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到目前為止,美國特效電影《侏羅紀公園》已經(jīng)拍攝了五部,并且第六部《侏羅紀公園6》即將上映?!顿_紀公園》中的恐龍是影史上第一次由全數(shù)字技術創(chuàng)造出的有血有肉的角色,對后來特效電影的發(fā)展具有重要影響,本文主要探討《侏羅紀公園》中的科技應用。
關鍵詞:CG特效;《侏羅紀公園》;電影;工業(yè)光魔公司;人性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1)08-0-02
0 引言
《侏羅紀公園》這部科幻冒險電影誕生于1993年,是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執(zhí)導的一部數(shù)字特效電影。在工業(yè)光魔公司的特效技術支持下,《侏羅紀公園》可謂是一部優(yōu)秀的3D電影,成為影視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1 電影的內容和科技背景
《侏羅紀公園》主要講述了約翰·哈蒙德博士帶領團隊通過琥珀內吸食過恐龍血液的蚊子提取出恐龍的DNA[1],從而復制出了數(shù)百萬年前生活在地球的遠古生物——恐龍,并且為它們創(chuàng)造出了一個適合它們生存的公園“侏羅紀公園”[2]。可是由于這一做法違背了大自然的規(guī)律,恐龍逐漸不再受人們的控制,眾人不得不坐上飛機撤離侏羅紀公園,而這個島嶼則成了恐龍的天堂[3]。
每一部影片都蘊含著值得人們深思的道理,《侏羅紀公園》也不例外,但撇開影片的意義,首先值得人們研究的就是影片中應用的影視技術[4]。
20世紀90年代,電影產業(yè)進入全數(shù)字時代,最具有代表性的數(shù)字特效電影可以說是人們耳熟能詳?shù)摹缎乔虼髴?zhàn)》。喬治·盧卡斯在指導《星球大戰(zhàn)》時為了創(chuàng)作出各種特效畫面,專門投資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5],也是到目前為止最大的一家電影特效公司——工業(yè)光魔公司(ILM)。雖然電影特效行業(yè)在當時并不被看好,但最終《星球大戰(zhàn)》影片被制作了出來,甚至獲得了4.6億美元的北美票房成績,可以說獲得了巨大的成功[6]。
隨著工業(yè)光魔公司的成立和《星球大戰(zhàn)》的上映,電影界開始高度重視CG特效。工業(yè)光魔公司在制作完成《星球大戰(zhàn)》之后,陸續(xù)創(chuàng)作了無數(shù)個“第一”[7],如,創(chuàng)造出了影史上第一個由電腦構成的特效鏡頭,第一個由電腦生產的主角“T-1000”,等等[8]。
到了20世紀90年代,工業(yè)光魔公司為《侏羅紀公園》制作的CG恐龍,是影史上第一次出現(xiàn)的完全由數(shù)字技術創(chuàng)造的恐龍角色,這些恐龍具有真實的皮膚質感[9],皮膚能夠隨著呼吸和顫動發(fā)生輕微變化,這部《侏羅紀公園》成為影視特效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自此,電影特效行業(yè)進入全數(shù)字時代[10],吸引了無數(shù)人踏入CG特效這一領域,為后來無數(shù)充滿特效的大片的制作打下了基礎[11]。
2 科技的運用和后期發(fā)展
為了達到更逼真的效果,《侏羅紀公園》的劇組還花費大量精力制作了逼真的恐龍機械模型[12],這樣在雨林或者是夜晚,恐龍的出現(xiàn)使場景更加真實。電影中人們看到的巨大的霸王龍也是劇組人員做出來的機械模型。同時為了保證恐龍奔跑動作的流暢性,劇組人員還運用了動作捕捉技術,由演員模擬恐龍,進行動作捕捉,然后用電腦完成恐龍的制作[13]。
其實全球的恐龍題材電影并不少,但只有《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能獨占鰲頭,大部分原因要歸結于電影特效的強大[14]。逼真的恐龍?zhí)匦恰顿_紀公園》系列電影的最大特點,同時,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在影片的氛圍制造上也花費大量心血[15],使得整部電影充滿著緊張和刺激,張弛有度,氣氛渲染得十分到位[16],令觀眾在觀看影片的時候會忍不住屏住呼吸,生怕下一秒恐龍就出現(xiàn)在身后,但又怕錯過了恐龍的出現(xiàn)[17]。
早期恐龍題材電影里的恐龍鏡頭制作并沒有如此先進的特效后期,多數(shù)是先做好模型,然后采用定格動畫的方法拍攝而成[18],《侏羅紀公園》開拍時,斯皮爾伯格也曾采用定格動畫的方法拍攝,但是拍出來的效果并不能讓他滿意,最后選擇了用電腦CG技術制作[19]。在2018年上映的《侏羅紀世界2》中,為了增加氣氛,導演胡安·安東尼奧·巴亞納借助特效在影片中加入了許多驚悚和恐怖元素,讓觀眾在觀看時更加緊張[20]。不知道暴虐迅猛龍打開窗戶進入屋內,它用中指敲擊地板的聲音又會成為多少人的噩夢呢[21]?
