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慧鋒 王海榮 王迎賓 牛長滿
摘 要:有機栽培模式下,葡萄病蟲害防治是一個難題??偨Y了葡萄常見的病蟲害類型,并根據(jù)有機產(chǎn)品生產(chǎn)、加工、標識與管理體系要求,提出了該栽培模式下常見病蟲害的綜合防治技術。
關鍵詞:巨峰葡萄;病蟲害;綜合防治
文章編號:2096-8108(2021)04-0044-02? 中圖分類號:S663.1? 文獻標識碼:A
Integrated Control Technique of Common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of
‘kyoho Grape under Organic Cultivation Mode in Southern Liaoning Province
HOU Huifeng,WANG Hairong*,WANG Yingbin, NIU Changman
(Liaoning Agricultural Technical College, Yingkou 115009,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organic cultivation mode, the control of grap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s a difficult problem. The common grap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were summarized, an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organic product production, processing,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the integrated control technique of common grap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under the cultivation mode were put forward.
Keywords:kyoho grape;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tegrated control
葡萄果實汁多、味美,非常適合鮮食,同時葡萄營養(yǎng)豐富,有助于人類消化、抗衰老、軟化血管
,同時,也是制作葡萄酒的重要原料,深受各國民眾的喜愛。2017年葡萄產(chǎn)量為7 428萬t,排在香蕉、蘋果之后,為世界第三大水果(FAO數(shù)據(jù))。遼寧省葡萄栽培的時間非常長,栽培面積約為4.76萬hm2,占全部果樹栽培總面積的10.5%;產(chǎn)量為90.25萬t,占全部水果產(chǎn)量的13.1%。葡萄栽培面積最大的品種為“巨峰”,約為其總量的61.1%[1]。在葡萄栽培生產(chǎn)中,農(nóng)民只追求產(chǎn)量,施肥量大,施藥次數(shù)多,導致種植成本增加,果實品質下降,種植效益低,價格一降再降,好多葡萄主產(chǎn)區(qū)果實售賣困難[2],因此改善種植模式,采用有機種植模式,提高果實品質成為一個重要的發(fā)展方向。農(nóng)產(chǎn)品有機種植模式,禁止使用化學合成農(nóng)藥,病蟲害成為制約其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針對此種現(xiàn)象,我們在熊岳葡萄種植區(qū)針對有機栽培模式下病蟲害的防控進行了研究,并制定了遼南地區(qū)有機栽培模式下巨峰葡萄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下面就該技術進行介紹,供同行參考。
1 主要病害
葡萄主要葉部病害包括霜霉病和褐斑病,霜霉病在遼南地區(qū)有春秋兩個發(fā)生高峰期,在低溫高濕的情況下發(fā)生嚴重。春季發(fā)生嚴重會造成葡萄葉片光合作用的功能下降,影響葡萄的營養(yǎng)積累;秋季發(fā)生嚴重會造成葉片早落,影響營養(yǎng)回流,造成葡萄凍害,并影響第2年的產(chǎn)量。葡萄褐斑病在遼南地區(qū)7-9月為發(fā)病高峰,影響葡萄的光合作用。
葡萄果實病害主要包括穗軸褐枯病、黑痘病、酸腐病和白腐病。穗軸褐枯病當花序伸出至開花前后,大約在5月上旬至6月上中旬如遇到低溫多雨時將會迎來發(fā)病高峰,黑痘病主要危害幼果,白腐病和酸腐病主要危害近成熟的果實。
2 主要害蟲
葡萄主要吸汁類害蟲包括綠盲蝽、二點葉蟬和葡萄缺節(jié)癭螨,主要食葉害蟲為葡萄天蛾,主要果實害蟲為白星花金龜。
