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鳳 薛能
【關鍵詞】人性化護理;無痛人工流產術;負面情緒
近年來,人們的婚育意識不斷增強,性觀念不斷改變,這使得非意愿妊娠具有逐年增長的發(fā)生率。無痛人工流產術簡稱無痛人流術,因其具有操作簡單、用時短、流產率高、無痛的優(yōu)點而成為終止妊娠的首選方式[1]。但大多患者長因擔心手術安全性、預后效果等而伴有各種負面情緒,不利于手術的順利進行,因此在手術期間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尤為重要。本研究探討人性化護理在門診無痛人工流產術中的應用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婦產科門診收治的90例無痛人工流產術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超聲檢查確診為宮內妊娠,自愿選擇手術終止妊娠,且排除生殖道炎癥、麻醉及手術禁忌癥、精神認知障礙、手術耐受性差及臨床資料不全者。患者年齡19-35歲,平均(27.63±2.54)歲,停經時間40-58d,平均(47.41±2.68)d;孕次1-4次,平均(2.31±0.55)次,未婚23例,已婚67例。分組的方法選擇隨機數(shù)字表法,各45例,兩組患者在一般臨床資料方面可比(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接受常規(guī)護理,包括環(huán)境護理、常規(guī)宣教、術后向患者講解注意事項等。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開展人性化護理,具體為:(1)術前護理:患者就診時熱情接待,將無痛人流相關的知識和手術安全性對患者進行耐性講解,充分尊重患者隱私,以患者的心理問題為基礎,對患者進行有效的情緒疏導,使患者能夠正確面對手術,并給予患者心理暗示,對患者講解成功案例,提高患者進行手術的信心,并將其配合對加以提高。(2)術中護理:術中盡可能減少身體暴露,采用感染性語言引導患者放松身心,通過肢體語言、眼神等鼓勵患者積極面對手術,術中嚴密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3)術后護理:在手術結束、患者清醒后,要在第一時間將患者的手術情況進行告知,幫助患者整理衣物,耐心聽取患者的訴求,主動與患者聊天,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其負面情緒。指導患者術后注意休息,加強保暖,注意個人衛(wèi)生,1 個月內禁止盆浴及性生活,保持營養(yǎng)均衡,定時復診。
1.3 觀察指標
采用焦慮評分量表(SAS)、抑郁評分量表(SDS)評價兩組干預前后負面情緒改善情況,SAS在50分以上即表示伴有焦慮癥狀,SDS在53分以上即表示伴有抑郁癥狀,評分越低表示負面情緒越輕微[2]。采用護理滿意度測評量表從滿意、基本滿意及不滿意方面評價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總滿意度= 滿意+ 一般滿意。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以P <0.05時為數(shù)據(jù)之間存在顯著性的差異。
2 結果
2.1 負面情緒改善情況
預前兩組的負面情緒評分經比較,數(shù)據(jù)之間不存在較為顯著的差異(P>0.05),干預后,以對照組為參照,研究組的負面情緒評分明顯更低(P<0.05),見表1.
2.2 護理滿意度
將對照組作為參照,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更高(P<0.05),見表2。
3 討論
無痛人流術是臨床上較為有效的終止妊娠手段,但作為一種侵入性操作常會給機體造成明顯的生理及心理應激反應,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近年來隨著現(xiàn)代醫(yī)學模式的轉變,人性化護理是一種“以人為本”的護理模式,以患者的需求為導向,從患者需求角度出發(fā),充分尊重患者的隱私及人格尊嚴,最大限度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適度,使患者能夠以較好的心態(tài)對待疾病,并促進其病情的康復[3]。本研究結果表明,干預前兩組的負面情緒評分經比較,數(shù)據(jù)之間不存在較為顯著的差異(P>0.05),干預后,以對照組為參照,研究組的負面情緒評分明顯更低(P<0.05);將對照組作為參照,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更高(P<0.05)。
綜上所述,人性化護理可將患者的負面情緒加以消除,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提高,在門診無痛人工流產術護理中的臨床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