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少紅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人身心健康成為了公共醫(yī)學重點關注的對象[1]。在臨床各種老年性疾病中腦血管疾病尤為典型,且腦出血發(fā)病率最高,往往是由于非外傷性腦實質損傷而造成腦血管破裂,再加上老年人機體素質及免疫力降低,致殘率、致死率居高不下,且以急性腦出血為甚。針對老年急性腦出血疾病采用甘露醇治療有一定效果,但是長期服用會誘發(fā)腎損傷等不良反應。因此,如何控制甘露醇劑量降低對人體的損傷成為了醫(yī)學研究的重點。鑒于此,本研究選取64 例老年急性腦出血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應用不同劑量的甘露醇,驗證出甘露醇最恰當?shù)膽脛┝?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神經外科2019 年2 月~2020 年6 月接診的64 例老年急性腦出血患者,診斷標準:符合《中華內科學》[2]中的急性腦出血診斷標準。納入標準:滿足上述診斷標準;患者年齡65~80 歲,性別、民族不受限;對本次研究知情,自愿參與。排除標準:合并排除心肺肝腎等重要臟器伴有損傷、合并惡性腫瘤、精神障礙、語言障礙的患者;處于妊娠、哺乳等特殊階段或者法律規(guī)定的殘疾患者;依從性較差、存在藥物過敏史及不同意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32 例。對照組中女20 例,男12 例;平均年齡(72.04±3.11)歲。實驗組中女22 例,男10 例;平均年齡(73.21±4.5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積極吸氧及改善腦供血、微循環(huán)、營養(yǎng)腦細胞、預防水腫、擴容等基礎治療。實驗組給予甘露醇注射液(華潤雙鶴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861,規(guī)格:20%×250 ml)125 ml,3 次/d 靜脈滴注。對照組給予甘露醇注射液250 ml,3 次/d 靜脈滴注。兩組患者均治療14 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臨床療效,基于NIHSS[3]評分進行評定,治愈:經過治療,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91%~100%;顯效:經過治療,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46%~90%;有效:經過治療,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18%~45%;無效:經過治療,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降低<18%??傆行?(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②神經功能與生活能力,采用NIHSS、Barthel 指數(shù)[4]對兩組患者神經功能及生活能力恢復情況予以評定。③腦水腫分級,治療前后復查顱腦CT,評定兩組患者腦水腫分級情況,判定標準:A 級:水腫癥狀消失;B 級:水腫附近存在密度較低的陰影;C 級:在B 級基礎上存在腦室受壓的情況;D 級:在C 級基礎上能夠看到中線移位的情況。④不良事件,包括低血容量、滲透壓失衡、腎功能衰竭、血清電解質失衡。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實驗組治愈10例,顯效8例,有效13 例,無效1 例,臨床總有效率為96.88%;對照組治愈8 例,顯效3 例,有效12 例,無效9 例,臨床總有效率為71.88%。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585,P<0.05)。
2.2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與生活能力比較 治療前,兩組NIHSS 評分、Barthel 指數(shù)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NIHSS 評分、Barthel 指數(shù)均優(yōu)于治療前,且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與生活能力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神經功能與生活能力比較(±s,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aP<0.05;與對照組比較,bP<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腦水腫分級比較 治療前,兩組腦水腫分級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腦水腫分級改變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腦水腫分級比較(n)
2.4 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對比 實驗組發(fā)生1 例滲透壓失衡,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3.13%;對照組發(fā)生2 例低血容量、1 例滲透壓失衡、1 例腎功能衰竭、2 例血清電解質失衡,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18.75%。實驗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010,P<0.05)。
隨著老齡社會的到來,社會大眾更加關注老年人健康。相關研究[5]指出,腦血管疾病已經成為了老年人健康的殺手之一,且發(fā)病率、致殘率及死亡率居高不下。其中,急性腦出血發(fā)病突然,病情迅速惡化,死亡率高,即使幸存的患者神經功能存在程度不同的損傷,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相關研究[6]指出,腦組織壓迫,顱內壓升高及腦水腫是神經功能缺損及死亡的誘發(fā)因素,對此,降低顱內壓、改善腦水腫是治療的關鍵。
甘露醇是臨床治療急性腦出血的常見藥物,能夠迅速滲透到腦脊液與血液中,有效緩解透壓差,把腦組織中水分子高效率地運輸?shù)窖貉h(huán)體系中,并控制組織中水分子含量,有效改善顱內壓。甘露醇對降低顱內壓有獨特優(yōu)勢,但是針對其用藥劑量臨床爭議較大,如果不合理控制用藥劑量,則難以達到預期效果,水電解質失衡,嚴重損傷腎功能[7]。因此,在急性腦出血治療中甘露醇的劑量選擇至關重要。本研究中,兩組患者均使用甘露醇進行治療,其中實驗組藥物劑量為125 ml,對照組為250 ml,通過治療后,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NIHSS 評分、Barthel 指數(shù)均優(yōu)于治療前,且實驗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充分證實了125 ml 甘露醇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250 ml,其原因主要是與急性腦出血治療過程中,如果使用大劑量甘露醇則會造成血腫進一步擴大。相關研究[8]指出,大劑量甘露醇會造成腦組織水分突然下降,增加了腦組織與血腫之間的壓力梯度,所以甘露醇使用劑量越大急性期血腫擴大的風險越高,導致病情進一步惡化,預后效果差?;疾『?患者出現(xiàn)肢體運動障礙、語言表達能力障礙、面部肌肉運動障礙等,生活能力不斷喪失,其根本性原因在于患者發(fā)病后顱內神經受到壓迫。靜脈滴注甘露醇后在短時間內血漿滲透壓可迅速提高,藥效可長達5~6 h,血漿可長時間處于高滲透狀態(tài),在恢復過程中神經系統(tǒng)會產生各種痙攣癥狀,造成運動與語言神經始終處于痙攣狀態(tài),進而誘發(fā)各種運動障礙。如果長時間服用大劑量甘露醇使得細胞間隙的藥物劑量越來越大,滲透壓滴度不斷減小,脫水效果不斷弱化,極易誘發(fā)低鈉、低鉀血癥等不良癥狀,而小劑量甘露醇可有效避免不良事件發(fā)生,有效緩解痙攣癥狀,對腎功能的損傷較為輕微,不良事件少。
綜上所述,對于老年急性腦出血患者采用低劑量甘露醇治療,其效果顯著,可有效促使患者早日恢復,強化預后,故值得推廣。但是本次研究隨機方法不明確,未根據(jù)循證醫(yī)學標準開展研究,直接影響了上述結論的準確性。在以后的研究中應根據(jù)循證醫(yī)學標準對低劑量甘露醇治療老年急性腦出血患者的效果進行全面驗證,合理設計,開展大樣本研究;小劑量甘露醇作用機制還需進一步探究,探究重點在于小劑量甘露醇對細胞基因學、分子生物學等影響,爭取找到藥物作用的靶點,從而進一步認識疾病病理,推進提純與研發(fā)藥物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