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勇
低年級的班主任,是一個復合性角色。當孩子們需要關(guān)心愛護時,班主任應該是一位慈母,給予他們細心的體貼和溫暖;當孩子們有了缺點,班主任又該是一位嚴師,嚴肅地指出他們的不足,并幫助他們改正。因此班主任整天忙忙碌碌、辛辛苦苦,除了對學生的學習負責以外,還要關(guān)心他們的身體、紀律、衛(wèi)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等情況。下面談幾點做法和體會。
一、常規(guī)習慣,常抓不懈
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一節(jié)課、一兩天說說就行的,它必須貫穿在整個管理過程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抓常規(guī):
1.規(guī)范課間操、晨讀、午寫、自習課的紀律,做到及時提醒。
2.嚴抓課堂紀律,提醒學生不做和學習無關(guān)的事情,不說和學習無關(guān)的話,逐步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3.力爭在升旗、早操和學校的各種大型活動中表現(xiàn)出快、靜、齊,腰站得挺、直,要有飽滿的熱情和向上的精神。
總之,常規(guī)教育反復抓,抓反復。如從放學的路隊、上學進入校門要排隊,按規(guī)定的路線走;見到老師要問好,課間嚴禁追逐打鬧;上學不遲到;每周都有值周小組長,幫助、督促學生整理課桌椅,撿垃圾等,教室里始終保持整潔、干凈等,對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利用課前的幾分鐘及時進行教育,不厭其煩地給他們講明道理及危害性,經(jīng)常嘮叨,不要怕重復,使學生逐步做到自覺遵守紀律。
二、細處關(guān)愛,親近學生
愛,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核心,一個班主任要做好本職工作,首先要做到愛學生。一個低年級的班主任要帶好孩子,首先要當個好媽媽,要像他們的媽媽一樣愛他們,要拿出自己的愛心去“哄”“騙”他們。平時要經(jīng)常和孩子們聊聊,幫他們解決一些難題,有時幫孩子旋開擰得太緊的水壺,有時教孩子系鞋帶,幫著孩子改錯。課間,觀察學生活動情況,以保證孩子們的安全,總之,當孩子需要的時候,盡可能地幫助他們,絕不能有厭煩的神色。
三、示范帶頭,直觀引導
大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這樣一段話:“教師個人的范例,對于學生的心靈是任何東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陽光?!卑嘀魅蔚囊谎砸恍?,一舉一動,無形之中會成為全班孩子的榜樣。因此,在班級工作中要時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從我做起,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凡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應自己做到,而且做得更好。要求學生講衛(wèi)生,隨手撿垃圾,自己發(fā)現(xiàn)走廊、教室里的垃圾,就要彎腰隨手撿起來。秋天落葉很多,孩子年齡小,單靠幾個孩子打掃院子,需要很長時間,早晨就和孩子們一起打掃衛(wèi)生,教孩子如何掃地,如何使用掃帚、鏟子,怎樣干得又快又干凈,等等。要求學生上課不遲到,自己就要做到每節(jié)課提前到教室前候課。貴在堅持,班里的衛(wèi)生、紀律等一定會有很大的改變。
四、及時表揚,延遲批評
要及時、準確地表揚學生,因為“好孩子是夸出來的”,尤其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說,這是制勝的法寶。
教過低年級的老師都知道:孩子小,事兒多,一上課就“告狀”。當老師的又不能不公平處理,這樣耽誤的時間太多,針對這一情況,要求學生下課“告狀”,告訴“告狀”的孩子老師待會兒就去找他。這樣,課前的小矛盾、小問題沒有誰會記到一節(jié)課以后,課堂的利用率就提高了。
五、及時溝通,促進發(fā)展
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就是自己的父母,他們的許多言行舉止最初是從模仿父母開始的。因此,作為班主任,應該主動與家長多聯(lián)系、溝通,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共同糾正。學生犯錯了,與家長聯(lián)系,商量解決的辦法,及時地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教育;學生進步了,向家長報喜,與他們共同分享這份成功的喜悅,與家長溝通好了,爭取了家長的支持與配合,就有了后盾,班級工作就比較好做了。
總之,小學低年級的班主任,要帶好一班孩子,教育好一班人,確實不容易。我覺得只要用愛付出,用心呵護,并嚴格地要求和教育他們,掌握好分寸,做到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愛嚴結(jié)合,細致入微,一定會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