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寧善
“五?!笔莻鹘y(tǒng)儒家提出的“仁、義、禮、智、信”五個最基本的道德理念。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人們不斷賦予“五?!币孕碌膬?nèi)涵、不過代代相傳的“五?!惫适?,至今閃耀著道德和人文的光輝。今各選一個,以事釋義。
仁:文王仁愛埋枯骨
“仁”,是儒家提出的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理念。孔子言“仁”,以“愛人”為核心。在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長河中,仁的學說對人格完善、心智養(yǎng)成、待人接物、興邦治國等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據(jù)《史記·周本紀》記載,商朝有個叫周的諸侯國,國君就是周文王。一天,他坐車到郊外去,看見一堆枯骨,便叫隨從挖坑掩埋。隨從說不知是誰家人,何必埋他。文王說:“不管是誰家,人死了,都應有個葬身之地?!彪S從就在附近挖了坑,仔仔細細把枯骨埋好。此事很快在各國傳開了。人們議論紛紛,文王對逝者都這么好,對活著的百姓一定會更好。于是各國百姓紛紛投奔周國,周國逐漸強大起來。周文王見商紂王荒淫殘暴,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熱之中,就下定決心推翻商紂王的統(tǒng)治。最終,周文王的兒子武王消滅了商紂王,建立了西周。孔子精通夏商周歷史,根據(jù)歷史和自身經(jīng)歷,創(chuàng)立了仁愛學說,成為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這對當今社會公民道德建設也有重要啟示:愛要由己推人,以人為本,凡事要設身處地多為他人著想,不強加他人不喜歡的事,在平等的基礎上協(xié)調(diào)人際關系和各方利益。
義:弦高舍財退秦師
“義”,就是人的思想、行為符合一定的道德標準。孔子主張社會要崇尚德行,而義是實現(xiàn)德行的途徑之一?!吨杏埂罚骸傲x者,宜也?!薄傲x”即正義的意思。
據(jù)《左傳》《呂氏春秋》記載,弦高為春秋時鄭國商人。公元前627年(鄭穆公元年)春天,弦高正趕著牛群前往河南洛陽做生意,路上忽然從行人口中得知秦軍將偷襲鄭國,不禁心急如焚:趕回去報告已經(jīng)來不及了,一定要設法解救。弦高絞盡腦汁,終于想出一條緩兵之計,一面派人日夜兼程回國告急,一面精心準備假充鄭國使者。弦高冷不防從路旁閃出,攔住秦軍去路,高聲說道:“鄭國使者求見秦國主將?!敝鲗⒚厦饕暫喼辈幌嘈抛约旱亩?,立即下令將來人叫到馬前:“你是何人,何事求見?”來人回答:“敝人弦高。聽說將軍遠道而來,因為時間倉促,國君來不及寫信給您,又恐怕對將軍失禮,特派小臣趕牛來此拜候。先贈貴軍薄禮一份,禮輕情意重,務請笑納?!闭f完奉上禮單,隨后獻上四張熟牛皮、十二頭肥壯的菜牛。秦軍本想攻其不備,如今大軍剛踏上滑國(今河南睢縣西北),鄭國就派使者前來贈禮,不是早有準備了嗎?孟明視立即收禮,并下令退兵。
鄭穆公賞弦高以存國之功,弦高辭而不受,率族徙居。弦高地位卑下,是個普通商人,卻能在國難當頭之際臨危不懼,舍財取義。可謂智勇雙全,因而流傳后世。
禮:武丁選賢做禮君
“禮”,指的是區(qū)分社會等級差別的社會規(guī)范和道德規(guī)范。禮在孔子思想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論語》中多次講到。
據(jù)《史記·殷本紀》記載,武丁是第22代商王。他從小就被父親放到民間生活,與百姓家的孩子打成一片。有個叫傅說的奴隸,吃苦耐勞,聰明好學,比武丁大20多歲,見武丁待人和氣有禮,沒有一點貴族架子,就非常喜歡和武丁交往。所以,在武丁眼里傅說一直是位良師益友。后來,武丁做了商王,潛心鉆研治國良策,深知用人重要,多方物色賢德人才。一天,他忽然想到奴隸傅說,要是重用,大臣們一定不會同意。思慮再三,就以先王托夢之法召見傅說。許多大臣就按武丁所說四處查找,然而冒名頂替者很多,皆遭到武丁訓斥:若再如此,罪加三級!見君王動怒,大臣們只好派出特使到處打聽,幾乎走遍全國各地,終于在傅巖之地找到了正在做苦工的奴隸傅說。傅說跟隨特使來到都城,武丁一見,心花怒放,重申先王薦才。待傅說換上官服,即請進內(nèi)殿,暢敘離別之情。傅說談了很多治國方略,武丁十分欽佩。第二天,武丁召集大臣宣布解除奴隸身份,任命傅說相國之職。然后舉行盛大宴會為傅說慶祝。此后,傅說殫精竭慮為國操勞,僅僅三年時間,就使商朝國富民強,盜賊絕跡。武丁任人唯賢,不以尊卑論英雄,一代君王禮賢下士,受到孔子、孟子的高度贊賞。
