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珊
【編者按】本期所選雜文談的都是關于富人的話題。有的為富人說話,談仇富心理,提醒大家警惕“紅眼病”;有的對富人提出良好愿望,希望富人有仁,能夠成為慈善家;還有的直接提出批評,對那些沒有高貴靈魂的富人表達了內心的鄙夷。所有種種,皆為了同一個目標——希望窮人們能夠努力,希望富人們足夠仁慈,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小,大家一起共同富裕。
國人的奇特心理
韓寒
今天在新浪的博客上看見一篇文章,說劉國梁開了一輛一百多萬的新車,奧迪的Q7。再看網友留言,發(fā)現大多數都是罵的。我表示十分的不解。一個得了如此多世界冠軍的人,別說自己買了,體育總局從男足那里轉點錢過來送他一輛都沒什么稀奇的?;ㄗ约旱腻X還要被人罵,恐怕最中國特色了。
前幾天看汽車雜志的時候,看見有一人從法拉利定了一輛車,因為幾十萬美元的最好的限量版的ENZO已經不能滿足人家的需要,而且?guī)装俚南蘖恳膊粔蛳∮?,所以他以ENZO為原形,拆個亂七八糟,讓法拉利重新打造了一輛價值500萬美元的車。
他是美國的一個編劇。
這要在我國,一個編劇敢買個價值10萬美元的保時捷,肯定被觀眾罵個狗血噴頭,以后這個編劇的戲就不看??隙ú幌率f人詛咒他車毀人亡。
只要你過得比我好,就不行,劃不了你的車,老子至少還能罵你。罵什么呢,罵你寫了好電視劇還是拿了世界冠軍?
歸根結底,一是窮,二是根子里的習性。當然,窮是最重要的,如果大家都能買得起A6,那杰出點的開個A8,大家也沒意見。不但經濟上和精神上都窮,而且我們的福利差,每個人都搞得很緊張,教育、醫(yī)療、住房都沒保障,普通老百姓生個病,自己治好,家里窮死。
但,這和劉國梁開什么車沒有任何關系。
看不得別人好的人,一輩子自己都好不了。
我是這樣想的,我很羨慕劉國梁,喜歡他那輛車,我還喜歡M5,還喜歡911,我希望自己明年的賽車成績再好點,得更多的冠軍,雖然不是世界冠軍,但全國冠軍也成,亞洲也成。所以冬季要給自己再加一點訓練的時間。明年拿更多的獎金,改天換輛自己更喜歡的車。
我在上小學的時候,就很喜歡車,但從不詛咒眼紅有車的人,只是希望早日能開上自己的汽車,甚至參加汽車的比賽。如今我可以光榮地無愧于小時候的夢想,后天還要去車隊領今年比賽的工資和獎金,真是開心。這些雖然比版稅少不少,但都是經過不少困難和危險得來的,我愛怎么花怎么花,高興了我明天就去買M5。我相信,一個世界冠軍從小付出的要比我這半路出家的多很多。而且他們的運動因為入門的門檻比較低,一副球拍一顆決心就是成本。所以競爭的人更加多,要贏更難。
我尊重任何冠軍。
經常眼紅,小心近視。
(選自《雜的文》,萬卷出版社2008年版)
賞 析
這篇文章寫于十多年前,文中所提及的劉國梁這些年幾起幾落,有更精彩的故事。只是,當年的熱點被韓寒妙筆一寫,現在讀來依然令人深思?,F實之中,像劉國梁這樣的相對富裕的人還是少數,再加上他也是名人,所以他買豪車后被一部分人圍攻,就有些類似俗語說的“槍打出頭鳥”。
韓寒的語言犀利又俏皮,嬉笑怒罵間一針見血。他對那些貧窮的妒忌的懶惰的“打槍者”毫不客氣地說:“看不得別人好的人,一輩子自己都好不了?!边@話絕對了些,卻有幾分真理,因為一個巴不得天下都和自己一樣窮一樣弱的人,他內心更多的是害怕自己富裕不起來,也強大不起來,所以干脆就拒絕強大,圍攻富裕。
富人不妨聽聽比爾蓋茨的勸告
錢夙偉
中國的富人購買了很多符合西方國家富翁品位的東西:藝術品、灣流私人飛機、DRC葡萄酒和愛馬仕手袋。但微軟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比爾·蓋茨認為,他們還沒有接受一個最重要的東西,那就是慈善。蓋茨近日接受采訪時呼吁中國的富人多做慈善,認為中國缺乏系統(tǒng)性的慈善行為,并稱政府應考慮對慈善采取政策鼓勵。
蓋茨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當災難這樣的事情(在中國)發(fā)生時,你會看到基本的慷慨行為,但系統(tǒng)性的慈善行為在那里還是很難看到,例如向衛(wèi)生事業(yè)捐款、捐款給大學做研究,以及為殘疾人捐款等。”
