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不少自媒體評測筆記本電腦基本只做個“雙考機”,無論啥機器都上雙考,然后再敷衍地說些不痛不癢的東西就下結論,而對于這臺筆記本優(yōu)劣的主要衡量依據(jù)就是雙考的表現(xiàn)。舉個不太貼切的例子,這樣做就等于買車只看發(fā)動機功率和跑起來后的水溫,其實是很片面的。
僅僅是片面還算好的,有些做法是徹底錯誤的。比如說:一臺輕便的設計用途筆記本,也拿去雙考一把,然后說哎呀這處理器和顯卡的功率釋放都普通,這筆記本不行——這樣說,就是無知了!為什么呢?因為他們其實沒弄懂設計應用的負載情況!
無論是圖像編輯、視頻編輯、2D、3D建模,抑或是3D渲染,大量的專業(yè)應用,要不主要吃處理器資源,要不就主要吃獨立顯卡資源,鮮有處理器和獨立顯卡都處于持續(xù)滿負載的情況。比如說用Ae做視頻特效,你會發(fā)現(xiàn)即便你啟動顯卡的CUDA加速模式,但顯卡的占用率一直就很低,主要還是依靠處理器在計算。又比如做產(chǎn)品的3D設計,厲害吧,某些特定設計軟件還得用到專業(yè)顯卡才能流暢拖拽旋轉,但你會發(fā)現(xiàn),絕大部分時候,依然是處理器資源耗費得多。再比如,現(xiàn)在部分3D渲染已經(jīng)有了顯卡方案,那么主要就是吃獨立顯卡資源了,處理器占用率大幅降低,依然不會“雙滿”。甚至Me的視頻轉碼都如此,你不開CUDA加速,獨立顯卡就只是輔助計算,占用率很低,主要靠處理器或處理器自帶的集顯運算;而采用CUDA加速模式,就是獨顯主導計算,處理器成輔助了。
Me視頻轉碼,處理器方案,轉碼時處理器滿負載,獨立顯卡僅作為輔助加速工具,只有34%占用率——大部分專業(yè)應用都不會出現(xiàn)雙滿負載情況
所以,一臺酷睿H/銳龍H處理器+RTX/GTX獨顯的設計本,雙考時或許處理器和顯卡功率都普通,并不能說明它作為設計本不理想(從游戲本的角度來說就是不理想),因為它在實際的專業(yè)設計應用時,處理器功率或許并不低,如果單顯卡負載,顯卡的輸出功率或許也不低,其實是合格的。
總結就是:不同機型的應用模式不同,絕對不能一概而論。當然了,有一種情況例外,比如一臺設計本,重量達到了2.2kg,那我不如去買臺同樣重量的游戲本算了,功率釋放明顯會更高。既然設計本考慮到應用的特殊性有所取舍(特指在總體散熱能力上相對游戲本有所降低),那么重量方面就必須更輕一些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