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國卿
崢骨長衫自盛名,橫眉也蘊浣花情。
續(xù)承十竹晚明后,猶有新箋譜北平。
夜涼如水浸芳春,竹影輕灑不染塵。
花徑久閑猶凝露,山房妙趣未眠人。
閑閣弄蔭自澄懷,拋書倚竹亦悠哉。
當(dāng)窗照水理云鬢,好待春風(fēng)沐喜齋。
停舟竹下掩蓬門,濁酒一樽尚自溫。
寄意雖無青玉案,平湖印月不孤斟。
圓棱牽蒂自清芳,藤繞籬門凝晚霜。
碩果加餐紅米飯,功成必有南瓜湯。
注:南瓜原產(chǎn)南美洲,明時引種中國,李時珍《本草綱目》有述。早年國人以為此瓜引自日本,又以“倭瓜”稱之。而日本則以為南瓜原產(chǎn)中國,稱其“唐茄子”。百年前中國共產(chǎn)黨人以紅米飯、南瓜湯果腹打天下,終成宏圖偉業(yè),南瓜湯遂為創(chuàng)業(yè)之符號也。
霧盡霞飛影不搖,野塘猶自漫春潮。
翠衫未濕杏花雨,賴有輕蔭一葉蕉。
蒲綠蓼紅柳眼開,庭前蕙芷綻幽懷。
本心不畏春寒峭,透骨花香繼落梅。
南芬北秀裊春煙,染翰分茶聽杜鵑。
多少紅塵春鬢影,只憐幽客靜中緣。
瀟湘煙冷水迢迢,細(xì)草穿沙過板橋。
蘭佩芳菲生九畹,吹香盡染葦花梢。
經(jīng)宵細(xì)雨碧無紅,石畔嬌嬈一兩叢。
枕上江南王謝巷,憑闌更待鯉魚風(fēng)。
氛氳絕世藐芳塵,六月熏風(fēng)漫惜春。
乞取丹青分五墨,一枝聊贈夢中人。
葳蕤搖揚葉勝花,期陪思俏餐晚霞。
自從戲墨染香祖,再不閑題與俗家。
瓊枝原本在瑤臺,偶降凡塵尋處栽。
透骨仙姿綻玉蕊,凌波猶是月中來。
葉底輕蔭雨后苔,芳菲一處兩相猜。
方描細(xì)蕊燕支色,蝴蝶飛上扇影來。
水村幽夏居林梢,翠色輕揚委細(xì)腰。
啜露居高聲自遠(yuǎn),清響非是藉長條。
層樓小院近斜陽,藤繞松蘿翰墨窗。
蕉影日長誰悵望,竹筠粉伴綠螳螂。
佳人遺世在東鄰,紈質(zhì)文窗淑且真。
螺黛翠髻還自笑,羽裳塵襪愈含顰。
韶顏照水驚鴻影,雅態(tài)扶風(fēng)出岫云。
羅袂隨風(fēng)偶顧盼,當(dāng)街盡染四時春。
梅子芭蕉日影,瓔珠分葉藕花風(fēng)。
殷殷不是相思粒,卻盼年年五月紅。
數(shù)枝葳蕤立斜陽,披穗粉紅入畫堂。
雅列詩經(jīng)俗狗尾,也如謝女晤秋娘。
注:《詩經(jīng)·國風(fēng)·鄭風(fēng)》:“山有喬松,隰有游龍?!薄坝锡垺奔崔せǎ耖g俗稱“狗尾巴花”。
煙云隔水柳絲斜,掠蒲拂萍逐浪花。
自顧無人相對浴,不知岸上有詩家。
閬苑空階玉影新,宜將清露作芳塵。
丹霞飽蘸辛荑筆,來寫霓裳玉殿春。
半掩疏籬日影中,短墻斜露石榴紅。
絳珠粉瓠誰摘得,翰墨輕揚扇底風(fēng)。
觸云石色冷晴巒,萬壑松風(fēng)耳際間。
十里花光浮翠影,盡從水墨見青山。
桑落村中新雨晴,林梢紫椹弄澄明。
誰家山雀趣偷眼,剝啄撲棱三兩聲。
蒲水風(fēng)荷半近秋,紅衣褪卻一庭幽。
不見溪頭無賴小,雀兒猶立蓮蓬頭。
小雛瓦雀老家賊,列陣庭前半掩扉。
故土情深繞四季,屋檐田舍有夷薇。
畫譜秋遲早有名,閬苑孤雀對蓬瀛。
海棠秋果未春睡,一樣紅妝燭照明。
雪映云霞散綺羅,枝斜疏影自村阿。
清香一縷透紈扇,撲面江南秀色多。
輕羅微步出西廂,竹影疏簾透綠窗。
援得翰翁七色筆,但聽琴韻鳳求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