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光勛
摘要:建筑工程項目需要耗費大量的材料,其中對混凝土材料的使用占比較大。作為決定建筑質量的主要原材料之一,混凝土的質量情況對建筑物的功能、安全性、使用壽命等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想要提高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安全,就要加強混凝土施工技術控制,解決常見的裂縫問題,提升建筑物的安全性、耐久性。
關鍵詞: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縫;預防;處理
前言:
在現階段的建筑工程建設中,混凝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其主要利用混合攪拌不同比例的水、砂石、水泥等材料制成,然后再融入膠凝材料變成一種復合式混合物。在對混凝土進行使用時,能夠表現出很強的耐久性、抗壓強度,能夠使工程擁有更高的質量。但是如果不能合理地進行應用,也會導致產生不同程度的裂縫,進而降低工程整體施工質量,對此,施工單位必須充分重視這一問題。
1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
1.1溫度導致裂痕出現
當溫度出現變化的過程中,也會導致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縫情況。施工現場受到周圍自然環(huán)境因素影響。例如,北方季節(jié)性變化溫差較大或大西北地區(qū)早晚溫差變化幅度較大,這類情況都會導致混凝土因為熱脹冷縮因素出現裂縫。尤其是在進行一些大型建筑施工建造過程中,這類建筑建造工期較長,如果相應管理人員對熱脹冷縮沒有提前作出預防,便會導致混凝土因比例不合理,不協(xié)調情況導致內部出現大量氣泡,再加上周圍環(huán)境溫差較大,在熱脹冷縮的作用下,便會出現混凝土表面開裂的情況。另外,混凝土最外部一層和水泥進行攪拌的過程中,會因化學作用釋放較多熱量,這些熱量的產生會導致混凝土表面承受熱脹冷縮壓力,從而出現較大的溫度裂縫,并且該種裂縫相比氣泡裂縫深度較大,為建筑質量埋下隱患。通常這類裂縫也都發(fā)生在大型建筑物的建造過程中。
1.2材料質量和配合比原因
為了降低混凝土當中的氣泡含量,充分體現混凝土在建筑物施工過程中的價值,就要對混凝土攪拌進行優(yōu)化配置。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水和水泥的比例精準控制在0.38。泥水比例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最終混凝土結構強度。尤其是在大型建筑物進入高層區(qū)域內,這類情況尤為明顯。因為高層建筑工程部位都屬于剪力墻結構,當水灰配比當中水泥用量較大時,便會導致混凝土被逐漸拉伸,導致混凝土內部結構出現豎向裂縫,從而降低了大型建筑物的施工質量。優(yōu)化配比并嚴格按照規(guī)定進行添加才能保障建筑物擁有良好質量。
1.3養(yǎng)護問題
為了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現縫隙的情況,混凝土澆筑完成之后施工管理人員就應加強對混凝土結構內部和表面的養(yǎng)護作業(yè)。因為,混凝土澆筑成型后其內部仍然具有大量水分。這些水分在蒸發(fā)的過程中,會導致混凝土內部當中出現大量毛細孔。同時,這些毛細孔在熱脹冷縮的過程中會受到外向或內向的壓力作用,從而導致混凝土干縮變形。如果混凝土在澆筑完畢后,沒有得到良好的養(yǎng)護便會降低混凝土的內部濕度,缺少水分的混凝土內部結構便會自然內縮,而在外部環(huán)境放熱的過程中,混凝土表面就會產生擴張應力。在這兩種應力的不斷擠壓的過程中,最終導致了混凝土出現裂縫的情況。
2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縫的預防與處理對策
2.1項目概況
新疆杰邦·七號公館,框架剪力墻結構,地下二層,地上19+1層,總建筑面積為3.4萬平方米。
2.2完善施工設計
