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奇
7月的西寧,正是天地山川之美集于一身的季節(jié)。湛藍的天空上白云舒卷,籠罩著蒼翠的遠山,整潔寬敞的街道上到處盛開著一簇簇姹紫嫣紅、燦若云霞般的鮮花,城市綠道上一閃而過的自行車運動者為靜美的高原古城增添了一絲靈動。7月13日——14日,由中共青海省委、青海人民政府、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主辦的以“傳承·奉獻·創(chuàng)新——新時代新征程新?lián)敗睘橹黝}的傳承“兩彈一星”精神中國青年英才論壇隆重開幕。來自全國各地近300名參與“兩彈一星”研制工作的親歷者、中國工程院院士、青年專家學者、在職和往屆援青干部人才(博士服務團)以及高校師生和相關代表參加了此次論壇。
精神是成就偉大事業(yè)的靈魂。青海是精神高地,是“兩彈一星”精神的誕生地,肩負著傳承和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的重大歷史責任。論壇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七一勛章”獲得者吳天一等專家學者圍繞傳承“兩彈一星”精神作了主旨報告。86歲高齡的吳天一院士在作報告時話語鏗鏘有力。他說,“兩彈一星”精神是我們中華兒女永不褪色的精神豐碑,從“兩彈一星”事業(yè),可以看到科技工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深厚情懷。希望這樣的精神激勵我們,熱愛祖國,無私奉獻,勇于攀登科學高峰,照耀我們前進,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路。中國科協(xié)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懷進鵬說,在“兩彈一星”精神的主要發(fā)祥地舉辦青年英才論壇,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凝聚科技英才服務國家發(fā)展的重大舉措。進入新發(fā)展階段,黨中央把科技創(chuàng)新擺到前所未有的戰(zhàn)略高度,實現(xiàn)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強國,為科技工作者傳承“兩彈一星”精神、實現(xiàn)人生理想,提供了無比廣闊、大有作為的奮斗舞臺。一代人才,一代使命,我們要傳承“兩彈一星”的紅色基因,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感黨恩,以史為鑒、開創(chuàng)未來,矢志建設世界科技強國。一代人才,一代事業(yè),要堅定自立自強的創(chuàng)新自信,堅持“四個面向”,瞄準世界科技強國目標,樹立敢為天下先的志向和信心,在科技競爭新賽場上贏得主動、贏得優(yōu)勢、贏得未來。一代人才,一代輝煌,要踐行創(chuàng)新爭先的時代使命,繼承光榮傳統(tǒng),以與時俱進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氣、堅忍不拔的定力,砥礪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當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排頭兵。讓我們共同努力把論壇打造為加強黨性教育的重要品牌,傳承紅色基因的精神高地,以使命感召、精神激勵、榜樣示范,凝聚科技強國力量,吸引海內外英才聚力青海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讓美麗的金銀灘鐫刻下紅色基因的鮮明標識,讓青年英才論壇成為弘揚科學家精神的亮麗名片。
開幕式結束后,與會嘉賓及代表集體驅車前往“兩彈一星”精神發(fā)源地海晏縣,帶著對“兩彈一星”理想信念的追尋和探索,踏著老一輩科學家的足跡,走進青海原子城紀念館。在一件件珍貴的歷史文物前駐足凝視,在一張張生動的照片前仔細探究,大家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老一輩科學家們嘔心瀝血、為之奮斗一生的光輝歲月,與會代表們不停地記錄、交流、思考,不停地追尋初心、探索真理,每一個沉思的身影、交流的場景,都是一份沉甸甸的收獲。
“紅云沖天照九霄,千鈞核力動地搖。”這是兩彈元勛鄧稼先寫的詩,把兩彈工作的豪氣和壯闊成果顯示出來,讓世界真切感受到兩彈元勛為了祖國和民族強大而艱苦奮斗、以身許國的風范,對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崇高品質和家國情懷作出了深刻詮釋,把“兩彈一星”精神彰顯的淋漓盡致。在“兩彈一星”精神的主要發(fā)祥地舉辦青年英才論壇,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凝聚科技英才服務國家發(fā)展的重大舉措。進入新發(fā)展階段,黨中央把科技創(chuàng)新擺到前所未有的戰(zhàn)略高度,實現(xiàn)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強國,為科技工作者傳承“兩彈一星”精神、實現(xiàn)人生理想,提供了無比廣闊、大有作為的奮斗舞臺。創(chuàng)造偉大歷史時間,我們要進行今天的奮斗。青海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建軍在論壇開幕致辭中說,“要傳承偉大的事業(yè)。傳承是最好的感恩,奮斗是最好的傳承。既要緬懷鑄就‘兩彈一星精神的先驅們,更要贊美為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復興不懈奮斗的所有奮斗者。英才因時代而生,為奮斗而名,時代和奮斗是英才的名片,不能辜負了時代,也不能懈怠了奮斗,為時代奮斗的英才最可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際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兩彈一星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它猶如一面歷史的鏡子,告訴我們從哪里來,又像一座明亮的燈塔指引我們到哪里去。參會者紛紛表示,一定要繼承先輩遺志,永葆赤子之心,傳承偉大的事業(yè)、奉獻偉大的祖國、創(chuàng)新偉大的實踐,當好“兩彈一星”精神的傳承者和踐行者,爭做愛國奉獻、砥礪奮斗、自強自信、協(xié)同創(chuàng)新的青年一代。
作為我國核武器發(fā)展的“搖籃”、中國人民自主創(chuàng)新的“源頭”、我國核工業(yè)發(fā)展的“基點”“兩彈一星”精神的重要孕育地,青海擁有極其豐富的紅色資源,用好紅色資源,弘揚偉大精神,成為了青海義不容辭的責任。
進入新時代,青海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傳承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的重要論述,努力打造集研究、傳承和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為主的,立足全省、面向全國、特色鮮明的一流干部黨性教育基地——“兩彈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學院。2019年5月,中央組織部把學院列入?。ú浚┘夵h委(黨組)批準的干部黨性教育基地備案目錄,也是我省唯一被納入備案目錄的學院。
“兩彈一星”理想信念教育學院常務副院長張海旺說,學院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成特色鮮明的一流干部黨性教育基地”目標,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以傳承“兩彈一星”精神、點亮理想信念之光為辦學宗旨和特色,在豐富課程體系、建強師資隊伍、做細服務保障上久久為功,在傳承紅色基團、錘煉黨性修養(yǎng)、磨煉意志品質上久久為功,拿出“繡花”功夫,做足“特色”功課,發(fā)揮好學院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主陣地作用。
紅色基因是共產黨人的精神密碼,也是我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歷史歸依。感悟革命傳統(tǒng)的崇高,激活我們身上的紅色基因,最終要體現(xiàn)到為崇高事業(yè)的不懈奮斗中。
新世紀的今天,青春之歌依然嘹亮。時間無法重啟,人生沒有重播,奮斗者的每一秒都是進行時。讓我們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用奮斗致我們終將值得的青春,用奮斗打磨出美好未來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