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詩豫
(商丘市中心醫(yī)院 檢驗科,河南 商丘 476000)
支氣管哮喘是呼吸系統(tǒng)常見的慢性炎癥,與氣道高反應(airway hyper reactivity,AHR)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該病以反復出現(xiàn)咳痰氣喘、呼吸困難、胸悶氣短等為主要的癥狀表現(xiàn)。支氣管哮喘患者呼吸道感染發(fā)生率高,包括病毒感染以及細菌感染兩種類型,不同感染類型有不同治療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及早發(fā)現(xiàn)病灶、明確感染類型后實施針對性治療對改善支氣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預后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1-2]。有研究表明,支氣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對血清降鈣素原(PCT)、C反應蛋白(CRP)等炎癥因子敏感性較強[3]。本研究選取70例支氣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PCT、CRP檢測診斷支氣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的價值。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7年1月至2019年7月商丘市中心醫(yī)院接收的70例支氣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其支氣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類型分為A組與B組,各35例。將支氣管哮喘合并呼吸道細菌感染患者納入A組,將支氣管哮喘合并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納入B組。A組男22例,女13例;年齡22~72歲,平均(42.09±5.16)歲;體溫37.50~38.20 ℃,平均(37.79±0.25)℃;體質量65~80 kg,平均(75.00±1.50)kg。B組男21例,女14例;年齡19~70歲,平均(41.95±5.14)歲;體溫37.60~38.30 ℃,平均(37.80±0.20)℃;體質量66~82 kg,平均(76.00±1.55)kg。兩組相關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jīng)商丘市中心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1.2 診斷標準支氣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診斷與《臨床疾病診斷與療效判斷標準》[4]中標準相符,支氣管激發(fā)試驗或者運動激發(fā)試驗陽性。合并呼吸道感染時血常規(guī)檢查病毒性感染白細胞計數(shù)偏低,淋巴細胞比例升高,細菌感染中白細胞與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增加,且出現(xiàn)核左移現(xiàn)象。免疫血清學、組織病理學可作為有效的病原學診斷依據(jù)。
1.3 選取標準(1)納入標準:①符合上述診斷標準;②病例資料完整。(2)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病與器官病變;②合并心血管病癥;③精神及意識狀態(tài)異常;⑤免疫功能異常。
1.4 檢測方法分別于入院后同一天早晨7點,采集患者空腹外周靜脈血5 mL,選用3 200 r·min-1離心速度進行離心處理,離心時間8 min,分離出上清液作為血清標本放置于試管中作為樣本,并送至檢驗科進行檢驗,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檢測兩組血清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用散射濁度儀及免疫放射法檢測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痰標本培養(yǎng)出咽部正常細菌外呈優(yōu)勢菌生長的細菌為痰培養(yǎng)陽性。
1.5 評價指標(1)陽性檢出率比較:比較兩組PCT、CRP的陽性檢出率,其中CRP參考值<10 mg·L-1,PCT 參考值<0.5 mg·L-1,超過為陽性。(2)PCT、CRP水平比較:比較兩組PCT、CRP平均水平。
2.1 陽性檢出率與B組相比,A組PCT、CRP陽性檢出率更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陽性檢出率比較[n(%)]
2.2 PCT、CRP水平與B組相比,A組PCT、CRP水平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PCT、CRP水平比較
支氣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是氣道對外界各種刺激因子呈現(xiàn)出的高度敏感狀態(tài),繼而發(fā)生過強或者過早的收縮反應并且伴隨呼吸道炎癥反應[5-6],以黏膜層炎性細胞過度浸潤,黏液腺與平滑肌增生,基膜變厚,管腔狹窄與可逆性呼氣氣流阻礙為主要表現(xiàn)。病情嚴重的支氣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會引發(fā)器官功能不全和器官衰竭,增加患者猝死、呼吸衰竭、呼吸驟停風險,嚴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
臨床在治療支氣管哮喘合并呼吸道細菌感染患者時,在給予支氣管哮喘對癥治療的基礎上聯(lián)合抗菌藥物治療,如青霉素、紅霉素、螺旋霉素、氧氟沙星等。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療不僅不能達到治療效果,還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抗生素的濫用,甚至產(chǎn)生耐藥性。因此,明確呼吸道感染類型,能夠為治療提供科學的指導依據(jù),利于患者預后。CRP是反映急性感染的重要指標,可反映出機體感染的嚴重程度。并且,年齡、性別、發(fā)熱、紅細胞沉降率以及白細胞水平等因素對CRP所產(chǎn)生的影響較小。在患者出現(xiàn)病毒感染或使用抗炎藥物或者免疫抑制藥物時,CRP的波動幅度也較小[7-8]。CRP作為急性時相反應物,在炎癥反應出現(xiàn)后的6~8 h內CRP水平可明顯升高,在24~48 h內可升高至最高值,在感染被控制或者感染消失后明顯降低,在1周內可回到正常水平,利于臨床醫(yī)生對病程的監(jiān)測。PCT是血清降鈣素的前體蛋白質,是感染常用的檢測指標,其操作簡單快速[9]。正常情況下血清PCT水平較低,半衰期為20~24 h。支氣管哮喘患者在真菌或細菌感染時會出現(xiàn)明顯的炎癥反應,體內的炎癥細胞釋放炎癥遞質和細胞因子,血漿PCT水平急劇上升,早期感染時診斷的特異性與靈敏性較高[10-11]。血漿PCT水平上升是機體對細菌感染表現(xiàn)出的強烈應激反應。患者合并免疫系統(tǒng)疾病、腫瘤等不會對PCT水平造成影響,穩(wěn)定性好[12]。利用PCT進行細菌性感染與非細菌性感染鑒別,準確性較高。本研究中結果顯示,A組PCT、CRP陽性檢出率均大于B組,且A組PCT、CRP水平均高于B組。表明感染類型能通過PCT、CRP水平陽性以及檢出率來鑒別,臨床建議PCT聯(lián)合CRP進行支氣管哮喘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檢測,二者優(yōu)勢互補,診斷價值更高。
綜上所述,PCT、CRP聯(lián)合檢測支氣管哮喘合并呼吸道感染患者,能為診斷提供較為準確且快速的依據(jù),臨床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