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德銀
(河南省唐河縣人民醫(yī)院中醫(yī)內(nèi)科 唐河473400)
急性腎小球腎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AGN)是一組急性起病,多見于兒童,常為感染后免疫反應引起,病情轉(zhuǎn)化快,易并發(fā)急性腎功能不全、高血壓腦病,危及患兒生命安全[1]。目前西醫(yī)對于AGN治療以抗感染為主,但受到藥物不良反應及患兒對抗菌藥物應激敏感性的影響,臨床效果并不穩(wěn)定。AGN屬中醫(yī)“水腫、尿血”范疇,由于六淫外邪及皮膚瘡毒內(nèi)侵、稟賦不足而發(fā)病,主要病理因素為本虛、熱毒、濕停、血瘀,應以固本益腎、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為治療原則[2]。本研究選取AGN患兒,旨在探討固本益腎方輔助治療的效果?,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AGN患兒75例,按照治療方案不同分為研究組38例和對照組37例。對照組男25例,女12例;年齡5~14歲,平均(7.68±1.01)歲;病程0.5~5.0 d,平均(2.36±0.68)d。研究組男24例,女14例;年齡6~14歲,平均(7.97±0.92)歲;病程0.5~4.5 d,平均(2.15±0.71)d。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選例標準(1)納入標準:均符合AGN診斷標準[3],伴水腫、血尿、少尿等癥狀;無藥物過敏史。(2)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血液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泌尿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疾病者;合并其他免疫系統(tǒng)缺陷者;合并腎衰竭者;合并嚴重胃腸疾病者;治療前1周采用抗菌藥物治療、免疫治療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西醫(yī)治療,予以降壓、抗感染、利尿等常規(guī)對癥治療,持續(xù)治療2周。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加用固本益腎方治療,組成:金銀花30 g,金櫻子10 g,茯苓15 g,黃芪20 g,蟬蛻10 g,白花蛇舌草20 g,車前子30 g,炒蒲黃10 g,生地黃8 g,白茅根30 g,山茱萸6 g。水煎取汁200 ml,每天1劑,分早晚2次服用。持續(xù)治療2周。
1.4 檢測方法(1)取空腹靜脈血5 ml,離心5 min(4000 r/min),取血清,苦味酸法檢測血肌酐(SCr),酶聯(lián)免疫法檢測白細胞介素-10(IL-10)、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二乙酰-肟法檢測血尿素氮(BUN)。(2)留取24 h尿液以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西門子ADVIA 2400)測定24 h尿蛋白定量。
1.5 觀察指標(1)療效。臨床控制:腎功能恢復正常,24 h尿蛋白定量恢復正?;蚰虺R?guī)蛋白轉(zhuǎn)陰,尿沉渣紅細胞計數(shù)恢復正?;蚰虺R?guī)紅細胞計數(shù)恢復正常;顯效:腎功能基本正常,24 h尿蛋白定量較治療前減少>40%但未恢復至正常水平,或尿蛋白減少2個+,尿沉渣紅細胞計數(shù)減少>40%,尿常規(guī)紅細胞數(shù)計數(shù)減少2個+或3 HP;有效:腎功能有改善,尿常規(guī)蛋白減少1個+。無效:未達上述標準。臨床控制、顯效、有效計入總有效。(2)腎功能。治療前后SCr、24 h尿蛋白定量、BUN水平。(3)血清炎癥介質(zhì)。治療前后IL-10、TNF-α水平。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nèi)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對比 研究組總有效率94.74%高于對照組75.68%,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對比[例(%)]