3 標準
本防治技術所用植物保護產(chǎn)品符合GB/T 19630-2019 有機產(chǎn)品生產(chǎn)、加工、標識與管理體系標準要求[3]。
4 防治方法
4.1 農(nóng)業(yè)防治法
上架前剝除老翹皮,壓低越冬病蟲害數(shù)量;生長季節(jié),加強中耕除草,增施有機肥,有條件的地方盡量采用滴灌系統(tǒng),栽培限根寬度在80~100 cm[4],促使樹體健壯,增強樹體自身抗病能力;保持果園清潔,及時清理病枝、病果,并將其銷毀或深埋。
4.2 物理機械防治
根據(jù)植株生長情況及時抹芽、定枝、摘心、副梢處理、去卷須,保持行間通風透光,增強樹勢。
在果穗整形疏粒后,選擇晴朗的天氣,在上午10時之前,下午陽光不猛烈時進行套袋。目前使用最廣的就是日光果袋,一半紙質、一半透明,套袋前將紙袋放在潮濕處返潮、柔潤,套袋時撐開鼓起紙袋,張開袋底兩端通氣孔,手執(zhí)袋口下2~3 cm處,袋口向上,將果穗套在袋內,穗軸在紙袋口中間,折疊袋口,捆扎絲纏繞穗軸一周,隨即捏緊[5]。
在葡萄2~3葉期至幼果期,懸掛綠色誘集色板,每隔4 m設置1個,色板下沿距離地面1.2 ~ 1.5 m,還可以懸掛綠盲蝽誘捕器,懸掛高度1.5 m,每個誘捕器裝有性誘芯2個,懸掛5個/667 m2[6],用來防治綠盲蝽。
在轉色到成熟期,懸掛糖醋液(白酒:紅糖:米醋:水:敵百蟲=1:3:6:10)瓶,高度為距地面1~1.5 m處,每667 m2掛40~50個,誘集瓶為粉紅、橘黃、橙色,誘滿后將蟲取出集中消滅,再放糖醋液重新誘殺[7]。
4.3 生物防治
利用天敵和生物農(nóng)藥類農(nóng)藥進行防治。綠盲蝽的天敵主要有草蛉、捕食性蜘蛛、小花蝽、擬獵蝽、姬獵蝽等。
在初孵若蟲或幼蟲期,用1%苦皮藤素水乳劑4 000~5 000倍液、80億孢子/ml金龜子綠僵菌可分散油懸浮劑1 000~2 000倍液、400億個孢子/克球孢白僵菌可濕性粉劑1 500~2 500倍液、32 000IU/mg蘇云金桿菌可濕性粉劑400~800倍液、0.5%印楝素500~700倍液、1.5%除蟲菊水乳劑600~1 000倍液噴霧。
在花前和花后,用0.5%幾丁聚糖100~300倍液噴霧,間隔3~5 d連續(xù)施藥2~3次,防治炭疽病、白腐病等。用0.3%苦參堿600~800倍液,可連續(xù)用藥2~3次,每次施藥間隔期7~10 d,全間隔期為10 d,用3億CFU/克哈茨木霉菌200~250倍液、24%井岡霉A 1 000~2 000倍液防治灰霉病。
在2~3葉期至近成熟期,用2%氨基寡糖素600~800倍液、100億芽孢/克枯草芽孢桿菌可濕性粉劑300~600倍液噴霧防治霜霉病。
在發(fā)病初期,用2%嘧啶核苷類抗菌素133~400倍液,每次施藥間隔7~8 d,噴霧防治白粉病,可連續(xù)用藥2次,安全間隔期7 d,每季作物最多使用2次。
4.4 化學防治
利用符合GB/T 19630-2019標準要求的農(nóng)藥進行防治,為降低病蟲害抗藥性的產(chǎn)生,用藥時不要單一使用,要輪換使用。
休眠期至發(fā)芽前,對地面、枝干及架材等處噴3~5波美度石硫合劑,鏟除越冬的病蟲害。在發(fā)生初期用80%礦物油油乳劑150~200倍液噴霧防治葡萄缺節(jié)癭螨。
在2~3葉期至成熟期,用74%波爾多液300~400倍液、36%春雷·喹啉銅750~1 700倍液、86.2%氧化亞銅800~1 200倍液、33.5%喹啉銅750~1 500倍液,隔7~10 d,防治霜霉病等真菌性病害。
參考文獻
[1]郭修武.遼寧葡萄產(chǎn)業(yè)現(xiàn)狀分析[J].新農(nóng)業(yè),2010(5):6-8.
[2]蔣明三,趙海亮,林 靜,等.介紹幾個適宜遼寧栽培的優(yōu)良葡萄品種[J].北方果樹,2020(3):56-57.
[3]GB-T19630-2019,有機產(chǎn)品生產(chǎn)、加工、標識與管理體系要求[S],2019.
[4]史祥賓,劉鳳之,王孝娣,等.限根寬度對巨峰葡萄產(chǎn)量和品質及貯藏營養(yǎng)的影響[J].中國南方果樹,2018,47(3):130-135.
[5]常曉亮.巨峰葡萄套袋技術[J].河北果樹,2018(1):28-29.
[6]周鵬程,孟利峰,李慶亮.果樹綠盲蝽農(nóng)藥減量化綜合防治技術[J].安徽農(nóng)學通報,2020,26(z1):86-87.
[7]權景鋒.白星花金龜子的發(fā)生與防治[J].北方果樹﹐2014(5):49.
收稿日期:2021-03-22
第一作者簡介:侯慧鋒(1977-),男,研究生,講師,主要從事植物保護專業(yè)教學及病蟲害生物防治及資源昆蟲養(yǎng)殖方面的研究。電話:15326231510;E-mail:275533901@qq.com
通訊作者:王海榮(1978-),女,講師,主要從事植物保護教學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