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雪
還記得兒時常常被問,長大后的夢想是什么?那時總會說做個有意義的人,可越長大越平庸,越平庸越焦慮。曾有一段時間,我的狀態(tài)糟透了。事業(yè)不上不下,婚姻馬馬虎虎,特別是突如其來的一場病,讓我焦慮倍增。
我沉浸在不幸里,悲哀地想:人到中年,自己迎來的竟不是心態(tài)平和,而是慌里慌張。
為了打發(fā)時間,我要么抱著手機看文,要么小說雜志不離手,而《婚姻與家庭》里的故事尤其讓我感同身受。不知看了多少篇后,我漸漸地不再負能量爆棚,也終于明白,所有的慌張源于我把自己弄丟了。
在過去幾年里,工作、成家、生子,如世俗所期待,我過上了踏實穩(wěn)定的生活??蛇@種穩(wěn)定只是表象,戴著面具生活,與真實的自我失去連接,我一直被生活推著走。成年人不能哭,只好將壓力內化,而那些藏起來的情緒,大多擠進婚姻的夾縫里,變成惱人的虱子??蛇^多在意外界的聲音,談何關注自我?與其將時間花在口水戰(zhàn)上,何不沉下心做喜歡的事?認清現(xiàn)狀,我開始著手改變。從小到大,我很喜歡看書。《安徒生童話》《傲慢與偏見》《遇見未知的自己》《親密關系》……從童話到小說到心理讀本,我不斷輸入,也越發(fā)想要輸出。
在學了一段時間的新媒體寫作后,我迫不及待地向一直喜歡的《婚姻與家庭》投稿。第一篇沒過,那就再接再厲。第二篇還是沒過,但賈方方編輯告訴我,文章寫得不錯,拒稿是因發(fā)過同一個題材。賈老師的肯定給了我莫大的鼓舞,我緊接著投了第三篇。至今還清晰地記得,當她告訴我過稿時,我有多開心。我開心地向老公炫耀,他接連說了幾個“牛”,對我的崇拜油然而生。
后來,賈老師一直鼓勵我,而我也在不斷挑戰(zhàn)自己。這種挑戰(zhàn)不僅僅是寫作能力的積淀,更是對婚姻、家庭、自我的觀念上的革新。比方說,當我在寫《聽見她說·重塑》這篇文章時,詠梅所飾演的全職太太被出軌后,經(jīng)歷過被撕裂的陣痛,她勇敢重塑自我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我;脫口秀女王思文自爆兒時曾料到自己會離婚,這種“自證預言”式的失敗婚姻讓我引以為戒……還記得老公說:“我發(fā)現(xiàn)你現(xiàn)在不把離婚掛在嘴邊了?!蔽衣牶螅Χ徽Z。女人的底氣不在嘴上,在心里。
當我在公眾號發(fā)了幾篇文章后,賈老師又鼓勵我寫雜志稿。開始時,我不敢。盡管讓文字變成鉛字是我的心愿,可我何德何能,是賈老師的鼓勵和指導讓我有了信心。為此,我全力以赴。當?shù)弥^審時,我忍不住歡呼雀躍。我向老公嘚瑟,他還是接連幾個“?!?。晚上,他后知后覺地問:“《婚姻與家庭》是不是30多年前就有?”“是啊,已經(jīng)創(chuàng)刊36年了?!薄澳阒恢?,爸年輕時就喜歡看,我得告訴爸?!蔽蚁窨炊底右粯涌粗?,他繼續(xù)滔滔不絕,“你說真有那么多人看你寫的文章啊,不過你寫得是挺對的”。我白了他一眼: “壞的婚姻將就過,好的婚姻講究過,要想幸福,你也得一起經(jīng)營?!彼B連點頭:“對對對,誰讓你是專家?!?/p>
沒想到,寫稿讓我重拾了人生的主動權。每次文章發(fā)表后,我都會看讀者留言,看到他們說從文中汲取到能量,我特別開心。能幫助別人,這不就是我曾苦苦追尋的人生意義嗎?
一個人所過的生活皆因自己而來,感謝《婚姻與家庭》給了我救贖、治愈、成長的機會。遇見《婚姻與家庭》,是一次修心之旅,讓我治愈了自己、重拾了人生的意義。遇見《婚姻與家庭》,遇見未知的自己。愿未來,與爾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