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21年5月24日11時15分,尼泊爾當?shù)貢r間9時,失明25年的中國盲人攀登者張洪從珠穆朗瑪峰南坡成功登頂,成為亞洲第一位、世界第三位登頂珠峰的盲人攀登者。
8000多米的挑戰(zhàn)
實現(xiàn)奇跡的最后100米,張洪回憶,幾乎是被夏爾巴向?qū)娮印斑B哄帶騙”完成的。“那一段全是極其危險的巖石,旁邊可能就是懸崖?!痹趶娮拥闹笓]下,張洪反復用腳去試探,在巖石縫里艱難挪動著步子,有的地方只能放下半個腳面,4個多小時后,張洪身心疲倦,突然感受到向?qū)У膿肀В詾橄驅(qū)б怖哿?,卻聽對方大喊:“你!登頂了!這里是峰頂!”
“8000多米的雪山上沒有氧氣,就像把魚從水里撈出來,是很可怕的事?!睆娮酉蛴浾咄嘎?,登山隊在5月23日晚7點開始沖頂,沿途常伴有大風,5月24日清晨天蒙蒙亮,眾人到達希拉里臺階,距頂峰只有100多米,但在更換氧氣時,強子發(fā)現(xiàn),當天的大風加上降雪,使得氧氣調(diào)節(jié)閥凍住和氧氣接口無法緊密結(jié)合導致漏氣,包括備份氧氣罐也出現(xiàn)了相同情況,考慮到張洪的行進速度,為保萬無一失,“我們決定下撤3個人,把氧氣留給張洪?!?/p>
早習慣為珠峰“時刻準備”
兒時,父親和叔叔的出行安全常常由張洪負責,那時,家庭遺傳的青光眼剝奪了長輩的光明,視力正常的張洪就用竹竿牽著他們走在崎嶇的田埂上。長大后,18歲的張洪揣著父親給的幾百元錢,獨自去城市闖蕩。21歲時,當他遇到夏瓊準備開始新生活后,青光眼發(fā)病,張洪雙眼致盲。失明后,張洪數(shù)次想自殺,但最終在妻子夏瓊的幫助下走出陰霾,這個新組建的家庭最終在拉薩找到落腳之處。
業(yè)余登山活動在這時進入張洪生活,珠峰也成了他藏在內(nèi)心深處的夢想。在2019年和強子搭檔登頂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之前,他已經(jīng)在其他登山者的幫助下成功登頂6010米的洛堆峰、7050米的卓木拉日康。
張洪早習慣為珠峰“時刻準備”,每天跳繩、跑步之外,他還堅持負重30公斤爬12層樓10遍,不僅增加肌肉的重量與力量,還極大地改善心肺功能,以便更好應(yīng)對高寒、高海拔的惡劣環(huán)境。但強子清楚,張洪缺乏對不同地形、地貌的概念,他之前的攀登經(jīng)歷很難應(yīng)對一座全新山峰帶來的挑戰(zhàn),尤其是珠峰。因此,出發(fā)前,少不了有針對性的登山課程和體能訓練,包括穿戴調(diào)試裝備、上升、下降、轉(zhuǎn)換、跳躍、不同地形的通過、攀巖、攀冰、通過障礙、過梯子、高山病預(yù)防、自我保護等。
第一次通過昆布冰川到1號營地,團隊用了15個小時,而第二次比第一次節(jié)省了3個小時。雪山上,嗅覺的作用并不突出,張洪幾乎所有的判斷都來自聽覺?!跋?qū)г谇懊妫也戎麄兊哪_印走,可以節(jié)省體能。”
“我們并非弱勢群體”
“足夠自律,不抽煙、不喝酒、愛運動,”強子印象里的張洪,從行動上“完全看不出他有視力障礙”。
強子為減少和冰壁接觸撞傷,給張洪準備了摩托車專用護膝;徒步至4900米的羅波切,形態(tài)各異的雪山環(huán)繞,強子不時用手抓住張洪的登山杖指向某個方向,向他耐心講解各個雪山的形態(tài);在大本營,一根專門為張洪打造的繩子也串聯(lián)起餐廳、他的帳篷和獨立衛(wèi)生間;還有一個專門搭設(shè)的4號營地,提供物資保障??蓮娮影l(fā)現(xiàn),張洪依然焦慮,天氣預(yù)報、同行消息,能被他聽到的信息不少都能觸發(fā)他的焦慮,而自己也捕捉到張洪焦慮背后的真正原因?!皩埡槎?,他信息搜集有限,自然就缺乏安全感。”
“可能因為長時間看不見,潛意識里總覺得我應(yīng)該得到什么樣的關(guān)注,所以沒有考慮對方的立場?!睆埡樘寡宰约旱慕箲]原因。
“現(xiàn)在登上了珠峰,就想讓中國的殘疾人感到鼓舞,我們很多還是被照顧的對象,能走出來、立在社會中的是極少數(shù),很多時候,我們是自己把障礙擴大、能力縮小了,其實,我們并非弱勢群體。”張洪說。
(摘自《中國青年報》6.8 梁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