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山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舉辦成功,不僅得益于一流的賽事組織和后勤保障,從科技手段到電視轉播再到女子競技項目,都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并對后世奧運產生了深遠影響。
奧運申辦之爭在奧林匹克運動發(fā)展歷史上并不引人注目,但爭奪往往非常激烈,背后有實力雄厚的財團撐腰。
但1984年夏季奧運會的兩座申辦城市洛杉磯和德黑蘭卻完全不是這么回事。洛杉磯曾在1948年、1952年、1956年、1976年和1980年申辦過夏季奧運會,雖屢屢失望而歸,依然樂此不疲,甚至甘愿做“備胎”,等待在東道主意外放棄奧運主辦權時補缺。由于伊朗的德黑蘭因為國內時局動蕩中途退出,洛杉磯不戰(zhàn)而勝。
然而,當時奧林匹克圣火搖曳不定。1972年慕尼黑奧運會因為期間發(fā)生了震驚世界的慕尼黑慘案被人銘記。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虧損近12億美元,舉辦城市整整花了30年,才還清了這筆巨額債務。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更是遭到了65個國家的抵制。有人甚至預言在洛杉磯舉行的第23屆夏季奧運會將是最后一屆奧運會。1984年5月21日,美國《新聞周刊》在封面上竟然大膽提出假設:奧運已死?
但僅3個月后,人們清楚地看到奧運會不僅活了下來,還找到良好的運作模式,將體育和媒體、科技、商業(yè)完美結合,并從中盈利。歷屆奧運會有些是以運動員非凡的表現(xiàn)而被銘記,1984年奧運會則要歸功于賽事的成功運作,形成了體育產業(yè)綜合體的雛形。
首先,1984年奧運會讓人們看到傳媒的未來。運動員和教練入住位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奧運村時,收到了各種禮品袋。猶太商人李維·斯特勞斯無償為所有美國運動員提供了54種不同款式的牛仔褲。運動員們還獲得了電子郵箱,可以與包括運動員、媒體成員和志愿者在內的5萬多名奧運參與者聯(lián)系。但記錄顯示,大多數(shù)人并未真正激活它們,錯失了珍貴的初體驗。
在洛杉磯奧運會之前,科技產品還是個稀罕物。在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上,鐵餅比賽的投擲距離用卷尺測量,拳擊比賽的成績表格要手工填寫,各個賽場傳遞紙質信息還得靠郵差。
洛杉磯奧運會的組織者決心證明科技和體育之間的交互是有必要的,23個奧運賽場覆蓋4000平方公里的范圍,只靠郵差難以滿足需求。
這場科技變革具有更深遠的意義。在距離硅谷以南幾個小時車程的某地,洛杉磯奧運會組委會主席彼得·尤伯羅斯和他的團隊都投入到科技創(chuàng)新和實際應用中。組委會負責技術的副總裁吉姆·格雷由于與《洛杉磯時報》體育專欄作家重名,經常為此大費唇舌,但他自豪地宣布:“我們正在嘗試一些前人從未做過的事情。”據奧運會組織者們保守估計,他們在技術上的投資高達5000萬美元。
奧運會開始前,人們注意到在賽場上鋪展開來的電線、纜繩和各種小型裝置。就像一則新聞所報道的那樣:“個人電腦可以快速通過表格呈現(xiàn)比賽結果,游泳和田徑比賽使用電子計時器,利用質譜儀和氣相色譜儀檢測運動員是否服用違禁藥物,先進的尋呼機可以提醒運動員參加全隊會議和比賽的時間,安保人員攜帶精密無線電通信設備,可以更好地完成本職工作。”
贊助商們的投資幫助建立了很多和科技相關的奧運基礎設施。IBM公司為拳擊場地提供了監(jiān)控器,摩托羅拉尋呼機得到了大范圍的使用。最為重要的是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推廣的國際郵件快遞服務EMS網絡涵蓋了1700臺終端機和7000個傳呼設備,由鋪設長度達480公里的光纜連接。西部電子公司副總裁杰克·斯坎倫表示:“奧運EMS是迄今為止我們所開發(fā)的最大的區(qū)域通信網絡之一?!必悹栯娫拰嶒炇业陌l(fā)言人鮑勃·福特補充說:“這個系統(tǒng)的規(guī)模之大,堪稱奧運級別。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尤其是外國運動員,以前甚至從未見過電腦。”
馬克·休斯卡當時是南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名學生,利用暑假擔任奧運籃球比賽的志愿者。他記得在論壇體育館的媒體坐席上,配備了6臺終端機,卻從未被人用過。
