和劣Ⅴ類河道,其中12條年均水質達到或好于Ⅲ類,地區(qū)內檢測的65個截面水質達標率為77.4%,比2007年升高15.5%,治理效果顯著。太湖周邊城市希望加大在太湖的取水量或開辟新的飲用水源地,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生產(chǎn)生活用水需求。
本文研究的水廠以東太湖水作為水源,臭氧預氧化+混凝沉淀砂濾作為常規(guī)處理工藝,臭氧活性炭作為深度處理工藝,出廠水進行氯消毒,為當?shù)鼐用裉峁╋嬘盟?/p>
現(xiàn)該水廠處理工藝成熟穩(wěn)定,原水出水水質均達到相關水質標準。為了進一步提高出水水質,保障供水安全性,本次研究運用統(tǒng)計分析軟件SPSS與數(shù)理統(tǒng)計的方法,就水廠原水水質及主要污染成分變化進行分析,為水廠處理原水及消毒副產(chǎn)物提供一定參考。
主成分分析又稱主分量分析或矩陣數(shù)據(jù)分析,可以將一組具有一定相關性的變量進行變換,通過正交變換將這組變量重新組合成一組線性獨立的變量[4]。該方法可以對具有一定相關性的數(shù)據(jù)集進行降維,從而簡化問題分析[5-6]。
使用SPSS軟件對某水廠2018年1月—2019年3月,共15個月的原水水質報告中渾濁度、耗氧量、菌落總數(shù)、pH、色度、鐵、錳、總氮、總磷、氯化物、總硬度共11項水質指標(表1)進行主成分分析。
表1 樣本數(shù)據(jù)Tab.1 Data of Water Samples
這些樣本中水質指標間具有一定相關性,通過對樣本進行正交變換,將水質指標重新組合成互不相關的11個主成分,并將主成分按照特征值大小依次排列。特征值描述對應特征向量方向上包含的信息量,而單個成分特征值除以總特征值(11個水質指標就意味著總特征值為11)等于該特征向量的貢獻率,貢獻率代表了該維度下蘊含的信息量的比例。提取前3個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說明這些主成分的信息量多于1個水質指標,可以用來降維),且其累計貢獻率超過75%(表2),即選取的3個主成分可以解釋原始數(shù)據(jù)中11個水質指標所含75%的信息,重新組合的主成分與原始數(shù)據(jù)相比會有一定模糊性,這是變量降維過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代價[7]。由于表2中主成分可以描述樣本中大部分信息,可以認為是有效主成分[8]。
表2 成分特征值與貢獻率Tab.2 Component Eigenvalue and Contribution Rate
通過最大方差正交旋轉后可得荷載矩陣的各元素值(表3)。由表3可知,主成分1中大部分系數(shù)多為正數(shù),且渾濁度、色度系數(shù)最高,鐵、錳其次。研究表明,太湖中鐵、錳等重金屬的存在形式主要為顆粒[9-10]。因此, 第一主成分中變量主要與水中顆粒相關,稱第一主成分為固體顆粒成分。主成分2中由pH起主要作用,而受到pH變化影響,水中硬度和磷會與水下沉積物發(fā)生物質交換[11-13]。因此,主成分2中磷具有較大的正相關系數(shù),而與總硬度與氯化物具有較大的負相關系數(shù),稱主成分2為沉積溶解成分。主成分3中由總氮起主要作用,而耗氧量與菌落總數(shù)也具有較大的系數(shù),鐵、錳則具有較大的負相關系數(shù),則稱主成分3為有機污染成分。
表3 成分系數(shù)矩陣Tab.3 Component Coefficient Matrix
其中,得分系數(shù)為載荷矩陣除以表2中的特征值,得到3個互不相關的主成分,主成分得分如式(1)。
(1)
其中:i——主成分序號,i=1,2,3;
j——水質指標序號,j=1,2,3,…,11;
n——水質報告樣本序號,n=1,2,3,…,15;
Fni——第n個水質報告中的第i主成分得分;
kij——第i個主成分中第j個水質指標得分系數(shù);
Xj——標準化后的第j個水質指標。
對每個主成分得分與表2中的貢獻率計算得到綜合得分,以及運用3個主成分的水質評價表(表4),綜合得分表達如式(2)。
(2)
其中:Sn——第n個水質報告的綜合得分;
ci——第i個主成分的貢獻率。
SPSS軟件進行成分分析時,會對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Z-score標準化預處理,因此,得到的15份報告的成分評分與綜合得分和都為0。即表4中分數(shù)越高,意味著該報告與其他相比受到該成分影響越大,相反分數(shù)越低,則受到該成分影響越低;綜合得分越高說明水質越差,綜合得分越低說明水質越好。由表4可知,這段時間內原水水質明顯好轉,其中,固體顆粒成分和有機污染成分評分隨著時間的推進顯著下降,而沉積溶解則相對穩(wěn)定。
表4 水質成分評價Tab.4 Evaluation of Water Quality Composition