混凝土在進行澆筑工作開展之前,設計工作人員就要全面考慮到混凝土澆筑全過程的預防措施。尤其是一些小型施工工程,該種工程不具備混凝土攪拌能力,通常需要外部購買。這就需要混凝土在運輸的過程中,混凝土車不斷對罐內混凝土充分攪。以免混凝土在運輸的過程中凝結。另外,混凝土運輸路線,要保持暢通,縮短運輸時間。混凝土在進行預埋結構件澆筑之前要對預埋件進行正確組裝和正確預埋位置確定,并將所有工序全部完成,避免混凝土結構件,澆鑄完成之后,再進行組裝的問題,從而保障混凝土澆灌工作順利開展。
2.3保證混凝土原料的可靠
為了保障混凝土質量結實耐用可靠,需要選擇相應質量上乘的原材料進行混凝土攪拌。選擇優(yōu)質可靠的水泥,良好的水泥質量不但保障了混凝土的自身質量,是整個建筑的穩(wěn)定性的基礎。在進行混凝土攪拌的過程中,要選擇相應熱量較低的水泥進行混凝土配比,這類溫度偏低的水泥,在遇水攪拌的過程中會減少自身熱量的釋放,降低和水反應的速度從而有效避免混凝土攪拌過程中出現內外溫差大的情況,溫差平衡的混凝土便不會因為熱脹冷縮的效果出現裂縫或縫隙問題。做好對混凝土當中骨料的材料選擇,并針對骨料的配比進行周密計算。骨料放置過多或過少都對混凝土整體結構造成重大影響。在選擇粗骨料的過程中,盡量選擇等級高顆粒直徑較大的石頭,優(yōu)質的骨料可有效避免混凝土出現收縮問題。
2.4混凝土澆筑和振搗施工
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的過程中,施工人員通常會采用由模具底部沿著長邊同一端向反一端進行澆筑作業(yè)。一般情況下施工人員會選擇分層澆筑的模式對其進行澆筑作業(yè),并保證每層厚度精準控制在半米。在這過程中,由于混凝土泵所在位置較低并朝向相反方向進行平行澆筑作業(yè)。當下層混凝土出現凝固狀態(tài)時便可對上層進行混凝土澆筑作業(yè),這種澆筑方式有利于減少出現裂縫問題,從而保障混凝土澆筑質量較好。另外,在進行混凝土振搗施工的過程中,應采用自上而下的振搗作業(yè)方式。盡最大可能保障插入和拔出的速度一致,再根據插拔速度和位置來明確插拔區(qū)間。通常情況下,采用并列插入方式和交錯插入方式,施工人員可根據具體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插入方式。這類方式有助于降低混凝土當中出現氣泡保障混凝土質量。施工人員在施工設計階段就要分析出混凝土澆筑和振搗施工的需求量。根據需求量的大小對使用泵設備進行合理配置,從而保障混凝土施工質量全面提升。為了保障混凝土在出料的過程中振搗施工起到相應作用,提升振搗密實度,便可在每個混凝土出料口位置相應設計4個振搗棒。在澆筑施工的第一階段,施工人員可以將振搗棒,放置在出料口位置,從而讓混凝土出料快速并自然形成流淌坡狀態(tài)。在第2階段過程中,便會形成多角狀態(tài),要在混凝土下部進行施工。在第3階段過程中,施工人員便要將振搗棒放在中間傾斜位置,從而讓振搗作業(yè)滿足澆注過程中的技術需求。
2.5提高建筑工人的技術水平
建筑工程施工作業(yè)離不開高水平,高素質的施工人員。所以,要不斷對施工工人進行專業(yè)技術水平培訓,增強施工人員的專業(yè)技能和自身素質。制定完整的施工過程指揮體系,讓施工人員根據指導進行作業(yè),從而最大程度上降低施工過程中出現問題。另外,定期對施工技術人員進行考核,保障施工人員的能力和技術達到相應標準。明確施工人員的施工責任,要求工人在施工過程中細心積極的開展工作。最后,對施工材料要進行嚴格管控,做好倉儲防護等工作,從而保障施工工作的順利進行。
3總結
建筑工程當中混凝土施工是保障建筑物質量好壞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施工管理人員應保障混凝土澆筑結構具備科學性、合理性、穩(wěn)定性、安全性。但是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難免會因為多種因素和問題導致的混凝土裂縫問題,為了保障混凝土結構的質量,就要不斷采取相應措施保障混凝土結構的質量安全,從而為我國建筑工程行業(yè)提供質量保障。
參考文獻:
[1]張敏,周先鐳.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治理.環(huán)球市場,2019,85(7):58-59.
[2]黃海飛.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治理.建材發(fā)展導向(下),2019,96(5):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