2.2 兩組腎功能水平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治療后SCr、24 h尿蛋白定量、BUN水平較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腎功能水平對比(±s)
表2 兩組腎功能水平對比(±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24 h尿蛋白定量(g)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對照組組別 n BUN(mmol/L)治療前 治療后SCr(μmol/L)治療前 治療后3837 t P 9.67±2.129.05±2.031.2930.2004.98±1.01*6.12±1.14*4.587<0.001176.23±30.54179.65±36.380.4410.660119.54±21.03*142.65±20.57*4.810<0.0011.52±0.261.46±0.231.0580.2940.54±0.12*0.89±0.23*8.294<0.001
2.3 兩組血清炎癥介質(zhì)水平對比 研究組治療后血清IL-10、TNF-α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清炎癥介質(zhì)水平對比(±s)
表3 兩組血清炎癥介質(zhì)水平對比(±s)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
TNF-α(mg/L)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對照組組別 n IL-10(ng/L)治療前 治療后3837 t P 36.59±5.1238.68±5.371.7250.08918.36±2.12*25.67±2.09*15.034<0.0013.52±0.323.46±0.370.7520.4551.68±0.24*2.45±0.29*12.541<0.001
AGN多由于肺炎鏈球菌、β溶血性鏈球菌、支原體等感染所致,引起腎小球系膜細胞、毛細血管內(nèi)皮細胞出現(xiàn)增生性改變,此外,腎小球毛細血管基底膜也發(fā)生變態(tài)反應性損傷,腎小球血管通透性增加,出現(xiàn)水腫、蛋白尿等癥狀[4]。目前臨床上治療AGN常用方法為利尿、抗感染、降血壓等西藥治療,具有一定療效,但單獨應用西藥治療效果并不理想,且長期使用毒副作用較多。而中醫(yī)藥在防治AGN方面具有較大優(yōu)勢、潛力,在臨床越來越受到重視。尋求聯(lián)合中醫(yī)藥治療手段,并分析其作用機制,是AGN研究的可能突破口。
AGN屬中醫(yī)學“水腫、風水、腎風”等范疇,外因為感受水濕、風邪或瘡毒入侵;內(nèi)因為腎、肺、脾三臟功能失調(diào),小兒感受風寒、風熱、爛喉痧、乳蛾或癤、瘡痍、癰等病后,由于素體差異或稟賦不足,邪伏于內(nèi),約1~3周發(fā)病。基于上述病因病機,采用固本益腎方治療,方中白花蛇舌草、白茅根、金銀花均有清熱解毒之功,白花蛇舌草還可活血利水,金銀花質(zhì)輕清、兼疏風透熱宣肺,白茅根兼清熱利尿、涼血止血,三者相須為用,上清熱而散肺郁,下利水而止血不留瘀;茯苓、黃芪、金櫻子、山茱萸健脾益氣、固腎澀精、滲濕利水;車前子利水消腫同時宣散肺氣、清利濕熱,生地黃、炒蒲黃散瘀涼血,利尿清熱,養(yǎng)陰補腎,利水而不傷陰;蟬蛻疏散肺經(jīng)風熱,利咽宣肺。諸藥合用,共奏利水消腫、固本益腎、清熱解毒、止血涼血之功。本研究在西醫(yī)常規(guī)治療AGN基礎(chǔ)上,選用固本益腎方輔助治療,研究組總有效率高達94.74%,且治療后SCr、24 h尿蛋白定量、BUN水平明顯降低,表明聯(lián)合治療方案效果顯著,能有效改善腎功能,分析原因可能為:固本益腎方中白茅根可緩解腎小球血管痙攣,增加腎小球濾過率、血流量,從而增多尿量,減少24 h尿蛋白含量[5];黃芪可降低足細胞Ⅳ膠原表達,減少細胞外基質(zhì)積聚,延緩腎臟疾病的發(fā)展[6],此外方中多種有效成分通過多靶點、多途徑作用抑制炎癥反應導致腎小球損害,從而增強療效。
AGN主要發(fā)病機制為免疫反應介導的炎癥,產(chǎn)生TNF-α、IL-10等多種炎癥介質(zhì),并形成免疫復合物,從而加重病情[7~8]。本研究中治療后研究組血清IL-10、TNF-α水平降低程度更為明顯,機體炎癥明顯減輕,考慮與黃芪、金銀花能調(diào)節(jié)細胞免疫、體液免疫、免疫調(diào)控因子,抑制炎癥反應,增強免疫功能,提高機體清除免疫復合物的能力有關(guān)。
綜上所述,固本益腎方輔助治療AGN,能有效改善腎功能,減輕炎癥反應,效果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