洛杉磯人杰伊·比拉斯在美國廣播公司ABC體育頻道擔任電視節(jié)目制作助理時,剛剛在杜克大學完成大二學業(yè)??紤]到他對媒體抱有濃厚的興趣,而且是?;@球隊的首發(fā)前鋒,非常適合這個職位。然而,比拉斯對高科技一竅不通,上培訓課時,居然大大咧咧地把密碼透露出去。當天晚上,一些女同事發(fā)現(xiàn)了他的很多隱私。
慢慢地,少數(shù)奧運志愿者和媒體工作人員學會使用這種即時的電子通信方式。他們意識到,可以在這里互發(fā)短信、安排約會時間、閑聊,不必擔心記不住別人的電話號碼。
高科技產品帶來的好處遠遠不止這些。隨著奧運會的全面展開,他們隨時預測戰(zhàn)況,發(fā)表評論,開一些尖刻的玩笑,獲得了完全不一樣的體驗。
幾十年來,人們總是把保利·帕維隆體育館和“巨人”聯(lián)系在一起,最著名的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棕熊隊,他們在傳奇教練約翰·伍登的帶領下,12個賽季中贏得了10次全國冠軍。但在1984年8月3日,這里屬于一個16歲天才少女。她身高1米42,腳穿20碼鞋,正如《洛杉磯時報》專欄作家理查德·霍弗所說:“她讓‘小精靈這個詞匯回到我們的視野中?!?/p>
來自西弗吉尼亞州費爾蒙特的雷頓親眼目睹羅馬尼亞選手科馬內奇在1976年奧運會的精彩表現(xiàn),被體操這項運動深深迷住了,甚至睡覺時也會穿著緊身褲。幾年后,她開始接受貝拉·卡羅利的指導,這位來自羅馬尼亞的嚴師曾是科馬內奇的御用金牌教練。8年后,雷頓參加奧運會,有機會與科馬內奇的接班人爭奪金牌。但是在女子體操全能比賽中,她落后于羅馬尼亞選手薩博0.05分。雷頓望著卡羅利,教練直截了當?shù)馗嬖V她:“你必須在跳馬比賽中拿到滿分,才能奪冠?!崩最D點了點頭,深吸一口氣,沖了出去。
在完美落地前,雷頓已經露出了燦爛的微笑。她成為美國第一位獲得奧運會全能金牌的女子體操運動員。這與貫穿奧運會的主題是一致的,從很多方面來看,洛杉磯是一屆為女子競技運動正名的奧運會。
20世紀80年代中期,球迷、媒體和贊助商對女子體育還不怎么感興趣。美國《教育法第九篇修正案》已經頒布了12年,本應為女性創(chuàng)造平等的機會,但大學管理層和體育主管們無視這項聯(lián)邦立法。播放女子體育項目的體育欄目少得可憐。1984年,女運動員參加奧運會的比例達到了一個峰值,但也只有23.1%。
奧運會男女選手的比例為3比1,這怎么可能?其中一個原因是女子奧運項目很少。1960年以前,奧運會女子田徑比賽的長度從來沒有超過200米,但也有例外。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設置了女子800米項目,好幾位選手體力不支癱倒在地。幾十年來,國際奧委會絕大多數(shù)成員都是男性,一直拒絕在奧運會項目設置上為女性增加競爭機會。到了上世紀80年代,田徑場上距離最長的女子項目只有1500米。
一些團體表示抗議,聲稱女性獨有的XX染色體和長跑項目并不沖突。國際業(yè)余田徑聯(lián)合會在這屆奧運會上增加了女子3000米和馬拉松。
女子3000米本來是洛杉磯奧運會受人關注的項目,美國的德克爾和來自南非的新星佐拉·巴德都是耀眼的中長跑明星。德克爾由于在1983年赫爾辛基田徑世錦賽上拿下了1500米和3000米雙料冠軍,被美國《體育畫報》評為年度最佳女運動員。南非由于實施種族隔離政策,一直被排除在奧運會大家庭之外。巴德在拿到英國護照后,才沖破重重障礙,出現(xiàn)在洛杉磯奧運賽場上。
但是,這場世紀大戰(zhàn)很快就變了味道。比賽進行到5分鐘左右時,巴德突然加速,小腿和德克爾的膝蓋相撞,令對手身體失去平衡,跌倒在地,無奈退出比賽。由于有電視轉播,德克爾那一瞬間痛苦、憤怒和不甘的表情凝固在奧運史上。
就這樣,德克爾的奧運夢碎,但巴德也沒能成為冠軍。在德克爾跌倒后,她一度保持領先,但似乎出于內疚,最終只拿到第七。雖然這種行為被認定為無意,但她再也不是從前那個佐拉·巴德了。
1896年的第一屆現(xiàn)代奧運會就有馬拉松比賽,但直到88年后,女子馬拉松才在洛杉磯奧運會上亮相。來自美國緬因州的瓊·班瓦以2小時24分52秒奪冠,比13名男運動員的成績都要好,這也充分證明了女性具備800米以上的長跑能力。她說:“當我跑進體育場,準備沖刺時,就知道一切都不一樣了。”
穆塔瓦基爾獲得女子400米欄金牌,成為首位獲得奧運金牌的摩洛哥選手。杰基·喬伊納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一名籃球明星,在洛杉磯奧運會上參加女子七項全能,最終獲得一枚銀牌。美國女子籃球隊奪金,隊員將主教練帕特·薩米特拋到半空。很多人內心都有一個疑問:如果喬伊納不轉項,這個星球上最具實力的球員還會是隊中頭號明星米勒嗎?