其實,比爾·蓋茨對中國富人的“吝嗇”,應該早有所知。2010年,蓋茨與巴菲特來中國舉辦慈善晚宴,擬邀請五十位中國富翁。當時坊間盛傳比爾·蓋茨此番是來勸捐的,盡管組織方一再表示 “并沒有打算要說服中國富人進行慈善捐款,更不會像在美國那樣,動員富人進行財富捐贈承諾”,但一些受邀富豪仍因此拒絕參加晚宴。
并非現在的中國富人沒有人家那樣的慈善捐款實力。比如,早在2009年,中國奢侈品消費就已占全球市場的二成五,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費國。福布斯富豪榜每年的榜單上,中國內地上榜富豪不斷遞增。盡管如此,富人們對于慈善捐款卻相對“吝嗇”,據胡潤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慈善捐款排名前一百位的加起來也只有八億九千萬美元,不及Facebook創(chuàng)始人馬克·扎克伯格和他的妻子捐獻的近十億美元。所以,雖然我們不缺少富豪,卻缺少慈善家,尤其是如比爾·蓋茨那樣由富豪“轉型”的慈善家。
一個時下的熱詞“土豪”足以顯示中國富人的檔次和品位,事實上,缺乏格調是中國富人的普遍現象。而格調的核心,正是社會責任感,也因此,有格調的富人從來都以為,財富首先屬于社會,因此也始終秉持“得諸社會,還諸社會”的信念。邵逸夫先生就曾這樣說,“賺了多少不是問題,捐了多少給國家才是重要的事情”,“中國很窮,需要很多金錢來辦學校發(fā)展教育,建造醫(yī)院治療患病的人。我的財富取之于民眾,應用回到民眾”。然而,中國的不少“土豪”卻根深蒂固地認為,財富只屬于自己。
美國慈善家卡耐基說:“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比绻恢F奢極欲,卻不懂得“回饋社會”,更是一種恥辱。
然而,現在很多中國富翁都沒有這樣的恥辱感。不同的財富觀,最終體現的是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少“土豪”對待財富無知無識,人們當然不能期望他們在慈善事業(yè)上有什么作為,更不可能期望他們成為比爾·蓋茨。實際上,缺少這種對財富的觀念,他們的事業(yè)恐怕也很難做強做大,甚至逃不了“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的命運。從這個角度看,中國富人實在應該聽聽比爾·蓋茨的忠告。
(選自《2014中國年度雜文》,漓江出版社2015年版)
賞 析
錢多了和沒有錢,應該都是煩惱吧,后者是大多數人的現實困境,前者則是少數人的精神困境?!霸诰薷恢兴廊ナ且环N恥辱”,這話絕對了些,我們不可能要求每一位富人都是慈善家,捫心自問,自己成了富翁,就一定能成為慈善家嗎?但是,一個人擁有了大量財富,狹隘地認為這些財富只屬于自己,只用來滿足自己的私欲,這確實有些“為富不仁”,境界比較低淺了。
作者在文中大量舉例,借富裕的慈善家比爾·蓋茨、邵逸夫、卡耐基來勸說富人們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財富,如何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文中既有各種慈善事實和數據,也有各類關于財富和人生的名人金句,可謂有理有據。其實,哪怕不是富人,一般的平凡人,也應該擁有一顆仁慈之心,去幫助相對貧弱的人,這本是人之初心吧。
富而不貴就是土豪
阮〓直
土豪的老母是暴發(fā)戶,暴發(fā)戶經過了市場的摔打,與形形色色之人過招之后, 知道了商海沉浮的鉤心斗角,懂得了官場的游戲規(guī)則,體悟了社會的人情冷暖,學會了在星級酒店里裝范兒,知道了在高官面前謙卑,也裝著能給漂亮的女士讓路,對著鏡頭也能給慈善事業(yè)捐款,可不知為什么,這些土豪還是得不到文化人的尊重,甚至連土豪也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將來還是個土豪。
我們身邊有錢的人很多,但是我們尊重、敬仰的名單上并沒有這些人的一席之地。有人總是錯誤引用休謨在《人性論》里講過的一句話,“沒有什么要比我們因為一個人的權貴和財富而對他尊重更為可能的事情了”。既然人人都尊重權貴,為啥皇帝的家天下還會有人去顛覆;既然財富令人尊敬,就不要對公司的壟斷進行限制,誰的財富越多,我們越尊敬誰嗎!