為了進一步研究原水中各水質指標的關系,對其采用聚類分析。聚類分析是一種多元統(tǒng)計分析方法,聚類分析與其他分析不同之處在于其所要求的劃分的類別未知。聚類分析根據(jù)樣本或指標的特征,按照在數(shù)據(jù)間的相似程度進行分類。同一個類中的對象會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相反,不同類的則會具有較大的相異性[14]。
1.2.1 數(shù)據(jù)標準化
首先對原始數(shù)據(jù)進行預處理,本文選擇的是Z-score標準化處理。被Z-score標準化轉化的水質數(shù)據(jù)均值為0,標準差為1,將所有數(shù)據(jù)轉換到一個統(tǒng)一的數(shù)值區(qū)間內,消去了量綱的影響,從而可以對不同指標進行比較和處理,如式(3)。
(3)
其中:i——樣本序號,i=1,2,3,…,n(n為樣品數(shù));
j——水質指標序號,j=1,2,3,…,m(m為變量數(shù));
Xij——原始數(shù)據(jù);
Sj——變量在樣品的標準差;
Zij——標準化數(shù)據(jù)。
1.2.2 相關性
本文采用浙江省湖州流域某水廠2017年1月—2019年3月連續(xù)監(jiān)測27個月的水質數(shù)據(jù),選取渾濁度、色度、耗氧量、總硬度、鐵、錳、氯化物、總氮、總磷共9項水質指標進行相關性分析。采用皮爾遜簡單相關系數(shù)[15],如式(4),結果如表5所示。
(4)
其中:n——樣本量;
xi——樣本i中水質指標x的值;
yi——樣本i中水質指標y的值。
由表5可知,當顯著性水平α為0.01時,色度與渾濁度、鐵與渾濁度、鐵與色度、鐵與錳、氯化物與總硬度、錳與渾濁度具有較強的線性關系。
表5 各水質指標相關系數(shù)Tab.5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Each Water Quality Index
1.2.3 聚類分析
使用SPSS對1.2.2相關系數(shù)矩陣的9個水質因子進行R型聚類分析,并根據(jù)結果,繪制聚類分析樹形圖(圖1)。圖1展現(xiàn)了聚類分析中水質指標之間與小類之間每一次合并的情況,且將各類間的距離映射到0~25[16]。
圖1 R型聚類分析樹狀圖Fig.1 Tree Diagram of R-Type Cluster Analysis
由圖1可知,渾濁度、色度和錳、鐵距離最近,率先分別合并成一類;其次是總硬度、氯化物合并;然后是耗氧量、總磷合并成一類。最終所有類型聚成一類。由聚類過程可知,渾濁度和色度、錳和鐵關系最為密切。由1.2.2中的相關系數(shù)可知,渾濁度和色度、錳和鐵具有很強的線性相關性。
1.2.4 線性回歸
為了進一步分析水質指標間的統(tǒng)計關系,對相關性較好的兩組水質指標進行回歸分析[17]。通過線性回歸方程來描述和反映1.2.3中得到的相關性最為密切的水質指標的關系,為水質分析及預測提供科學依據(jù)。分別對渾濁度和色度、錳和鐵進行線性回歸擬合,擬合的過程與結果如圖2和表6所示。
表6 線性回歸過程Tab.6 Linear Regression Process
渾濁度和色度、錳和鐵的線性回歸關系,如式(5)~式(6)。
A=0.125×I+11.908
(5)
CMn=0.053×CFe+0.023
(6)
其中:A——色度,CU;
I——渾濁度,NTU;
CMn——水中錳的含量,mg/L;
CFe——水中鐵的含量,mg/L。
由表6可知,兩個線性擬合R2分別為0.819和0.793,Sig.均小于0.01,說明色度與渾濁度、錳與鐵的線性擬合關系具有較好的擬合性且通過顯著性檢驗。鐵錳回歸顯著性檢驗中,常數(shù)項的Sig.為0.171,說明該表達式中常數(shù)項與0差異性不顯著,即常數(shù)項接近于0,對擬合關系無其他影響。
利用回歸方程,根據(jù)渾濁度和鐵的監(jiān)測值,分別得出色度和錳的計算值,并與實際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計算誤差。表7為 2018年1月—2019年3月預測值與檢測數(shù)據(jù)的對比,除個別點外,兩者的誤差均在合理范圍內(預測色度與實測值的絕對誤差的絕對值不超過5,預測鐵與檢測值的相對誤差的絕對值不超過0.05),計算值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應實測值大小,說明兩個線性回歸方程是可以接受的。
表7 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對比Tab.7 Comparison of Monitoring Data
