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玲
在素質教育發(fā)展的新時期,現(xiàn)階段的教育對小學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使學生掌握更多有用的知識,并且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將語文教學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出來,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以往的語文教學觀念已經被逐漸淘汰,語文教師需要高度重視生本教育理念,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重視學生主體,轉變教學方式
簡單地說,生本教育理念比較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要求突出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以往的語文閱讀教學主要是以教師為主,學生被動地學習語文,語文閱讀教學的氛圍嚴肅,教學模式僵硬,教學效果較差。對此,語文教師要多了解學生,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切入點,在教學中融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圍繞學生身邊發(fā)生的事情展開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可以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獲得愉快的語文學習體驗,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整體教學效果。
比如,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鄉(xiāng)下人家》這篇課文,主要是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感受鄉(xiāng)下生活的詩情,激發(fā)學生對鄉(xiāng)下生活的熱愛。在上課開始時,一些學生心不在焉,思緒還停留在大課間。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談話的形式進行課堂導入:同學們,你們想象中的鄉(xiāng)下人家是什么樣子的呢?有誰體驗過鄉(xiāng)下人家的生活呢?在語文教師提出簡單的問題之后,一些學生已經開始小聲交流,還有一些學生已經舉起手來,表示想要回答問題。這種教學模式能夠迅速活躍課堂氛圍,語文教師可以趁熱打鐵,引出接下來的教學內容,使學生通過學習對鄉(xiāng)下生活產生自己的感悟,從而使語文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明確教學中的重點,設計多元化的教育目標
語文作為一門人文性學科,蘊含著豐富、細膩的情感。語文閱讀教學不僅僅是為了使學生掌握課堂中的知識,更要使學生理解課文背后深層次的含義,加強對學生的情感教育。對此,語文教師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的情感引導,使學生在特定的語文學習情境中與作者的思想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提高學生的語文理解能力。這種教育模式能夠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語文知識,快速達到語文教學的情感教育目標。
比如,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盤古開天地》這篇課文,主要是讓學生理解課文中的重點句子,體會盤古偉大的奉獻精神。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觀看與課文相關的視頻,使學生在多重感官的刺激下,感受盤古的偉大之處。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語文教師要使學生學習盤古身上的偉大精神,并且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樂于幫助其他同學,快速達到語文教學的教學目標。
三、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發(fā)揮語文學科育人功能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在短時間內幾乎很難實現(xiàn),是一個長期、持續(xù)的教學過程。語文教師要賦予學生一定的學習權利,使學生在閱讀學習中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小學階段的學生接受新知識的能力較強,具有較強的塑造力。學生在思考的同時,能夠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感受語文課文中作者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通過閱讀教學,能夠使學生受到正確價值觀念的影響,形成正確的做人、做事風格,彰顯語文教學的重要教學價值,從而使語文教學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比如,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篇課文,主要是讓學生理解課文中所要表達的道理,感受周恩來同志的偉大志向。語文教師可以提出問題:為什么少年周恩來會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志向?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能夠看出中華不振呢?通過閱讀,你對少年周恩來有什么樣的印象?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從課文中找到答案。語文教師要通過引導,使學生領悟到少年周恩來身上堅定的信念,并且將這種精神延續(xù)下去,努力學習,報效祖國,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促進學生的身心全面發(fā)展。
結語
綜上所述,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十分重要。對此,語文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立足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將生本教育理念融入閱讀教學中,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素養(yǎng),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為小學生的身心全面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