如果說《侏羅紀公園》是數(shù)字技術電影的一個里程碑,那么它的后續(xù)《侏羅紀世界》可以說是《侏羅紀公園》視覺藝術成熟的又一表現(xiàn)了[22],雖然有了《星球大戰(zhàn)》這部影片作為前例,但在那個時代,數(shù)字技術還并不十分成熟[23],人們在觀影時很容易看到一些“瑕疵”。而2018年上映的《侏羅紀世界2》雖然說是一部商業(yè)性質的電影,但是這時3D電影制作有了多年的經(jīng)驗積淀,3D特效技術越來越成熟[24],《侏羅紀世界2》這部影片在視覺表現(xiàn)上可以說是毫無瑕疵,充分地展現(xiàn)了導演的想象力,為人們描繪了一個充滿想象力的跨越時間和空間的侏羅紀世界,而劇情上,有了更為大膽的創(chuàng)作,在這一部影片中,恐龍被貪婪的人類帶進了人類的世界[25],原本恐龍是要被拍賣給那些有錢的富人或作為軍事武器的,然而在運輸途中卻發(fā)生了意外,這些恐龍從地下室中被放了出來[26],逃往了充滿著霓虹燈的人類世界,當人類的高科技社會和恐龍的原始社會相互碰觸時,當不同時空的兩代生物相互碰觸時,又會產生怎么樣沖突呢[27],導演在片尾給觀眾留了一個無限想象的幻想空間——翼龍飛向電視塔頂,眼前是無數(shù)的霓虹燈[28]。
3 人性的啟示
人類自認為的“強大”的科技武器在恐龍的原始攻擊下不堪一擊,貪婪的人類制造出可以充當軍事武器的暴虐迅猛龍,想要賺得盆滿缽滿[29],但是最后卻淪為這些遠古生物的“下酒菜”。正如《侏羅紀公園》中描述的一樣,人類認為自己是上帝,妄圖改變大自然的規(guī)律,最后得到的卻是來自大自然的懲罰[30]。在《侏羅紀世界2》中,影片對反派的刻畫更加細膩,人們可以通過鏡頭感受反派的所思所想。影片最后,正義戰(zhàn)勝了邪惡,反派得到了應得的報應[31]。
正如好萊塢一貫的作風,《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也充斥著英雄主義,主人公雖然處在困境中[32],但總能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冷靜迅速地思考,進而化險為夷,并且?guī)椭鸁o助的人們逃離險境,還能在一次又一次地陷入險境時自我反思,變成更加完美的自己[33]。當有人陷入困難時,主人公總能在第一時間站出來,運用自己的智慧拯救無助的人,并且與恐龍進行殊死搏斗。最后主角總是帶著身邊同樣勇敢的人完美地脫離險境,反派總是不會有好下場[34]。
隨著電影制作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在視覺表現(xiàn)上一部比一部取得了更大的進步,將一場場的視覺盛宴展現(xiàn)在人們眼前[35]。在這一過程中,作為全球最大的一家電影特效公司——工業(yè)光魔公司(ILM)功不可沒,20世紀90年代不僅僅是電影特效快速發(fā)展的時代,也是工業(yè)光魔公司快速發(fā)展的時代,有許多特效大片都與工業(yè)光魔公司進行了合作[36]。
隨著電腦技術和動作捕捉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相伴著人們想象力的無限發(fā)揮,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特效電影誕生。就算制作的不是如《侏羅紀公園》系列電影這樣的大場景電影,一般的小場景電影中也越來越頻繁地使用電腦特效,甚至達到了以假亂真的效果[37]。電影特效的使用已經(jīng)變?yōu)榧页1泔垼^眾想看到更為出色和真實的視覺效果,也正是有了這一動力,電影特效仍在不斷進步。當劇情和特效技術相互融合,將會有更多讓人們銘記于心的精彩作品產生[38]。
4 結語
《侏羅紀公園》作為一部科幻題材的影片十分成功,它將遠古時代的生物——恐龍展現(xiàn)在了人們眼前,是一部科技技術和電影藝術完美融合的作品,為許多特效電影的誕生奠定了基礎。而《侏羅紀公園》電影的內容警醒人們,盲目地相信現(xiàn)代科技而蔑視自然是不會有好結果的,要尊重并且愛護大自然。
參考文獻:
[1] 王留.科幻電影敘事手法探析[J].東南傳播,2008(03):78-79.
[2] 劉繼.電影《侏羅紀世界》主題與美學意蘊解讀[J].電影文學,2015(22):130-132.
