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問博
文題呈現(xiàn)
真情如干旱時節(jié)的一滴水,雖然只是小小的一滴,卻可以滋潤一棵嫩芽,保持一份鮮活的綠;雖然只是小小的一滴,卻很難尋覓。那份不一樣的真情是灌溉我的雨露,是照耀我的陽光,是我停泊的港灣,是我心靈深處的明燈。它在我記憶中最是寶貴,在我內(nèi)心最柔軟的地方伴我成長。
請以“那份不一樣的真情”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
初作亮相
那份不一樣的真情
真情,流露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①。對我而言,小區(qū)里的那位老園丁,便是生活中最溫暖的真情②。
我上下學時,總會遇到那位勤勤懇懇的園丁,每當看到他佝僂的背影和在他悉心照顧下茁壯成長的植被時③,心中總會涌上一絲敬佩之情④。記得六年級時,我每天早晨踩著月光出門,一下樓就能看見那位老園丁在澆花,老園丁總會笑著對我說:“小姑娘這么早就去上學??!”一天早晨,我依然看到了那個身影,這時,老園丁笑著對我招了招手,示意我過去看。我狐疑地走過去,眼前立馬一亮,曇花開了?!皶一ㄒ滑F(xiàn),過去的便不會再回來?!崩蠄@丁望著那即將枯萎的曇花說,“小姑娘,時間就是這樣,不會因為你而放慢腳步的!看你每天早出晚歸,或許現(xiàn)在并沒有感覺有多大用處,但將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xiàn)在奮斗的自己!”⑤或許那只是簡單地噓寒問暖,但對于那時一直努力卻不見結(jié)果、有了動搖之心的我來說,是莫大的鼓勵⑥。
時間長了,當我與老園丁慢慢熟絡(luò)起來才了解到,他并不是小區(qū)的園?、撸皇窃谶@里買了房。他平常很閑逸⑧,便向小區(qū)物業(yè)申請擺弄擺弄花花草草,也算為小區(qū)做些貢獻。但對他來說,除了擺弄這些,更重要的是陪自己的母親。那日我與媽媽出門散步,又遇到了這位老園丁,他小心翼翼地推著輪椅上年逾古稀的母親,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那天,陽光十分燦爛,老園丁把母親推到陽光下,拿出笛子為母親演奏起來。一曲終了,他的母親像個三歲孩子似的開心地鼓起掌來,表達對那位老園丁的愛。而老園丁也低下頭看向母親,對視之間,真情永存。⑨
真情或許只是一聲問好,或許只是一種回報,可那份真情走過的地方,卻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記……⑩
①語意似乎沒有表達完,應(yīng)該說說真情流露之后給你帶來了哪些影響,你有哪些感觸。
②語意表達不是很準確,縮句后成了“老園丁是真情”,搭配不當,修改時,應(yīng)注意調(diào)整詞序。
③“植被”一詞用的不妥,應(yīng)改成“植株”。
④“敬佩”是一個總起的情感,后面的例子應(yīng)該凸顯小作者對老園丁的敬佩之情。
⑤這句話讓老園丁一下子說出來顯得太突兀了,缺少必要的情節(jié)做鋪墊。
⑥老園丁的溫暖在中心事件上沒有體現(xiàn)出來,和前文的“敬佩”一詞也相差甚遠,應(yīng)更換材料或調(diào)整材料的內(nèi)容。
⑦既然不是真正的園丁,稱他為“老人”可能更合適一些。
⑧“閑逸”一詞用的并不是很準確,定位為喜歡花花草草,喜歡親近自然可能更好些。
⑨細節(jié)描寫很有感染力,可以再擴充一下文字,體現(xiàn)老人對他的母親十分孝順,也可以把老人的兒女加進來,體現(xiàn)祖孫三代的親情。
⑩結(jié)尾最好能和題目相照應(yīng)。
修改建議
作文選材不錯,但因為細節(jié)處理得不太好,使素材遜色不少。文中,小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位老人的形象,通過具體事件,寫出了老人給“我”帶來的溫暖,這種溫暖是一份不一樣的真情。
