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暉
摘要:在建筑施工中,地下室常常會出現(xiàn)漏水,或者地基沉陷的問題,為此,建筑企業(yè)在施工中要以現(xiàn)有的成熟經驗為指導,制定出相應的質量控制計劃,做好地下室的防水設計工作,以針對性地解決上述各種質量問題。
關鍵詞:建筑施工;地下室;防水設計
引言:
在這樣一個寸土寸金的時代,為了更大程度地實現(xiàn)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一些高層建筑將地下室資源開辟出來,予以科學的規(guī)劃和利用。但在實際的地下室建筑施工中,常常會遇到地下水滲漏的問題,因此,有必要對地下室的防水技術展開相應的探討。
1.地下室結構平面設計
在對地下室的平面結構進行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地下室的長度與設計規(guī)定之間的關系,而后結合相應的專業(yè)知識,判斷是否應當設置變形縫。一旦選擇設置變形縫,那么防水施工的難度將會增加,出于對防水施工的考慮,常常是盡量避免如此操作的。在采取了變形縫設置以后,仍然無法實現(xiàn)地下室長度的分割,這時就可以考慮采取調整平面的方法來進行地下室分割。在這一過程中,通常在相連的位置處,采用窄型的通道方式。而在通道的相應位置處,要設置一定的變形縫,盡量減少接縫的出現(xiàn)。在整個設計過程中,要以地下室結構的穩(wěn)定性為主為考量依據(jù)。
2地下室防水結構設計
在地下室的建筑施工過程中,要將防水設計擺在設計的突出位置。首先要做好防水結構的設計,地下室防水根據(jù)地下水位的情況分成不同的防水等級,不同的防水等級就有不同的設計標準。應當盡量避免出現(xiàn)滯留水或地下水滲入室內,為地下室形成一個良好的儲藏環(huán)境,方便開展工作或生產活動。從這一角度來看,防水設計在整個地下室設計中占據(jù)著重要地位,其設計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地下室的功能實現(xiàn)。其次,在防水工程設計時,要遵循著防水為主、排水為輔的設計原則,以現(xiàn)場的實施情況為依據(jù),完成整體方案的設計。在當今社會中,高層建筑數(shù)量眾多,地下室的防水問題也十分突出,同樣對相應的工程要求和技術要求均較為嚴苛。按照現(xiàn)有的實施規(guī)定,在地下室設計時,首先應當完成地質狀況的勘測,充分了解地下水的分布情況,為開展防水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最后,在設定的具體防水標準時,要將所測量的水位適當往上調整,這樣能夠盡量降低地下滲水的風險。如果地下水位與地下室的水平面存在著較大的落差,這時就要充分的考慮到運用整體鋼筋混凝土的建筑結構形式,避免地下水產生的高水壓對建筑的侵蝕和破壞。
2.1防水結構總體方案的設計
根據(jù)上文所言,在地下室防水結構的總體設計時,要遵守以防水為主、排水為輔的原則,從建筑的內部結構出發(fā),統(tǒng)籌分析綜合考慮。在這一過程中,既要具備建筑專業(yè)方面的知識,還要具備結構設計方面的知識,彌補建筑設計中存在的缺陷,以達到理想的防水效果。在總體方案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所選材質的特性,既要保證工程項目切實可行又要保證施工質量達到工程標準,盡可能應用新型節(jié)能防水材料。除此以外,在防水設計時,還要考慮到結構自防水和附加防水層的設計,對防水工作進行全面綜合的考慮。
2.2防水等級的確定以及防水方案和材料的選擇
在防水結構設計時,首先要將防水的等級情況予以準確的確定,而后在此基礎上,因地制宜做出相應的防水設計。防水等級的確定,既要考慮到工程的建設使用要求,又要結合對工程性質的分析判斷。防水等級確認后,便可確認防水層數(shù),各個等級運用對應的適配設計。除此以外,防水混凝土的使用層數(shù)也應當遵守相應的規(guī)定,不能單單是只使用一道防水混凝土完成整個防水設計。
其次,在防水設計時,常常會選用卷材防水。等級要求比較高的,對防水還有特殊要求(比如卷材的接頭位置),這一點需要注意。而對于材料的選用應當結合著具體的地下水位情況和建筑內部結構情況,盡量避免選用那些耐久性差的材料。卷材的選擇尤為重要,這是因為對地下室鋪設防水卷材一旦完成,再進行更換,難度非常大。還應當注意的是,卷材在底側位置應當能夠閉合,同時還要調整積水坑和樁頭等方面的設計,從而更好地將卷材防水的效果發(fā)揮出來。除了進行結構防水和卷材防水以外,還可以設計一些溝渠或積水坑來解決地下室防水問題。這樣,因下雨而涌入地下室的積水,可以通過相應的排水明溝和積水坑正常的排出地下室。
最后,在確定防水等級時,要充分考慮到建筑物的使用要求,同時還要結合地下水的特質來判定其對混凝土的腐蝕情況。雖然在實際的情況下,對滲漏現(xiàn)象有著一定的接受度,但是如果滲漏出來的水質存在很強的腐蝕性,那么就會嚴重地影響到建筑的穩(wěn)定性,而單純地采用剛性材料是難以達到防水的要求的。一旦出現(xiàn)這種情況,就應當適當?shù)奶岣叻浪燃墸_保結構的安全和穩(wěn)定性。在處理方法的選擇上,一般可以考慮將地下結構簡單化,盡量避免平剖面過于復雜,以確保附加防水層在連續(xù)和穩(wěn)定的狀態(tài)下發(fā)揮作用。
3應注意的問題
3.1注重剛性防水而忽略了柔性防水
運用剛性防水時,混凝土需要滿足一定的要求,如含沙量和沙石的配比等。在實際的操作中,由于要求過于苛刻,難以準確把握,再加上過振情況的出現(xiàn),往往難以達到實際的要求。為此,應當將柔性防水加入其中,設置一道柔性防水層。
3.2遵循全封閉原則
為了實現(xiàn)地下室防水的全封閉,就要對底板和墻壁分別做外防水,讓各個防水層彼此之間相互交接,避免出現(xiàn)防水漏洞。
3.3地下室底板高于地下水位時,也要做防水設計
雖然在地下室的底板高于地下水位時,出現(xiàn)的滲水性可能性比較小,但出現(xiàn)在地下室附近的一些積水,在雨季往往會對地下室的物理環(huán)境造成嚴重的威脅,因此也要考慮對其進行防水設計。為了增強地下室的自防水能力,應當選擇一些耐久性和適應性較強的材料作為防水材料,結合著設計、施工等方面的內容要求做好防水材料的鋪設工作。
結語
地下室的工程建設是一項全面復雜的系統(tǒng)化的工作,尤其是地下室防水問題,決定著地下室的功能是否能夠有效發(fā)揮出來。因此,在防水結構的設計上和防水材料的選擇上,都應當進行深入的探討和研究,結合積累的經驗和取得的成果,加快創(chuàng)新步伐,開發(fā)出新型的防水技術,并將其運用在地下防水中從而更好地保障地下工程的質量。
參考文獻:
[1]吳淑國.商業(yè)建筑地下室主體結構防水工程設計與施工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9(09):80-81.
[2]藺銀勝.住宅建筑地下室主體結構防水工程設計與施工初探[J].河南建材,2018(03):233-234.
[3]韓居彥.論住宅建筑地下室主體結構防水工程設計與施工分析[J].智能城市,2018,4(05):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