[3] 鄧超群.電影《侏羅紀世界》3D視覺藝術效果分析研究[J].電影評介,2015(22):104-106.
[4] 謝辛.“侏羅紀”系列電影CGI、Animatronic視效技術與傳一受效果研究[J].現(xiàn)代電影技術,2018(08):4-7,63.
[5] 李博.《侏羅紀公園》鑒賞論文[J].西部皮革,2018(04):148.
[6] 許利軍.科幻電影中的時空觀念[J].電影文學,2007(12):20.
[7] 艷琳.藝術和娛樂完美結合的典范[J].科學大觀園,2013(17):54-55.
[8] 侯琳,夏爽.三維動畫技術在電影特效中的應用[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4):517-520.
[9] 陳晨,祝遵凌.聲景在中國傳統(tǒng)園林景觀中的應用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9(14):91-92,95.
[10] 丁聰,唐睿,祝遵凌.地域文化特色城市街道景觀設計研究——以南京長江路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9(15):92-93.
[11] 宋童恬,葉潔楠.淺析沃爾夫林的形式分析理論[J].美術教育研究,2020(06):46-47.
[12] 胡玥.人工智能背景下藝術學科的發(fā)展[J].美術教育研究,2020(08):51-52.
[13] 陳思妤.簡述風光攝影中的構圖方法[J].藝術科技,2020(13):84-87.
[14] 徐靖雯,湛磊.“畫無定法”VR繪畫研究與設計[J].美術教育研究,2020(14):28-29.
[15] 楊永康,湛磊.淺析地域文化對建盞的影響[J].藝術科技,2020(13):44-47.
[16] 江逸華,劉雪琴.試論短片《Whapped(毀滅)》中的而生態(tài)美學思想[J].藝術科技,2020(15):47-50.
[17] 許瀚藝,蔣暉.中國傳統(tǒng)工匠精神對現(xiàn)代設計的啟發(fā)[J].藝術科技,2020(19):86-89.
[18] 單一雯,王春.公共藝術設計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主題初探[J].藝術科技,2020(20):179-180.
[19] 陶皓淼,耿植榮.淺析文化思想的繁榮對美術作品的影響[J].藝術科技,2020(21):125-126.
[20] 孔露.赤色在中國建筑設計中的應用與發(fā)展[J].藝術科技,2020(21):165-166.
[21] 許寧,管雪松.極簡主義在SPA會所設計中的應用[J].藝術科技,2020,33(23):45-46.
[22] 巨夏楠,朱一.再生材料在公共藝術中的運用[J].藝術科技,2020,33(23):176-177.
[23] 徐希雅.編織語言在環(huán)境營造中的表達及運用[J].藝術科技,2019,32(18):112-113.
[24] 陸卓武.陶瓷材料在公共藝術設計中的應用[J].藝海,2020(11):162-163.
[25] 祝遵凌.設計與自然生態(tài)[J].設計,2018(11):007.
[26] 高若瑤.環(huán)境空間中的陶瓷裝置藝術[J].藝海,2020(12):108-109.
[27] 熊瑤,嚴妍.環(huán)境設計專業(yè)模型類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美術教育研究,2020(12):178-179.
[28] 季嘉琦,田曉冬.當代語境下傳統(tǒng)手工地毯的傳承與發(fā)展研究——以如皋絲毯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20(13):32-33.
[29] 董曦月.新聞類短視頻的社會價值研究[J].藝術科技,2020,33(23):99-100.
[30] 陳子玥,劉力維.淺析地方文化在民宿設計中的體現(xiàn)[J].藝海,2020(11):156-157.
[31] 王正崎.基于宋錦元素的商務產品研究[J].藝術科技,2020,33(24):130-131.
[32] 程雨欣.宮崎駿作品主題傾向解析[J].藝術科技,2020,33(23):87-88.
[33] 高琴.《航拍中國》的“點線面體”敘事結構[J].藝術科技,2020,33(23):91-92.
[34] 武澤明.淺析揚州剪紙的現(xiàn)代設計[J].藝術科技,2020,33(23):9-10.
[35] 王思奇.論《紅樓夢》中十二釵人物形象再設計[J].藝術科技,2020,33(23):137-138.
[36] 韓佳洋.試論中日合作動畫的現(xiàn)狀及問題[J].藝術科技,2020,33(23):89-90.
[37] 陳子瀾.枯山水藝術在當代設計中的應用[J].藝術科技,2020,33(23):47-48.
[38] 李靜怡.新媒體思維下的公益?zhèn)鞑ピO計探索[J].藝術科技,2020,33(23):55-56.
作者簡介:李若馨(2000—),女,江蘇南京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數(shù)字媒體藝術。
指導老師:賈文婷(1989—),女,江蘇南京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數(shù)字媒體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