氯是一種被廣泛應用的傳統(tǒng)消毒劑,具有對微生物殺滅能力強、在水中可以長時間維持一定數(shù)量余氯、可持續(xù)消毒等優(yōu)點[18],但氯會與水中的有機物、無機物發(fā)生反應生成消毒副產(chǎn)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目前,已發(fā)現(xiàn)有數(shù)百種DBPs,且預計還有大量未知的DBPs等待研究揭示。DBPs中三鹵甲烷和鹵乙腈因水中含量較高受到重視,已被確認具有致癌、致畸、致突變的特性,對人體具有嚴重的危害性[19-20]。相關研究表明,DBPs大都具有毒性,一般會對人體內臟有刺激作用或麻醉作用[21-22]。例如,人長期飲用經(jīng)過氯消毒的自來水,其消化和泌尿系統(tǒng)癌變風險會比飲用其他消毒自來水要高[23]。
為了更直觀地反映水中主要的DBPs以及DBPs之間的關系,按照DBPs的分子結構與官能團進行歸類,將水廠出廠水DBPs水質指標分為4大類,即三鹵甲烷(三氯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三溴甲烷)、鹵乙腈(二氯乙腈、溴氯乙腈、二溴乙腈)、鹵代酮類(二氯丙酮等)、鹵乙醛(三氯乙醛等),并對這4類消毒副產(chǎn)物進行統(tǒng)計分析(表8)。
表8 出水DPBs數(shù)據(jù)Tab.8 DPBs Data of Finished Water
2018年2月—2019年1月水廠出廠水水質中DBPs所占比例如圖3所示。由圖3可知,出廠水中DBPs的4大類所占比例呈階梯分布,三鹵甲烷類占據(jù)主要成分(約75%),鹵乙腈類其次,鹵代酮類再次,鹵乙醛類最少,即該水廠出廠水中DBPs主要為三鹵甲烷和鹵乙腈兩類物質。
圖3 4類DBPs占比變化趨勢Fig.3 Variation Trend of Four Types of DBPs
選取三鹵甲烷與鹵乙腈兩項主要檢出的DBPs與pH、耗氧量、氨氮、渾濁度、亞硝酸鹽這5項,共7項水質指標進行相關性分析。對不同的水質指標進行標準化處理,再對生成的變量進行相關性分析,表9為利用SPSS軟件計算水質指標的相關系數(shù)矩陣。
表9 主要消毒副產(chǎn)物與出廠水質指標相關系數(shù)Tab.9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Main DBPs and Finished Water Quality Index
由表9可知,當顯著性水平α為0.01時,鹵乙腈和三鹵甲烷具有較強的線性關系。而顯著性水平α為0.05時,氨氮與三鹵甲烷、氨氮與鹵乙腈具有一定負相關性;pH與三鹵甲烷具有一定正相關性。
為進一步描述三鹵甲烷與鹵乙腈的統(tǒng)計關系,本文利用SPSS軟件對鹵乙腈和三鹵甲烷進行擬合回歸,擬合回歸過程與結果如表10所示。
由表10可知,鹵乙腈與三鹵甲烷具有較好的線性擬合度(R2=0.926),符合擬合優(yōu)度檢驗,且通過顯著性檢驗(Sig.<0.05),其表達如式(7)。
表10 線性回歸過程Tab.10 Linear Regression Process
CHANs=0.448×CTHMs-2.543
(7)
其中:CHANs——水中鹵乙腈的含量,mg/L;
CTHMs——水中三鹵甲烷的含量,mg/L。
利用回歸方程,根據(jù)三鹵甲烷和鹵乙腈的監(jiān)測值,得出鹵乙腈的計算值,并與實際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計算誤差,結果如表11所示。分析發(fā)現(xiàn),以2018年2月—2019年1月數(shù)據(jù)為例,當樣本數(shù)值較大(三鹵甲烷總量>12 μg/L)時,絕對誤差普遍較低,說明線性回歸方程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表11 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對比Tab.11 Comparison of Monitoring Data
(1)將水廠原水的11個水質指標簡化為3個獨立且功能明確的主成分,發(fā)現(xiàn)2018年1月—2019年3月,水廠原水水質明顯提高,水中固體顆粒與有機污染物顯著降低。
(2)通過相關性分析,發(fā)現(xiàn)水廠原水水質指標中渾濁度和色度、鐵和錳具有較強的線性相關性。出水水質指標中三鹵甲烷和鹵乙腈具有較強的線性相關性。
(3)水廠出廠水的pH與三鹵甲烷及鹵乙腈呈現(xiàn)一定正相關性;氨氮與三鹵甲烷及鹵乙腈呈現(xiàn)一定負相關性。一方面,可以通過改進工藝流程,降低出水pH,影響并降低出廠水中DBPs的含量;另一方面,在保障出水水質安全的前提下適當減少臭氧投加量,從而提高出水氨氮并降低DBPs的含量,進一步提高飲用水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