但作文有些細節(jié)仍需要雕琢:
1.合理選材,才能契合文題。作文題目是“那份不一樣的真情”,而小作者主要為我們刻畫的是一位老人的形象。這位老人是一位智者,是一個孝子,并具體寫出了他點化“我”,讓“我”堅持去奮斗以及他的孝心感動了“我”這兩件事。但這兩個故事不能很好地支撐“不一樣的真情”這一習作中心,而且這是兩種不同的品質(zhì),就不能說是“那份”,而是“那些”了,所以選材上需要調(diào)整。
2.雕琢細節(jié),才能順理成章。作文開篇的抒情、行文中老人和“我”的交談,都需要仔細雕琢,這樣,故事才能更加流暢,人物形象才能更加突出。開篇的抒情需要加入更多的語句,或者開門見山,直接寫老人的形象,不痛不癢的抒情并不能引發(fā)讀者的情感共鳴,倒不如刪去。
3.注意詳略,才能突出中心。兩個事例字數(shù)相當,使作文顯得冗長,不如合理安排好詳略,讓敘述更加緊湊,以便更好地突出作文的主旨?!拔摇睆睦先四抢矬w會到的不一樣的真情,應(yīng)該是他對“我”學業(yè)上的提點。所以建議對第一個事例詳寫,第二個則穿插在人物介紹中。
升格展示
那份不一樣的真情
蘇茜楠
生活點染出的點滴情感,讓人溫暖,讓人感動。最近,我一直被小區(qū)里的一位老人感動著,在他身上,我感受到了一份不一樣的真情。
每天放學,我總能遇見一位侍弄花草的老人。他佝僂著身子,或仔仔細細地翻著地,或認認真真地修剪枝葉,或小心翼翼地給花草澆水……那種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讓我不由得駐足?!盃敔?,您那么認真,什么時候才能把小區(qū)的植物都侍弄完???”“爺爺,您每天這樣,不煩嗎?”“爺爺,這花叫什么名字,真好看!”“爺爺……”面對我“十萬個為什么”似的不停地追問,老人在閑的空當兒,總會微笑地回答我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他的細致耐心,成了我生活中一抹溫暖的微光。
上初中以后,我開始面對一個全新的世界:功課變難,作業(yè)增多,我無暇旁顧。每當和老人見面也不過點點頭,連話都顧不得說就匆匆擦肩而過。
考試成績接二連三地打擊著我,我沮喪地走在放學的路上?;氐叫^(qū),已是月亮高懸,我一眼就看到了那個背影。老人轉(zhuǎn)過身來,笑著對我招了招手,示意我過去看。我狐疑地走了過去,眼前立馬一亮:“呀,是曇花!它終于開了?!崩先送鴷一?,似有所悟地說:“小姑娘,時間就是這樣,不會因為你而放慢腳步。看你每天早出晚歸,或許現(xiàn)在并沒有感覺有多大用處,但未來的你一定會感謝現(xiàn)在奮斗的自己!”或許這只不過是簡單的人生哲學,但對于那時一直努力卻不見結(jié)果、有了動搖之心的我來說卻是莫大的鼓勵。
時間長了,我慢慢與老人熟絡(luò)起來,這才了解到他并不是小區(qū)的園丁,只是來這里照顧年邁的父母。他生性愛花草,平日閑暇時侍弄侍弄花草,也是為小區(qū)做些貢獻。他的眼角眉梢滿滿的都是對花草的喜愛,都是對生活的認真與細致,這種情感深深地感染了我。
那份不一樣的真情,也許是一種摯愛,也許是一種回報,也許是一種關(guān)心,但它走過的地方,會留下永不磨滅的印記……
(陜西西安市鐵一中濱河學校初2022屆S15班)
升格點評
升格后的作文有三大亮點:
1.開頭結(jié)尾凝練深沉。開頭稍做抒情,然后馬上點出主人公;結(jié)尾則體現(xiàn)了老人的品質(zhì)。正是這種品質(zhì),讓“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真情。開頭結(jié)尾渾然一體,使作文更加完整。
2.情節(jié)合理,可讀性強。老人照顧父母的情節(jié)小作者只是略微提及了一下,更多的是這位老人給“我”的一種啟示,這樣寫,作文內(nèi)容更集中,可讀性更強。
3.細節(jié)合理,人物典型。細節(jié)處理得合情合理,人物形象也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