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虹
我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孩子有這樣那樣的新奇古怪的想法,他們和你講起話來滔滔不絕,但寫起作文來就無話可說。其實所有小孩都是藝術(shù)家,他們對世界的敏感度遠遠大于我們這些思維固化的大人。他們的世界里,一切都是有趣的,一切都是渾然一體又充滿未知的。
家庭是語言啟蒙的第一站,想要孩子寫好作文,家長不妨這樣做:
寫日記、寫隨筆,不假思索地去寫,讓生活在腦海里的積累源源不斷地流淌出去。這種訓(xùn)練不要求謀篇布局,不強求章法結(jié)構(gòu),只是寫下去,找到寫文章的感覺。記流水賬有記流水賬的好處,圖畫作文有圖畫作文的妙處。家長們要做的第一要緊的事情是保持住孩子們表達的欲望和興趣。只有源源不斷地去寫,才能夠慢慢找到自己擅長的表達方式。
低年級的孩子可以以繪本圖書等為主,中高年級就要多接觸一些純文字的優(yōu)秀作品。讓孩子們在文字編織的世界里徜徉,感受文字的邏輯、序列,感受文字創(chuàng)造出來的豐富體驗。
“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北南壬脑挰F(xiàn)在看來仍然有不朽的魅力。孩子讀一本書,就能和書中人物一起多一種經(jīng)歷。這對于他的成長來說,無疑是非常有幫助的。孩子們通過抽象的文字去了解那些字詞、句子背后的含義,自然也在潛移默化中增進遣詞謀篇的能力。一邊看書,一邊思考,孩子會更加擅長表達。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閱讀還是寫作,要給他們安靜的環(huán)境,盡可能屏蔽某些干擾。
讓孩子和你分享他看過的書,讓他講講讀了什么,覺得哪里有趣,哪里無聊。或者和孩子共讀一本書,然后和孩子一起討論書里的情節(jié)或讀后感悟。
小學(xué)生知識儲備少、閱歷少,但活潑好動精力充沛,富于幻想,樂于干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寫作文時,家長首先要問孩子幾個問題。
這個作文主題可以寫什么?有沒有你覺得特別想和大家分享的點?你打算怎樣寫?
如果孩子沒有頭緒,我們可以通過下面這些辦法來幫助孩子打開思路。
一個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因素法,就是通過給題目添加要素縮小選材范圍。選擇越多,孩子越迷茫,選擇的范圍窄一點,孩子反而比較容易打開思路,比如作文題《我的同桌》。
孩子拿到這個作文題,可寫的內(nèi)容太多了,但這也想寫,那也想寫,最后反而不知怎么寫好了。
如果在這個作文題目中間加上一個因素,比如,將作文題改成《我的學(xué)霸同桌》,那么可選材料的范圍就小多了,文章的主題中心也就更加明確了,我們只要選取能夠表現(xiàn)同桌學(xué)習能力強的事例來寫就好了。
確定好具體的主題以后,我們要引導(dǎo)孩子列出寫作提綱。提綱一般包括:作文題目、中心思想、材料的先后順序、段落層次的內(nèi)容和各部分的詳略等內(nèi)容,形式不一。
孩子在寫作的過程中構(gòu)思不斷深化,很多原來沒有想到的東西會跑出來。提綱只是用來幫助孩子梳理、打開寫作思路的,最后的成文不必拘泥于此。
孩子的字數(shù)達不到要求,原因大都是孩子不能把事情寫具體。那么,我們怎么把作文寫具體呢?首先我們來理解一組反義詞:抽象、具體。
抽象,就是把一個物體的具體表象都抽走,只留下核心要素。比如“窗戶”,抽象的表達就是“房子上用來采光通風的口”,而不管它是木的還是鐵的,黑的還是白的,圓的還是方的。抽象的表達投射到讀者腦海里,只是一個模糊的印象。
具體,就是落實到細節(jié),比如這扇窗戶材質(zhì)、顏色、結(jié)構(gòu)是怎樣的,光照在它的身上有什么樣的氛圍,“我”對著窗子產(chǎn)生了什么樣的情感等。
再比如,我們描寫人物外貌和動作。
“我的媽媽有一頭長發(fā)?!边@句話可以擴句為“我的媽媽有一頭烏黑油亮的長發(fā)”,進一步擴寫為“我的媽媽有一頭烏黑油亮的披肩發(fā),在陽光下閃閃發(fā)亮”。
“我在打籃球。”“我”是在運球還是上籃,是防守還是跑位?“我”的手、腳、神情、心理活動各是怎樣的?
去發(fā)現(xiàn)句子里的空隙,通過擴句的方式,把事物盡量描述具體,這樣不僅能讓表達的信息更加豐富,字數(shù)自然也就不成問題。
寫作,是把自己找出來。我不再是生活的群眾演員,我變成了生活的導(dǎo)演,我的故事的起承轉(zhuǎn)合,全由我自己的筆來掌握。我高興的、難過的心情,我的紙永遠在安靜地傾聽。學(xué)會寫作,我們就多了一個永恒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