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燕
(四川省彭州市人民醫(yī)院 彭州611930)
妊娠期糖尿病為妊娠期常見病癥,多是因妊娠期糖代謝異常所致,若不及時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極易對母嬰健康造成影響,甚至引發(fā)多種并發(fā)癥,導致不良妊娠結局[1~2]。規(guī)范化治療對于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有重要作用,多數患者通過規(guī)范化治療后可取得較好妊娠結局,但部分患者因飲食結構等因素的影響,在接受規(guī)范化治療時難以從根本上控制血糖水平,需配合有效的飲食干預指導?;诖?,本研究就規(guī)范化治療聯合營養(yǎng)干預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情況進行分析。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9年1~12月于我院就診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20例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60例。對照組年齡26~42歲,平均(32.9±3.0)歲;孕周24~33周,平均(28.9±1.2)周;經產婦22例,初產婦38例。觀察組年齡24~40歲,平均(33.2±3.5)歲;孕周25~32周,平均(29.3±1.6)周;經產婦20例,初產婦40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過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美國糖尿病學會制定的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2)意識清醒,認知正常,可配合研究;(3)單胎妊娠。排除標準:(1)妊娠前有糖尿病史者;(2)多胎妊娠或雙胎妊娠者;(3)合并內分泌疾病者;(4)不同意參與研究者;(5)退出研究者及臨床資料不全者。
1.3 干預方法
1.3.1 對照組 行規(guī)范化治療。叮囑患者定期到醫(yī)院產檢,測定血糖水平,同時需向患者講解妊娠期糖尿病的相關知識,包括疾病危害、合理飲食、合理運動的作用等,提高患者認知度與配合度;根據患者情況,遵醫(yī)囑予以短效胰島素治療,治療期間嚴密監(jiān)測血糖情況,根據血糖情況調整用藥劑量。
1.3.2 觀察組 在規(guī)范化治療基礎上聯合營養(yǎng)干預。(1)知識宣教。護理人員需為患者及家屬開展營養(yǎng)知識測試,了解其認知程度,并制定相應的知識宣教方案。宣教內容應包括疾病危害、控制血糖的作用、營養(yǎng)干預的作用及對病情的影響等,同時需將妊娠期糖尿病膳食的注意事項、飲食原則等編制成冊,發(fā)放給患者,便于隨時翻閱。(2)營養(yǎng)評估。營養(yǎng)師需為患者開展全面的營養(yǎng)評估,計算患者體質量指數(BMI),同時了解患者日常飲食習慣,包括飲食偏好、飲食結構、烹飪方法等,結合具體情況計算每日所需能量,制定針對性的飲食方案,調整其飲食結構。能量控制標準:理想體質量者每日能量控制為126~146 kJ/kg,超重及肥胖者每日能量控制為105~125 kJ/kg,低體質量者每日能量控制為135~159 kJ/kg。(3)合理分配能量。通常脂肪攝入量為25%~30%,碳水化合物攝入量為50%~60%,蛋白質攝入量為15%~20%,而營養(yǎng)師需根據患者情況合調整每日攝入三大營養(yǎng)素的比例,對于超重者需減少脂肪攝入,適當增加膳食纖維及碳水化合物攝入量,同時飲食需遵從“少食多餐”原則,每天進餐6次,其中午餐與晚餐需占每日總能量的30%,其他四餐分別占10%。(4)微信隨訪。于患者產檢時指導其添加營養(yǎng)師微信號,門診結束后營養(yǎng)師可將為患者制定的飲食方案、飲食原則、注意事項等通過微信平臺發(fā)送給患者,并叮囑患者務必按照飲食方案進食,同時告知患者居家期間可通過微信發(fā)送飲食照片的方式確認飲食是否合理。
1.4 觀察指標(1)分析兩組干預前后血糖水平變化情況,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并統(tǒng)計兩組產婦孕期體質量增加情況。(2)比較兩組妊娠結局,包括早產、剖宮產、胎膜早破等。(3)比較兩組妊娠期及產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包括妊高征、羊水過多、孕期感染、產褥期感染等。(4)統(tǒng)計兩組新生兒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包括巨大兒、新生兒低血糖、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新生兒窒息等。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據資料均輸入SPSS20.0軟件處理,定量資料以(±s)表示,開展t檢驗,分類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糖水平及孕期體質量增加情況比較干預后,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孕期體質量增加小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血糖水平及孕期體質量增加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血糖水平及孕期體質量增加情況比較(±s)
孕期體質量增加(kg)觀察組對照組組別 n 空腹血糖(mmol/L)干預前 干預后餐后2 h血糖(mmol/L)干預前 干預后6060 t P 6.9±0.86.8±0.70.7290.2344.9±0.36.0±0.514.6130.00011.9±2.212.0±2.40.2430.4048.5±0.99.7±1.16.5400.00011.8±2.014.7±2.37.3700.000
2.2 兩組妊娠結局比較 兩組早產率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胎膜早破、剖宮產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妊娠結局比較[例(%)]
2.3 兩組產婦妊娠期及產后并發(fā)癥情況比較 觀察組產婦妊娠期及產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產婦妊娠期及產后并發(fā)癥情況比較[例(%)]
2.4 兩組新生兒并發(fā)癥情況比較 觀察組新生兒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新生兒并發(fā)癥情況比較[例(%)]
妊娠期糖尿病為妊娠期特有疾病,發(fā)生率較高,妊娠早期受飲食結構改變、妊娠反應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孕婦血糖可出現下降,而到孕中期及孕晚期,因胎盤可分泌抗胰島素樣物質,且飲食量增大,則可能導致孕婦血糖明顯升高,進而極易增加妊娠期糖尿病的發(fā)生風險[3~4]。
妊娠期糖尿病的發(fā)生又極易對母嬰安全造成影響,因此及時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非常必要。健康宣教、胰島素注射等規(guī)范化治療是改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常用方式,但效果較為短暫,且難以有效改善血糖代謝情況[5]。因此,為進一步改善妊娠期糖尿病的干預效果,在患者行規(guī)范化治療的同時還需配合相應的營養(yǎng)干預。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血糖水平、孕期體質量增加情況、妊娠結局、產婦及新生兒并發(fā)癥情況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由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機體多處于胰島素抵抗、高血糖狀態(tài),胎尿增多,葡萄糖對胎盤屏障的阻力下降,故極易造成羊水增多現象,且可能導致胎兒血糖升高,進而引發(fā)高胰島素血癥,而羊水增多可刺激分娩,造成早產,甚至增加宮內張力,引發(fā)胎膜早破,導致不良妊娠結局發(fā)生[6]。
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開展針對性的營養(yǎng)干預,可進一步了解患者營養(yǎng)狀況,結合患者情況制定針對性的飲食方案,可在確保營養(yǎng)均衡的基礎上,盡可能控制血糖水平,從根本上改善血糖代謝情況,更好地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預防不良現象發(fā)生;同時通過微信隨訪可隨時隨地為患者解答疑惑,確認飲食是否合理,這對提高營養(yǎng)干預效果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綜上所述,規(guī)范化治療聯合營養(yǎng)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及妊娠結局,減少并發(fā)癥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