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軍元
古詩詞作為中國傳統(tǒng)的優(yōu)秀文化,在文化教育中占據(jù)重要的地位。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對于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日益受到人們重視,古詩詞的教學也成為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古詩詞的呈現(xiàn)方式較為精練,對于學生的學習要求就相對較為嚴格。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要能夠結合當下的潮流——大眾傳媒,將其作為“橋梁”,幫助學生梳理和理解。本文從教師的角度出發(fā),對以大眾傳媒的使用來促進古詩詞文化教學創(chuàng)新進行闡釋,探討適合的古詩詞教學方式。
古詩詞在語文教學中一直是難度較高的,其原因有三:其一,它的表現(xiàn)形式晦澀難懂,超出學生的可認知范圍;其二,古詩詞的使用脫離學生的生活情境,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其三,學生的學習動機較低,缺乏學習興趣。從這三個問題中可以看出,學生對于古詩詞存在“距離感”,而促進學生學習古詩詞的關鍵就在于要拉近學生和與詩詞之間的距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創(chuàng)設情境,情感帶入
古詩詞是不同時代的文人墨客根據(jù)自己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有感而發(fā)創(chuàng)作出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時代意義,同時,古詩詞的內容也多是詩人情緒的一種抒發(fā)和表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因此,教師進行古詩詞的教學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背誦和默寫,更多的還要讓學生學會欣賞,能夠體會作者所想要表達的意圖,以此來達到熏陶其藝術素養(yǎng)的目的。而要達到這一目的,教師要做的就是盡可能地讓學生對具體詩詞中作者想要抒發(fā)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從而調動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更加投入。大眾傳媒能夠通過語音、視頻、圖像的方式來呈現(xiàn)信息,教師可以利用網(wǎng)絡上豐富的信息來營造當時詩人所處的情境,讓學生產(chǎn)生共鳴,同時再結合具體的詩句進行逐句分析。這樣的方式,能促進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理解,同時又能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實現(xiàn)高效的學習。
例如,在一次公開課上,教師在帶領學生學習《江南》這篇樂府民歌時,為了讓學生感受到江南的氛圍,教師借助大眾傳媒結合其內容制作了相應的課件動畫,運用多媒體放映向學生展示栩栩如生的采蓮圖,以直觀的形象來代入學生的情感:某個夏日,陽光正好,微風不燥,荷花慢慢搖動,魚兒自由自在地在清澈的水中游動,池塘的中心,兩位少年正采著蓮蓬,好一幅悠然的畫面。同時再配上舒緩、溫柔的音樂,教師讓學生在這樣的情境中進行文章的瀏覽,之后再在這樣的音樂背景下進行詩文的朗讀,帶入情感,讓學生進行欣賞。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了,誦讀更為投入了,仿佛置身于一片蓮塘前,眼前呈現(xiàn)出詩文中描述的情境。這樣的方式,實現(xiàn)了知識和情感的雙重發(fā)展,學生不僅學習到了古詩詞的文化,也感知到作者的心境,仿佛實現(xiàn)了和作者的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二、字畫結合,多感官參與
詩情畫意,是古代文人對高雅意境的追求,他們將詩與畫并列在一起,同時也說明二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在今天,教師在進行古詩詞教學時,也能夠進行借鑒,這也是詩詞鑒賞最常用的方式。并且,在教材上有很多彩色絢麗的插圖,這也是詩畫結合的表現(xiàn)。將詩詞和畫面進行結合,不僅能調動學生的感官,而且能延長學生有意注意的時間,讓學生的學習效率更高。同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正確運用大眾傳媒來實現(xiàn)多感官教學,要有所預設,避免出現(xiàn)沒有目的的操作。網(wǎng)絡是一把雙刃劍,這一點在教學中同樣能夠體現(xiàn)。網(wǎng)絡上的信息錯綜復雜,教師選擇好了能夠錦上添花,提高教學質量,但如果選擇不好反而會阻礙教學,給學生造成認知混淆。所以,大眾傳媒的選擇能考驗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和水平。
例如,教師在教學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這一課時,首先通過多媒體播放黃鸝的鳴叫聲,讓學生聆聽,之后教師再帶領學生誦讀一遍,引導學生用語言來描繪自己閱讀之后的體驗。有的學生說:“在讀到前兩句的時候,我的腦海中出現(xiàn)了這樣一幅畫面:晴空萬里,不遠處的矮樹上有兩只毛茸茸的黃鸝,嘰嘰喳喳地叫著,像是在討論什么。這時,遠處有幾只白鷺乘風起飛,它們揮動著翅膀扶搖直上?!蓖ㄟ^這樣語言的描述,教師能夠感受到學生已經(jīng)做到了通過詩詞來描繪其中的內容。最后,教師讓學生進行繪畫,用四幅畫來描述所對應的四句詩,然后隨機抽出一幅讓學生猜測圖畫所對應的那一句詩詞。運用這樣的方式,學生不僅能完全掌握詩句的含義,而且能夠準確地識記整篇文章。在課堂上也能夠活躍氣氛,讓學生的參與度非常高。
三、設置游戲,增強趣味性
教師的教學多是以傳統(tǒng)的灌輸式為主。教師在講臺上講授知識,學生在座位上聆聽并進行理解記憶。這樣的方式能夠在短時間內對全體學生進行系統(tǒng)知識的傳授,但并不能保證學生的聽課效率。隨著素質教育的普及,快樂教育也逐漸成為主流。教育方式在不斷地改進和完善,教師的教學方式越來越多元,課堂上的趣味性也越來越強,學生的學習動機平穩(wěn)上升。因此,趣味教學也應當運用到古詩詞的教學中去。教師應豐富自己的教學形式,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加高漲。教師可以采用游戲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一方面,游戲可以鍛煉學生大腦的靈活性;另一方面,游戲可以增加師生互動,營造一個良性的教學氛圍。
多媒體的出現(xiàn)不僅僅豐富了我們的生活,而且也對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起到了很大程度的促進作用。它在教學中的使用越來越頻繁,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樂趣,也為教師的教學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