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延軍,董艷慧,趙平歌,李侃
(西安工業(yè)大學 建筑工程學院,陜西 西安 710021)
抗生素對人類的生活和生產(chǎn)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抗生素種類多、用處廣、用量大,隨著養(yǎng)殖、生活、醫(yī)療等廢水的排放,大量的抗生素被排放至環(huán)境水體,造成環(huán)境污染[1-4]。因此,抗生素廢水的處理十分重要。
抗生素廢水處理技術及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光降解法、電解法、膜分離法、還原法等[5-7]。在還原法中,納米零價鐵法在抗生素廢水處理中得到了較好的應用[8-9]。本研究利用納米零價鐵改性技術,制備復合型納米零價鐵,處理抗生素(鹽酸四環(huán)素)廢水,以擴大納米零價鐵的應用范圍,實現(xiàn)抗生素廢水處理的新途徑。
硫酸亞鐵、硫酸銅、聚乙二醇、乙醇、硼氫化鉀、鹽酸四環(huán)素均為分析純。
JA2003電子分析天平;TDZ4A-WS臺式離心機;UV-800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
取50 mg的硫酸亞鐵溶于50 mL的乙醇和脫氧去離子水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適量的聚乙二醇作為分散劑,超聲振動5 min。在通氮氣的條件下,邊攪拌邊將配制好的0.05 mol/L的硼氫化鉀溶液緩慢加入到硫酸亞鐵溶液中。然后離心水洗,干燥研磨得到納米鐵固體粉末。配制不同比例的硫酸銅溶液,然后在通氮氣的條件下,邊攪拌邊加入到納米鐵溶液中,制得復合納米鐵催化劑。
首先將0.1 g納米鐵和0.1 g復合納米銅分別加入到體積為100 mL濃度為100 mg/L的抗生素鹽酸四環(huán)素廢水中,每隔10 min取樣,對比兩者對鹽酸四環(huán)素的降解效果。然后取0.1 g負載量為3%,5%,7%,9%的復合催化劑研究復合催化劑成分對降解四環(huán)素的效果的影響。最后取不同的投加量(100,130,160,190,210 mg/L)以及鹽酸四環(huán)素的初始濃度(60,90,120,150,180 mg/L)研究對催化劑對抗生素鹽酸四環(huán)素的降解過程影響。
圖1對比了納米鐵和復合納米鐵對抗生素鹽酸四環(huán)素的降解效果。
圖1 復合催化劑降解抗生素的效果Fig.1 Effect of composite catalysts on antibiotic degradation
由圖1可知,在加入兩種催化劑之后,溶液中的四環(huán)素的濃度都有明顯地下降,隨著時間的延長,濃度進一步降低,大約在40 min之后,溶液中的鹽酸四環(huán)素濃度趨于穩(wěn)定。說明納米鐵系的催化劑對四環(huán)素的降解效果良好。加入復合納米鐵后,溶液中剩余的四環(huán)素濃度要比加入納米鐵的低,去除效率增加,說明復合納米鐵促進了鹽酸四環(huán)素的降解,主要原因是納米鐵中加入銅之后,使得納米鐵更加分散,和溶液中的物質充分接觸,提高了催化效率。
圖2為催化劑的成分對抗生素降解的影響曲線。
由圖2可知,當用銅負載量3%的復合納米鐵對鹽酸四環(huán)素催化反應后,溶液中四環(huán)素的最終剩余濃度為18.9 mg/L,降解率為81.1%。隨著銅在復合納米鐵中含量的增加,經(jīng)復合催化劑進行催化反應后,溶液中最終剩余四環(huán)素濃度下降,催化能力增加。當用銅負載量5%的復合納米鐵對四環(huán)素催化反應后,溶液中四環(huán)素的最終剩余濃度為 15.6 mg/L,降解率為84.4%。當用銅負載量7%的復合納米鐵對四環(huán)素催化反應后,溶液中四環(huán)素的最終剩余濃度為12.4 mg/L,降解率為87.6%。但是用銅負載量9%的復合納米鐵對四環(huán)素催化反應后,復合納米鐵對四環(huán)素的降解效果反而下降,溶液中四環(huán)素的最終剩余濃度為13.9 mg/L,降解率為86.1%。說明銅的成分增加促進了納米鐵的催化效果,但是銅的成分過高,反而影響了催化效果,適量的銅可以促進納米鐵的分散,而過多的銅反而覆蓋了鐵的表面,影響催化效果,銅負載量7%的復合納米鐵對四環(huán)素的降解效果最好。
圖2 催化劑的成分對抗生素降解的影響Fig.2 Effect of catalyst composition on antibiotic degradation
圖3是復合催化劑的投加量對抗生素降解的影響變化。
圖3 復合催化劑的投加量對抗生素降解的影響Fig.3 Effect of dosage of composite catalyst on antibiotic degradation
由圖3可知,當復合納米鐵的投加量分別為100,130,160 mg/L時,溶液中最終剩余的四環(huán)素濃度分別為27.8,18.4,9.4 mg/L,說明復合納米鐵投加量的增加促進了對鹽酸四環(huán)素的降解。但當復合納米鐵的投加量分別為190,210 mg/L時,溶液中最終剩余的四環(huán)素濃度分別為13.1,15.4 mg/L。說明投加量過高,反而降低了復合納米鐵對四環(huán)素的降解。復合納米鐵的投加量為160 mg/L時,對四環(huán)素的降解效果最好。
圖4為抗生素初始濃度對降解效果的影響。
圖4 抗生素初始濃度對降解效果的影響Fig.4 Effect of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antibiotics on degradation effect
由圖4可知,在開始的10 min內(nèi),初始濃度為60,90,120,150,180 mg/L時,各溶液中剩余四環(huán)素的濃度都有明顯下降,分別為5.1,14.1,29.8,52.8,82.0 mg/L。隨著初始濃度的增加,溶液中四環(huán)素下降的速度變緩,最終的剩余濃度分別為1.9,5.8,11.3,21.6,40.3 mg/L,對四環(huán)素的去除率分別為96.8%,93.5%,90.6%,85.6%,77.6%。當初始濃度在120 mg/L以下時,四環(huán)素的去除率都在90%以上,此時降解效果良好。說明初始濃度較高時,會降低復合納米鐵對四環(huán)素的降解效率。
采用液相化學還原法制備了銅負載復合納米鐵催化劑,并對鹽酸四環(huán)素進行了降解實驗研究。降解實驗表明,復合納米鐵對鹽酸四環(huán)素的降解效果良好,銅的成分增加促進了納米鐵的催化效果,但是銅的成分過高,反而降低了催化效果。復合納米鐵的投加量為160 mg/L時,對四環(huán)素的降解效果最好。當初始濃度在120 mg/L以下時,四環(huán)素的去除率都在90%以上,而初始濃度較高時,會降低復合納米鐵對四環(huán)素的降解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