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聚峰
摘要:現代化城市建設進程的日漸推進以及人們的物質生活水準的飛速提升使得園林工程綠化種植施工獲得的關注也日漸廣泛,對于改良優(yōu)化區(qū)域內部環(huán)境,提升居民的幸福感的促進作用不容忽視,所以本文將會簡要論述分析園林工程綠化種植施工組織管理策略,以求能夠為相關單位提供參考作用。
關鍵詞:園林工程;綠化種植;施工組織管理
園林工程可以說是現代城市建設的關鍵組成部分,可以為人們提供大量休閑舒適的場所,與此同時還能夠切實有效地促進區(qū)域內部的微環(huán)境的改良優(yōu)化,特別是在水土保持以及空氣凈化等方面發(fā)揮著無可忽略的優(yōu)勢。園林工程施工當中的種植環(huán)節(jié)是其重要組成部分,種植工作的質量將會直接和園林工程的實際建設管理成效密切關聯(lián),與此同時,由于會受到多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和沖擊,其本身施工組織管理需要充分強調社會收益以及生態(tài)效益,旨在實現雙贏的重要目標。
一、園林工程綠化種植施工組織管理
在現代園林工程中,綠化種植施工組織所發(fā)揮的作用是不容忽略的,此階段主要由大量的綠化植物種植構成,是風景園林當中的小型生態(tài)系統(tǒng)構建的關鍵工程,其中發(fā)揮核心作用的是各種植物,所以綠化種植工程也可以被看作是囊括種樹、栽花等工作在內的施工流程。
(一)施工土壤管理
做好花崗巖等的鋪設工作可以說是綠化種植開始前的關鍵步驟,同時相關人員還需要有效地完成對施工區(qū)域的清潔處理,以此來盡可能地解決可能會出現的垃圾污染問題以及干擾問題,從根本上為環(huán)境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從而行之有效地保障園林工程綠化種植現場的干凈整潔。如果植物對于生長區(qū)域的土壤要求較為特殊或者是土壤已經受到污染的情況,那么有必要對土壤做隔離處理或者直接將其更換掉,將原有土壤做更換處理,如果原有土壤仍然可以應用,則只需進行翻新,以便于保障土壤的平整度。需要重點關注的是,綠化種植工作需要時時刻刻彰顯土壤的重要作用,將其作為核心支撐,尤其是需要強化對土壤中的營養(yǎng)成分的研究和分析,通過相應的實驗來促進后續(xù)試種實驗的建設和發(fā)展,當實驗結果符合實際需要以后,則針對性地開展對土壤的消毒、施肥和翻新工作,保證土壤更有利于相應的綠化植物的生長,此外還需要在保障土壤結構里的完整的前提下,提升土壤的透水性以及通氣能力,以便于為后續(xù)綠化種植工作的深度建設和發(fā)展奠定基礎。
(二)定點放線工作
在園林綠化工程種植施工中,定點放線是不容忽略的環(huán)節(jié),其將會直接關系到植物的栽種距離以及栽種比例,此項工作同時還能夠為后續(xù)園林中的綠化植物的正常生長以及造型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園林當中的植物種類通常是多種多樣的,其中屬于喬灌木以及成片植物類型的植物是相對更多的,所以將會以二者為例進行分析。喬灌木的定點放線方法主要包含三種:第一是比較常見的目測;第二種是坐標定點;第三種則是儀器測放。目測法對于人員的能力的要求最高,要求綠化種植設計者具備足夠扎實的經驗儲備,需要結合設計圖紙的要求來對并未固定的灌木和喬木等后續(xù)種植位置進行確定;而坐標定點則要求相關設計者能夠結合喬灌木以及園林工程的建設要求,有效地確定喬灌木的生長間距,將此種生長間距進行同比例縮小,使其呈現在紙張的網格當中,結合施工現場以及設計圖紙的比較分析,為此后的種植間距的確定奠定良好的支撐;儀器測放的方法則是將施工現場的原有建筑物作為原點,通過對經緯儀以及平板儀等工具的應用,有效地確定種植位置。
在開展定點放線工作的時候,需要充分結合植物的特征來進行選擇,比如部分植株是具備種植規(guī)律的,此時則可以通過儀器測放的方式來完成。具體來講,首先需要測量植株的實際種植位置,而后將每株植物的間距以及數量等進行明確的編制處理,用于行之有效地明確不同植物的間距以及其實際位置。比如在行道樹的定點放線當中,通常是將道路的中心線或者是道牙作為基點,而后開展綠化種植工作,而在施工現場則可以通過對量尺以及測量繩的應用來完成對現場的認識和了解,明確基本施工情況,在種植相應的數量的植株以后,則可以結合植株的位置來確定相應的定位牌,如果在定點的位置發(fā)現構筑物對植物的生長發(fā)育造成沖擊,則需要在避讓的前提支撐下開展定點放線工作。
二、園林工程綠化種植施工組織管理的要點
(一)種植位置的挖掘
在挖掘種植位置的時候,需要精準地了解和認識溝渠內部的土質等,全方位地認識土壤當中的管道布置情況以及暗道等,具體來講,需要認識管道的應用情況,同時還需要將廢棄以后的管道做回填處理。在此過程中監(jiān)理部門需要充分發(fā)揮出自己的監(jiān)督作用,核查實際施工以及設計圖紙的差異性,將挖掘后的區(qū)域進行驗收處理后才可進行后續(xù)種植工作。如果植物的類型存在差異的話,那么所采用的挖掘方法也將會存在本質上的不同,比如存在裸根的喬木的挖掘體積普遍為0.486m3,而帶有土球的喬木的挖掘體積則普遍為0.245m3。
(二)植株挖掘和運輸
在推進園林綠化種植工作的建設和發(fā)展的時候,所選擇的種植苗木的健康狀況需要足夠良好,只有苗木的基本質量獲得保障,才能夠為后續(xù)各項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有效地保障苗木的正常生長和發(fā)育。需要明確的是,如果苗木是體積相對較大的喬木,那么在運輸以前就必須要保證其根本處于土壤當中,土壤整體呈現為圓球形狀,球體的直徑則大約是0.45m,之后則需要利用麻繩來將其捆綁好,在外部設置具備密封性質的塑料膜,否則很有可能因為運輸問題而導致植物健康受到影響。如果是體積相對較小的灌木或者是爬藤類的植物的話,那么挖掘的時候便需要保證能夠將植物的根部以及其周邊的土壤共同挖掘出來,而在開展運輸工作的過程中,則需要將植物的主干進行固定處理,以便于保障植物的正常生長狀態(tài)不會受影響。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現代園林工程綠化種植施工的過程中,相關組織管理者在開展各項工作的時候有必要充分結合園林工程的實際設計方案需求,與此同時還需要將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發(fā)育的因素排除掉,結合不同的類型的植物的特征,有效地促進綠化種植的質量和效率的提升,為園林工程水準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旭峰.談園林綠化施工企業(yè)成本管理——以S園林工程公司為例[J].大眾投資指南,2021(07):185-186.
[2]杜永春.園林工程的綠化種植和鋪裝施工管理研究[J].大眾標準化,2021(02):34-35.
[3]崔鳳鳴.為便于園林工程后期管護對前期決策的建議[J].建材與裝飾,2020(20):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