人們尊重權貴,尊重富貴,前提是你要“貴”,沒有“高貴”的權力只能讓人敬畏;沒有“高貴”的富人也會讓人“心動”,但那不過是嫉妒、是惡心,是巴不得他倒霉。秦始皇、朱元璋、希特勒、東條英機哪個人能被人尊重?他們的權力比任何一個人民推舉的領導者都大,但他們的權力是籠子外邊的野獸。
權力是這樣,富貴也是這樣,走出國門的富人更知道,無論你是投資者還是旅游者,都是老外眼中的富人,可是持中國護照的無論是有錢之前,還是有錢之后,依然是被刁難被盤問最多的人。帶了大量現金的中國人經常被當成傻帽而挨偷,違規(guī)采購東西在出關時被罰沒,很多世界名勝建筑前,醒目的中文提醒著“請不要拍照,大聲喧嘩!”“請不要隨手觸摸、留言!”“此處不可抽煙!”“請隨手沖洗廁所。”這是對富人的人的尊重還是鄙視?
我們富了,但不“貴”,我們所做的一些事情恰恰是低俗的土豪所為??纯茨切└蝗说氖謾C號、車牌號、甚至臨時下榻酒店的房間號,都是要多花錢的吉祥號;看看富人的一身行頭,就是個聚寶盆,這些人無論多富也不高貴。沒有“貴”的教養(yǎng)在身的土豪就是把他的財富給了我一半,我也是只感謝他八輩祖宗,但不會尊敬他三分鐘。
什么樣的人才有高貴的靈魂呢?一定是有愛人之心的仁者,是懂得悲憫情懷的智者,是敢于堅持正義的勇者。這樣的人,即便身無分文、手無寸權一樣讓人仰視。比如在獄中度過大半生為爭取種族平等的南非前總統(tǒng)曼德拉,比如一生主張非暴力與殖民者斗爭的英雄甘地,比如住在茅草屋中兩袖清風還憂國憂民的杜甫,比如連習近平主席都要向他夫人致敬的老將軍甘祖昌,這些人能被全世界的人們尊重就不是因為他們有權力、有財富。
如今有錢的人越來也多,可有些人并沒因財富而高貴,反倒給自己戴上一頂頂沒有光彩的帽子,從“萬元戶”到“暴發(fā)戶”;從“土鱉”大款到“土豪”富人,都是貶義的稱號,這不能完全怪人性的邪惡吧。
從整個人類的發(fā)展史中看,高貴都是被人們最看重的價值,被看得比生命還重要,只有我們一度視高貴者最愚蠢。世上最可恨也最可悲的就是一些有錢有勢的精神賤民成了人們崇拜的對象。
所以,當下無論是黨的主流輿論,還是民間的草根聲音都在向人們呼喚:人啊,你要有善良的愛心、豐富的心靈、高貴的靈魂,這樣才是頂天立地的人。
我們雖說不主張“打倒土豪”了,但我絕不羨慕“土豪”。
(選自《2014中國年度雜文》,漓江出版社2015年版)
賞 析
和上一篇文章的作者一樣,本文作者對于富人階層也有獨立的思考,在文中對那些沒有高貴靈魂的富人進行了無情的諷刺。作者將“富” 和“貴”做了辨析,認為高貴是仁、智和勇的結合。一位擁有權力和財富的人,如果不愛人、不悲憫以及不堅持正義,其實就是個暴發(fā)的土豪。作者為了清晰說明什么樣的人靈魂才是高貴的,還以古今中外的王權統(tǒng)治者和國家領導人為例做了對比。相對普通的平凡人而言,這種對比可能會更有震撼力,也更強化了觀點。當然,文章也有些缺點,文中最主要的關于“貴”的概念,在文中是有內涵偏移的,總共涉及權貴、富貴、高貴等不同方面的含義,但在論述時并沒有很好區(qū)分辨析。
幾篇文章,都為富人操碎了心,都在思考如何擁有金貴的財富的同時,也擁有高貴的靈魂。幾位作者都是理性的,沒有一味贊美財富或者打擊土豪,陷入單一的艷羨或者仇恨的情緒中。同時,大家在思考諸如財富與勤奮、財富與權力、財富與仁義等關系的同時,也都列舉了心目中的理想富人,讓這些榜樣的力量感染讀者,也增強說服力。
現實之中,每個人都處在相對的富裕或者相對的貧窮之中,也意味著每個人都是社會關系之中的相對強者或者相對弱者。我自己在一篇探討貧富差異的文章中,曾經這么說過,“給弱者溫暖,給強者欣賞”,在階層固化越來越難改變的當下,也許這種愿望有些天真,卻依然是我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