從古到今,我國就是禮儀之邦?,F(xiàn)代社會,禮是規(guī)范人際關系、區(qū)分社會等級差別的準則和制度;禮是一種行為約束,是衡量一個人修養(yǎng)好壞的標準之一,如尊敬師長、孝敬父母、夫妻相敬如賓等;禮還能幫助一個人樹立良好的社交形象,提高道德素質(zhì),如尊重上級領導,同事、朋友以禮相交等。
智:晏子使楚巧解圍
“智”,有兩種含義:一是明白、了解;二是對事物辨析、判斷的一種能力,其核心是思維能力。孔子認為智者能通世間萬物和人倫之理,凡事秉理而行,故“知(智)者不惑”。
據(jù)《晏子春秋》記載,晏嬰為春秋時齊國大夫,別稱晏子。一次,齊王派晏子去楚國辦事。楚王安排酒宴招待晏子,想乘機捉弄,侮辱齊國。正當他們開懷暢飲時,兩個武士押著一個囚犯,從堂下走過來,楚王問他是哪里人?犯了什么罪?武士說他是齊國人,犯了盜竊罪。楚王幸災樂禍地問晏子:“齊國人怎么這樣沒出息?干這種事情?”大臣們聽了哈哈大笑。晏子仍然泰然自若喝著酒,等他們笑夠了才說:“我不知大王是否聽說過這樣一件事?”楚王忙問什么事?晏子說:“淮南的橘樹結(jié)出的是又大又甜的柑橘,而淮北的橘樹結(jié)出的是又小又苦的枳?;幢比艘詾橐欢ㄊ腔茨系拈僮訕浜?,就千辛萬苦到淮南買了橘子樹,又小心翼翼栽上,悉心培育,可到了秋天……”楚王忙問:“怎么樣?”晏子反過來故意問:“結(jié)出來的仍然是又小又苦的枳,這是為什么?”楚王和大臣們莫名其妙。晏子說:“水土不同??!”楚王自言自語:“水土不同?”“對,水土不同!”晏子提高聲音說,“同樣的道理,齊國的百姓,住在齊國,安分守己、安居樂業(yè),可到了楚國就做了盜賊,這一定是楚國的水土滋養(yǎng)了盜賊?!背趼犃思泵ο蜿套淤r禮:“對不起,我本想羞辱您,沒想到自取其辱,我真不該和您這樣聰明的人斗智?!贝撕?,楚王再也不敢輕視齊國,更敬畏晏子。所以,智一直是儒家崇尚的一種能力品質(zhì)和思想境界。
當今社會,要獲得和提升各種能力,即明智、增智,必須轉(zhuǎn)變觀念、與時俱進、加強學習、明辨是非,同時進行社會實踐,終會成為一名智者。
信:貧富不移百里奚
“信”,指的是講究信用、信守諾言、承擔義務的道德規(guī)范??鬃影选靶拧弊鳛椤叭省钡闹匾憩F(xiàn)之一。孟子認為:自身確實具有善德,可稱為“信”。
據(jù)《東周列國志》和《樂府詩集》記載,百里奚本是虞國人,家里很窮,但他很有才學,因為擔心妻兒無依無靠,下不了離家外出的決心。妻子杜氏鼓勵他外出謀事,并殺了家里僅有的一只老母雞為他送行,燉雞的柴不夠,她就把家里的門閂劈了當柴火,讓百里奚飽餐一頓。上路時,杜氏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拉著丈夫的衣襟:“你在外面富貴了,可不要忘了我呀!”說完泣不成聲。百里奚握著妻子的手說:“無論如何富貴,我決不生二心!”百里奚在外多年,足遍四方,后在楚國給人家放牛。秦穆公知道他很有才華,便以抓逃奴為名,用五張羊皮贖回百里奚。從此,他為秦穆公出謀劃策,深得信任,更被封為上卿、左庶長。這時的百里奚已經(jīng)70歲,仍是獨身。杜氏因為生活無著,帶兒逃荒,輾轉(zhuǎn)流離,最后也流落到秦國,靠給人洗衣謀生。百里奚當了相國,名字很快傳遍了大街小巷。杜氏拿不準是不是自己的丈夫,就自愿到相府做洗衣工。一天,百里奚設宴,賓客滿座,歡聲笑語,樂工奏樂,曲聲悅耳,場面宏大壯觀。杜氏終于看清了百里奚就是自己的丈夫。只是,一別將近40年,容顏已改,氣派迥異,此刻相見似在夢里。杜氏真想沖上前去,但還是收住了腳步。當時百里奚正在與客人應酬,忽然聽到堂下傳來一個女人的歌聲:“百里奚,五羊皮,憶當年,別離時,燒著門閂燉母雞。憶昔日,你離家時我哭泣,看今時,你坐高堂我洗衣。富貴不二心,永遠不忘記,當年別家語,如今可還是……”聽到這歌聲,百里溪立即撂下客人跌跌撞撞往堂下跑去,沖到堂下定睛一看,唱歌的正是自己的妻子。杜氏看著他,哭著說:“可是富貴不相忘,可是富貴不二心?”百里奚看著妻子:“說不忘就不忘,說不二心就不二心!這些年,我只是不知你在哪里!”百里奚在政治上輔佐秦穆公建立霸業(yè)被載入史冊,在生活上,百里奚對妻子言而有信、富貴不相忘的故事也被世代流傳。所以,“信”一直是儒家著重提倡的道德規(guī)范之一。
當今社會,誠信是立身、立業(yè)、立國之本?!懊駸o信不立。”就是說明治國者必須取信于民,才能受到人民擁護,得到人民支持。
上述五個故事所體現(xiàn)的“五?!崩砟钍且粋€整體:“仁”的前提是愛自己,愛自己才能愛別人;“義”是對他人愛的體現(xiàn);“禮”是愛人的規(guī)范;“智”是愛人的方法和能力;“信”是前面“四常”能夠得到貫徹實行的先決條件?!拔宄!笨梢哉f是我國乃至全人類的文化財富和精神財富,無論是今天還是將來,永將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