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于2021年3月1日起實施。該規(guī)則指出,在確有必要的情況下,學校、教師可以在學生存在不服從、擾亂秩序、行為失范、具有危險性、侵犯權(quán)益等情形時實施教育懲戒。
有些人認為,罰不懲,謂之縱惡,就算學校不懲戒,學生到社會上也會受到懲戒。學校“教育懲戒”非常必要,為之叫好。
而另一些人卻發(fā)出了不同的聲音,他們認為,錯誤人皆有之,犯了錯誤的人只要不堅持錯誤,悔悟并設(shè)法改正錯誤,就可以了。學?!敖逃龖徒洹钡膶嵭胁皇呛芡滋?。
對此,你有怎樣的體驗與思考?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
【要求】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 審題指導 ●
這道題考查學生對學?!敖逃龖徒洹钡目捶ê退伎?。材料共三段,首段引出《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并點明學?!敖逃龖徒洹钡膬?nèi)容。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別是兩種對立的觀點:贊同學校實行“教育懲戒”和反對學校實行“教育懲戒”。我們寫作的時候可以選擇這兩種觀點中的一種來寫,也可以選擇自己對于學?!敖逃龖徒洹钡钠渌捶▉韺?。參考立意:①為學?!敖逃龖徒洹钡膶嵤┙泻?②學校“教育懲戒”須謹慎;③懲而有度,戒而有效,才是學校“教育懲戒”應該追求的目的。
特別要注意的是,這里的中心話題是學?!敖逃龖徒洹?,如果僅探討了“懲戒”的必要與否這個問題,就是偏離題意了。
命題: 德清縣高級中學 方香椿
舉懲戒之尺,開育人之花
[文] 德清縣高級中學高一(12)班 黃媛瑗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在一個人所接受的所有教育中,教師所給予的感化和引導,無疑是至關(guān)重要的一環(huán)。正因如此,教育部近日出臺的有關(guān)教育懲戒的規(guī)則,才會引起如此廣泛的討論。
或許有人會認為“教育懲戒”并不可取,會破壞孩子的自尊心,會被權(quán)力濫用。但是在我看來,懲戒是教育過程中的一劑良藥,或許苦口,但是利于病情,宜于學生成長。
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嚴師出高徒”的說法。魯迅先生的啟蒙老師壽鏡吾先生便是一位嚴厲且不茍言笑的老師。魯迅先生曾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這樣描述:“在他的三味書屋里,有戒尺,還有罰跪的規(guī)則?!睂嵭薪逃龖徒?,并不是為了讓學生害怕老師或者拉開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而是為了樹立一種規(guī)矩意識,采取一種懲罰的措施來激勵學生自覺約束自己,自覺遠離違規(guī)的紅線。就像壽鏡吾先生的懲罰措施“都不常用”那樣,教育懲戒的目的并不在“懲”,而是在“戒”。如同所有的處罰規(guī)則一樣,最終人們希望達到的目的從來都不是懲罰他人,而是讓所有人都自覺遵守規(guī)則。
當今世界快速發(fā)展,學生能接觸到的新鮮信息也越來越多,在這些良莠不齊的信息的浸潤下,如果單純靠學生守則或者校紀校規(guī),已經(jīng)不能約束個別學生,那么還有什么可以讓在“對”與“錯”的十字路口徘徊的青少年吹散迷霧、明確方向、敲響警鐘呢?我認為教育懲戒十分必要,“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如果老師手中的一條戒尺可以讓學生在心中快速且清晰地樹立起規(guī)矩意識,相比苦口婆心的勸說,它用更加刻骨銘心的方式加深學生對于“對”與“錯”的理解,將學生拉回正軌,為學生塑造更美好的人格。
就其本質(zhì)而言,教育懲戒并不是將體罰學生的權(quán)力給了老師,而是將警戒學生的權(quán)力給了知識和規(guī)則。懲戒不等同于體罰,而是在必要情況下的不得已為之,如果溫和的感化已經(jīng)可以解決問題,那自然不必動用戒尺,但是如果需要更強有力的手段,那么懲戒無疑是防止學生在錯誤中得寸進尺的最好選擇。
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適當?shù)膽徒洳粌H是老師的權(quán)利,更是老師的義務?!焙螢楹玫慕逃??并不是只有如沐春風般的感化才是好的教育。真正科學的育人之道應當是溫和但又不失尖銳的,只有那樣,學生才不會被糖衣炮彈迷惑雙眼,才不會因錯誤的引導而失去了正確的方向。
