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族與中國淵源頗深。家庭熏陶讓我從小就對中國充滿好奇。正是因為對中國文學的喜愛,我上大學時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漢語專業(yè),研究中國古代小說。
至今我已訪問中國約200次。1977年,29歲的我第一次有機會訪問中國。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和中國社會的生機與活力,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過去幾十年,中國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一個又一個五年規(guī)劃的制定和實施過程,體現(xiàn)了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和人民意愿的統(tǒng)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生動實踐。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科學地制定每一個階段的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目標,并團結億萬人民一起奮斗——這書寫了世界現(xiàn)代化進程的亮麗一頁。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共產黨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首位。從出生僅30多個小時的嬰兒到100多歲的老人,包括外國留學生在內的來華外國人士,每一個生命都得到尊重和護佑;一大批中國共產黨黨員冒著可能被病毒感染甚至犧牲生命的危險,夜以繼日奮戰(zhàn)在抗疫第一線……這些正是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為民理念的最好詮釋,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追求的集中體現(xiàn)。
中國共產黨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終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fā)展作為自己的職責。共建“一帶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是廣大發(fā)展中國家促進發(fā)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支持和積極參與。
今后,我將更加努力地向日本社會講述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的故事。我希望日本各界能夠客觀、準確了解中國,多與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開展交流合作,積極借鑒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經(jīng)驗、中國人民奮斗的經(jīng)驗,共同努力促進亞洲和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摘自《人民日報》6.7 三潴正道(日)/文 作者為日本麗澤大學名譽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