瓊·班瓦的想法是對的,一切真的無法恢復原樣了。奧運會上女運動員的參賽比例逐屆上升,目前已達到50%,女子摔跤、女子拳擊也先后在2004年和2008年加入奧運大家庭。洛杉磯奧運會證明了體育迷和贊助商都愿意在比賽中接納女性。
在洛杉磯奧運會上,中國代表團總共獲得32枚獎牌,其中包括15枚金牌。這次奧運大豐收,極大提振了中國體育的自信。
蘇珊·布勞內爾曾是美國女子七項全能運動員,上世紀80年代在北京研究中國體育人類學。她指出,人種體質上的差異,曾使得少數(shù)中國運動員自信心不足。但在洛杉磯奧運會上取得的成功,讓他們充分認識到自身優(yōu)勢所在,那就是更擅長技巧型項目,比如射擊、乒乓球。李寧獨得自由體操、吊環(huán)、鞍馬三枚體操金牌,若不是在雙杠比賽中出現(xiàn)倒立失誤,他本來還可以在個人全能項目上稱雄。此外,陳偉強在舉重60公斤級比賽中勇奪金牌,說明中國體育有著更大的潛力,生活也充滿了奇跡和希望。
李寧利用1984年奧運會的影響力打造自己的商業(yè)王國。退役后,他創(chuàng)建的李寧公司成為中國最大的運動服裝公司,在全世界的范圍內也屬于頂級。2007年,李寧公司在全球擁有4300家零售店,由他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點燃火炬,再合適不過了。
1984年奧運會不但擴大了比賽項目、運動員和參賽代表團的范圍,也為職業(yè)運動員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1984年以前,奧運會足球比賽只允許業(yè)余運動員參加,以保證四年一屆世界杯的利益。不過,在洛杉磯奧運會上,國際奧委會和國際足聯(lián)允許職業(yè)球員參賽,前提是此前沒有參加過世界杯??紤]到卡爾·劉易斯從贊助商那里拿到大筆金錢,這種讓步已經相當了不起。
奧運足球決賽在玫瑰碗10萬多名觀眾面前舉行,法國隊以2比0擊敗巴西隊奪冠。數(shù)十名國際奧委會官員在現(xiàn)場觀戰(zhàn),看到了放寬職業(yè)限制后,奧運會未來光明的盈利模式。
以任何標準來衡量,洛杉磯奧運會都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共有來自14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近7000名運動員參加比賽,分獲221個項目的688枚獎牌。美國代表團獨攬174枚獎牌,包括83枚金牌,無疑成為最大的贏家。雖然有諸多國家缺席,但人們沒有感覺到競爭的含金量不足,因為選手們的表現(xiàn)非常精彩。一個數(shù)據可以說明這點:在1976年蒙特利爾奧運會上,美國代表團在同樣的競爭背景下,僅獲得94枚獎牌,其中有34枚金牌。
洛杉磯奧運會誕生了很多明星,但他們身上的光環(huán)都無法和一位46歲的男人相提并論。他叫尤伯羅斯,洛杉磯奧組委主席,身穿西裝,腳蹬休閑鞋,吃飯都在路上解決,睡眠更是少得驚人。在奧運會結束前,尤伯羅斯的傳奇故事已經被廣為傳頌。預算少,挑戰(zhàn)多,但他依靠精準的判斷,打造出奧運會盈利模式,把體育、商業(yè)和電視完美地融合,為奧運會的未來夯實了基礎。
洛杉磯奧運會的門票收入創(chuàng)紀錄地達到579.7823萬美元,幾乎是8年前蒙特利爾奧運會320萬元的兩倍。電視收視率更是高得驚人,超過1.8億的美國人觀看了奧運比賽,使洛杉磯奧運會成為電視史上收視率最高的賽事。贊助費用達到大約1.5億美元,美國民眾為承辦奧運賽事而自豪。
在奧運會閉幕式上,洛杉磯體育場內93000名觀眾起立,向尤伯羅斯致敬。在沒有任何政府資助的情況下,尤伯羅斯創(chuàng)造了2.25億美元的盈利,把奧運會變成了人見人愛的搖錢樹。他獲得47.5萬美元的獎金。后來,他把這筆錢捐給了慈善機構。
洛杉磯奧運會盈利大部分通過美國LA84基金會投資于洛杉磯的體育項目和設施。其中一個項目是資助康普頓地區(qū)的業(yè)余橄欖球隊。凱林·摩爾因為父親終身監(jiān)禁,加入到這個項目中,考取德州大學,后來獲得羅德獎學金。在康普頓,LA84基金會還支持了國家青少年網球和學習項目。這個項目由南加州網球協(xié)會運營,旨在向來自低收入社區(qū)的孩子們普及網球運動。就是在這里,威廉姆斯姐妹脫穎而出。她們諸多的重大成就中,也包括奧運金牌,這是最美妙的反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