“教育懲戒”,勢在必行。每一位教師都應當眼中含情,手中有劍,心中有光。舉懲戒之尺,開育人之花。
點評:該文開篇由教育和教師對人的影響引出“教育懲戒”這個話題,鮮明地亮出觀點:懲戒是一劑良藥,利于學生成長。然后在后文展開論證,以魯迅先生的老師壽鏡吾先生為例,分析教育懲戒的作用。繼而聯(lián)系當今瞬息萬變的時代特點,指出“教育懲戒”的必要性。寫到此處,作者步步深入,論證“教育懲戒”的本質(zhì)不在于“懲”,而在于“戒”,對比分析溫和教育和懲戒教育的不同教育效果。最后引用教育家的觀點,收束全文,重申觀點,并提出希望:“每一位教師都應當眼中含情,手中有劍,心中有光。舉懲戒之尺,開育人之花?!奔群魬藰祟},同時深化了觀點。全文語言干凈利落,嫻熟地運用舉例、對比、引用等多種論證方法,證明自己的觀點。尤其值得贊嘆的地方在于對“教育懲戒”本質(zhì)的看法,使文章走向深刻。
(指導老師:方香椿)
教育懲戒當施之有度
[文] 德清縣高級中學高一(12)班 嚴 予
近日,教育部批準教育懲戒的實施,對此我想說:適當懲戒,施之有度。
適當?shù)膽土P能糾正人的錯誤行為。俗話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睉徒渚褪翘嫔菩泻蛺盒袆澏ń缦蓿瑤椭烁恼e誤,鞏固人心中善的底線,以此來助人成長。而教育懲戒即一種通過懲戒來讓學生悔過、抑制惡行的教育手段。教育懲戒本質(zhì)上是勸學生向善,出發(fā)點是好的,但若是過度,就會貽害無窮。過度的懲戒會危害人的身心健康。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是人都會犯錯,更何況是正處于成長過程中的學生。若是一點點錯誤都會帶來嚴重的懲戒,那么,學生的精神可能會在日復一日的提心吊膽中被消磨殆盡。若是懲戒過度還會消耗人的體力,有可能會給學生的身體帶來不可逆轉(zhuǎn)的傷害。總之,過度的教育懲戒既傷害學生的肉體,又傷害學生的心靈。更何況那些更嚴重的懲罰、侮辱性的懲戒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其他學生,無形中助長了校園欺凌風氣的蔓延,會給學生的心靈蒙上一層也許終其一生也驅(qū)散不了的陰影。
那么,教育懲戒應有個怎樣的度?教育懲戒應追求實際效果,行動要以結(jié)果的成效為目的。對于任何懲戒,學校都不應注重表面形式,而要關(guān)注懲戒真正的教化作用。真正好的、適當?shù)慕逃龖徒鋺獜脑搭^上解決問題。合理的懲戒應該利于學生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正確觀念的形成。無論何時,學校都要牢記教育懲戒的初衷。
教育懲戒要因人而異、因事而異。孔夫子提倡因材施教,教育懲戒也應因人而異。若是本性純良的學生不小心犯錯,學校不應該進行過重懲戒,否則會打壓學生的積極性,甚至催生惡的火苗。但若是學生屢次犯錯,甚至走向惡的邊緣,則需要加大懲戒力度,樹立規(guī)則的威望,讓這些學生敬畏規(guī)則,以免他們成年后危害社會秩序。
國家雖然出臺了文件,規(guī)定了可實施教育懲戒的情況和實施懲戒的手段,但是“教育懲戒”這四字背后畢竟沒有絕對量化的輕重衡量標準,這就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謹慎施行,以百年樹人之心培育學生、愛護學生,依規(guī)懲戒,避免濫用,守住濫用教育懲戒的最后一道防線。
不過教育懲戒依然只是外力,也不應被“寄予厚望”。真正好的教育,還是應留出適當空間,讓學生自我反省,從而達到自我教育的終極目的。
教育懲戒,施之有度。愿我們都可以感受到教育懲戒這一政策的初衷和本意,也能享受到適度的教育懲戒帶來的教育新風貌。
點評:該文表達了當下中學生對教育懲戒實施的一種思辨的、理性的看法:教育懲戒,施之有度。作者用對比論證闡釋了適當懲戒可行而過度懲戒不可取。繼而深入思考在當今教育懲戒實施前提下,怎樣的教育懲戒才是適當?shù)摹⒑侠淼?。作者提出教育懲戒要關(guān)注其教化作用和因人而異、因事而異的特點,將思維推深。最后作者呼吁,希望所有教育工作者能夠秉持一定的法度,使教育懲戒變得真正有效。文章沒有過多的論據(jù),也沒有鋪排的語言,但是思維層層深入,思考的過程中充滿思辨,依然值得肯定。
(指導老師:方香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