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春紅
摘要:如何處理學生的煩惱、憤怒、失望、恐懼等消極情緒,減少來自學生的抗拒,預防學生發(fā)生不當行為,構(gòu)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在無數(shù)次的師生對壘中,筆者發(fā)現(xiàn),焦點解決技術(簡稱SFBC)致力于構(gòu)建一種新的師生互動關系,是有效化解學生對抗行為的方法之一。它能幫助教師從不同角度看待學生,使師生之間的關系從對立轉(zhuǎn)變?yōu)楹献麝P系。針對小學生中常見的三種抗拒現(xiàn)象,即戰(zhàn)、逃、僵,提出了不同的應對方式和溝通技巧,對課堂管理和化解師生沖突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焦點解決技術;師生關系;小學生;對抗行為
中圖分類號:G44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1-2684(2021)20-0065-04
不是每個學生犯了錯都能自覺地知錯就改,在我的班主任生涯中,我遭遇過很多知錯不改的學生,他們會用各種令人頭疼的方式抗拒老師的批評。當我對學生們的抗拒現(xiàn)象進行歸類后,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相當有趣的現(xiàn)象:學生們對于錯誤的認識,基本上會以三種形式表現(xiàn)出來:戰(zhàn),這類學生面對批評往往會反應過度,具體表現(xiàn)為攻擊、易怒、吵鬧、頂嘴等;逃,這類學生多半會以回避、推卸責任、顧左右而言他的表現(xiàn)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抗拒,同時在后續(xù)學習中出現(xiàn)難以專注、脆弱、易疲勞等癥狀;僵,這類學生會選擇用情感隔離的方式自我保護,面對老師的批評,他們會完全封閉自我,拒絕開放,以呆僵、冷漠的姿態(tài)與外界情感隔離,讓你根本沒有辦法找出問題所在。
如何處理學生的煩惱、憤怒、失望、恐懼等消極情緒,減少來自學生的抗拒,預防學生發(fā)生不當行為,構(gòu)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呢?在無數(shù)次的師生對壘中,我發(fā)現(xiàn)焦點解決短期心理咨詢(或稱焦點解決技術,簡稱SFBC)是有效的解決方法之一。SFBC致力于構(gòu)建一種新的師生互動關系,這種關系能幫助教師從不同角度看待學生,當教師逐漸形成新的認知,學生的合作行為也會隨之產(chǎn)生。當學生意識到教師的批評與提醒是真誠的,是為了解決自己身上的問題,師生之間的關系就能從對立轉(zhuǎn)變?yōu)楹献麝P系,從而糾正學生的違規(guī)行為。
一、改變介入方向,終止對抗行為
選擇以“戰(zhàn)”為抗拒方式的學生,往往不懂尊重為何物。他們或許真的不懂如何與老師交流,或許很容易受消極情緒牽制,或許嘗到過對抗帶來的好處——老師會投鼠忌器,不敢輕易批評??傊?,他們習慣了與老師對抗,以此發(fā)泄自己的憤怒或深層次的恐懼,并希望借此逃避應有的懲罰。我曾經(jīng)無數(shù)次被這樣的學生激怒,放任自己的壞脾氣,與學生硬對硬,引發(fā)憤怒共振,帶來更多的對立,讓自己陷入后悔以及更多的焦慮之中。既然對抗無效,那就做一些他們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保持冷靜,或做一些不一樣的行為,使學生打出來的拳頭陷入虛無之中,無從著力。
女生小菲(化名),是全校聞名的“杠精”,天不怕地不怕,跟誰都杠,父母和教過她的老師都甘拜下風,平時都會有意識地避其鋒芒。小菲成績優(yōu)秀,又自視甚高,只要不耽誤學習,大家高度一致地對其保持“睜只眼閉只眼”的態(tài)度。如此一來,進入四年級的小菲越發(fā)肆無忌憚,只要稍不隨她意,她就會發(fā)飆。跟她短兵相接幾次后,我也見識了她的蠻橫無理,盡管她成績優(yōu)秀,但同學們都不喜歡她(誰會喜歡趾高氣揚,動不動欺壓別人的同學),越是被孤立,她的脾氣就越是暴戾,發(fā)作越是頻繁。種種現(xiàn)象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若是再不糾正小菲,不僅不利于班集體良好氛圍的養(yǎng)成,而且對小菲也極為不利。
正當我暗自籌謀時,小菲和前排同學發(fā)生沖突,炸毛了的她趁前排同學不留意,竟然將對方的頭發(fā)剪下了一大截。更過分的是,當我批評她的行為時,她非但不知悔改,張口就跟我杠上了:“所有的老師中,我最討厭的就是你。你去照照鏡子,看看你頭上翹出來的白頭發(fā)。你再罵我,當心老死!”這機關槍掃射一般噴出來的話,真的可以讓我一口老血噴出來當場掛掉。不過這也讓我意識到,繼續(xù)指責只會增加她的反感,姑息縱容又會加重她的跋扈。唯一的辦法就是改變介入方向,用一種新的手段干預此次沖突。
迅速思考后,在所有人震驚的眼神中,我字正腔圓地說道:“你的話讓我很驚訝,老師自己也沒留意這一根根翹出來的白發(fā),你卻注意到了。這讓我感受到一種被關心的溫暖,老師很喜歡這種感覺。不過,老師很想聽聽你更多的建議,我們能談一談嗎?”
后續(xù)的談話中,我就“最討厭的老師”展開話題:“請你說出老師讓你討厭的地方,并提出改進建議:老師怎么做會更好?我會照著你的建議一一改正。因為我不想做一個讓學生討厭的老師?!睂λ岢龅慕ㄗh,比如“看到學生的每個優(yōu)點并予以肯定和表揚,對學生的錯誤要予以包容,盡量多和學生溝通,不要辱罵和諷刺學生,批評學生不要當著全班或是其他同學的面,要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等,我都認真地輸入電腦,張貼在教室的“公告欄”,請小菲以及全班監(jiān)督。
我把《呼嘯山莊》中“希刺克厲夫與哈里頓”的故事講給小菲聽,同時非常真誠地告訴她:“只要你一天是我的學生,我就要對你的成長負責。你討厭我,是因為你不喜歡我咄咄逼人的樣子,可見你的內(nèi)心也希望做一個受人歡迎的人。所以,我會盡我全力幫助你成長為你心目中那個優(yōu)秀的你,當然,用你不討厭的方式!”
改變不可能立竿見影,多數(shù)時候小菲依然言行猖狂,惹是生非,但既然有了這個約定,我每次都會名正言順地介入,絕不聽之任之,方式以傾聽和勸告為主。本著公正公平的原則,小菲漸漸也能接受一些懲罰。改變盡管細微,但確實在慢慢地發(fā)生著。某日,小菲突然交給我一封信:“瞿老師,我收回我說過的話,你不但不討厭,正相反,我現(xiàn)在最喜歡你。我也想做一個不被人討厭的人,我會努力的,請老師督促我!”
當我們面對以“戰(zhàn)”為抗拒方式的學生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和他們建立良好的關系。這種關系不是一味地退讓和遷就,這樣只會讓他們越發(fā)不尊重你,越發(fā)得寸進尺;這種關系應該是基于“規(guī)則”之下的提醒和引導,以一種非指責性的、沒有威脅的姿態(tài)介入,堅定不移地朝向目標前進。當我們贏得了學生的信任,自然也就贏得了他們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