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明生
◆摘? 要:隨著現代教學理論的發(fā)展和進步,信息技術在學校教育體制下得到了多樣的拓展應用,使課堂教學有了多樣的創(chuàng)新方式和渠道。微課教學即短視頻在課堂教育中的應用,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微視頻的特點,學科內容特點,學生的學習特點等對微課視頻進行奇妙設計,促進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拓展,使課堂教育有更多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可能。本文將對小學數學中的微課設計與應用進行分析和討論,希望能夠給相關教學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提供參考和幫助。
◆關鍵詞:小學數學;微課教學;設計分析;應用討論
小學生對知識學習缺乏理性思考能力,興趣在學生學習中發(fā)揮著主導性作用。小學數學課程和現實生活有著深刻聯(lián)系,教師在教學中需要融合現實生活對學生的思維模式和學習能力進行多方面開導,促使學生對數學課程形成科學認識。微課在具體應用中呈現出多樣特點,在實際應用中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教師需要對微課的實際應用價值進行充分分析在,再進行有效的課程設計和應用。
1微課教學模式的特點以及設計原則
1.1微課提升了知識傳輸密度。在課堂教學知識講解中,在核心觀點提出前,教師需要進行課堂氣氛引導和教學鋪墊,以使課堂教學質量得到保證。但在整堂課程中學生的注意力可能無法保持高度集中,進而對關鍵知識無法做到有效理解,反而降低了課程教學的效果。對此微課視頻的短小特點,能夠直接對重要知識進行闡述,減少了其它額環(huán)節(jié),提升了知識傳輸的密度,使學生的高效學習更容易實現。
1.2微課具有廣泛傳播的可能性。微課內容在硬件制作上應該在文件大小上進行有效限制,并保證教學資源能夠在移動設備上進行有效共享和傳播,促使學生能夠更高效地對微課資源加以利用。此外教師需要保持積極分享和傳播的態(tài)度,將教學資源更“無私”地分享給學生,要求學生在對微課內容作出有效的反饋和回應等,使微課在課堂教學中得到切實有效傳播。
1.3微課能夠對復雜知識進行有效總結,降低了知識傳播的難度。在數學知識教學上,對教師而言復雜知識的講解勞心勞力,學生卻不一定能夠有效接收教師的觀點,導致教師失去了教學耐心,學生則在學習中相對焦慮和緊張。對此微課教學視頻具有多言形式,教師可以通過制作卡通動畫、錄制教學視頻、錄屏演示等方式對數學知識進行多元闡述,顯著降低復雜知識的教學難度。同時微課視頻具有可重復利用的特點,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同時給學生的反復知識思考提供了新的可能,課堂上不能理解的內容,在課后學習中學生依然可以做到充分的思考和探究。對此教師需要重視對微課視頻的有效開發(fā),從根源上降低師生彼此的負擔,促使徐課堂教學質量得到更大程度地改觀。
1.4微課視頻的設計原則。從提上三點中可以看出,微課教學需要教師保持寓教于樂的教學心態(tài),利用微課視頻壓縮課堂其余時間,將更多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自主對問題進行分析和討論,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素養(yǎng)得到培養(yǎng)。此外教師要保持較高的信息素養(yǎng),注意對多樣微課資料的整理和整合,確保微課視頻的廣泛推廣性。最后教師要有機地整合傳統(tǒng)教和微課教學,充分展示出微課教學的優(yōu)勢,使學生逐步掌握學習的科學方法。
2小學數學教學中促進微課視頻有效應用的教學策略
2.1利用微課引導學生進行預習學習。在知識教學中,預習學習對學生的能力發(fā)展有著重要價值和意義。預習學習意味著學生互動探索新知識的嘗試,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總結學習經驗,進而逐步降低學生對教師的依賴度,在知識學習中展示出獨立自主的一面。對此教師可以利用微課提及一些預習問題和場景,促使學生提前對教學內容進行思考,在往后的學習中驗證自己的想法和結論,使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中獲得更多成就感和積極體驗。1例如在教學《線與角》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內容對生活中的角度問題進行設問分析,如對陽光和影子問題,如何用時鐘角度表達各自的方位,如何確定角的讀書等,以此使學生對角度問題提前做到深刻思考,方便教師在后續(xù)課堂教學中對角度問題的闡述。
2.2利用微課視頻創(chuàng)設課堂教育情境。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或者直接對復雜知識進行卡通化、具象化的闡述,以此使學生在課堂中保持多樣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注意力的提升,使課堂教學順利有效進行。例如在教學《運算律》中,教師可以對加減乘除進行等級化的處理和劃分,如加減是低階運算,在實際應用中發(fā)揮的作用相對有限,乘除是相對高階的運算方式,有著更高效的運算效率。對此在運算律應中,學生應該先對高階內容進行求解,然后再用加減法對計算過程進行整合等。隨后教師可以直接列出問題供學生進行作答,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競賽和互相討論等,使學生從實踐中總結經驗,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主動性。2
2.3鼓勵學生在課后長期學習中進行復習和反思。在小學數學教學階段,學生的數學能力有著多樣性的體現。部分學生的“開蒙”時間較晚,對數學知識學習缺乏理性的思考能力。部分學生可能缺乏記憶力,對抽象和具象之間的理解比較模糊等。對此教師要保持教學耐心和定力,保持長期教學的基本策略,減少批判式的教學思維。通過長期的微課教學設計復習計劃表,保持和學生家庭的有效聯(lián)系。鼓勵學生家長利用微課內容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導和復習,減少學生短時間內的學習心理壓力,促使學生對數學知識在長期學習中做到有效了解,為學生的長期能力發(fā)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3結束語
微課教學對提升課堂教學多樣性,應付學生多樣特點,降低師生教學負擔方面都發(fā)揮著重要積極影響。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微課教學形式進行多樣性的應用嘗試,積極總結教學經驗和方法,使數學課堂教學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客觀需要,促進每位學生都能在數學課堂學習中獲取更積極的體驗。
參考文獻
[1]侯明明.小學數學教學中微課設計及教學方式研究[J].新課程(上), 2017, 000(001):137-137.
[2]高麗娟.小學數學教學中微課設計及教學方式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9, v.16(11):15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