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今年六十多歲,身體還不錯,在院子里養(yǎng)了幾十只雞,院子前面種了幾畝菜,還在后山承包了十多畝果園。閑時外婆喜歡到處趕集,最遠乘車到二十多里外的縣城趕集。用她自己的話說是了解市場走向,也就是去看看市場的菜價、果價、蛋價什么的,自己賣這些東西時心里才有底,才能賣個好價錢。
外婆家所在的村子是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山村,種地和養(yǎng)殖是這些年來村子里的主要經(jīng)濟來源,很多年輕人都選擇了外出務工,現(xiàn)在還待在村子里的大多數(shù)是老人和小孩,年輕人往往逢年過節(jié)才會回家。村子依山傍水,河流從村東頭環(huán)繞而過,村子里一座座鱗次櫛比的青瓦房星羅棋布地點綴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景色美不勝收。村子里的山和水都帶給人一種樸素柔美的感覺。
從縣城車站到村子里有半個小時的路程,在五一假期,我們一家人搭乘舅舅騎來的三輪車去村里。外婆高興地給我們講:“這些年,黨的政策好,咱這偏僻的小山村也在政府的幫扶下發(fā)達了,家家有存款,戶戶有余糧,住房問題都被納入民生工程了,統(tǒng)一規(guī)劃建房,這次你們回來就可以住新房子了,我們的生活直接奔小康了!”村子里家家戶戶都有了新房子,外婆那叫一個高興,總是對人說,農(nóng)民收入高了,生活也好了。雖然政府安排了專業(yè)的施工隊,但在建造房子的過程中,大家紛紛出力,外婆也參加了勞動,出工出力,幫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你們是不知道,今年咱們村的變化那叫一個大??!”外婆說道,“由于村子距離縣城并不遠,加上這幾年脫貧攻堅、精準扶貧,政府在村子里下了大力氣,今年村子里的道路修好了,寬敞了很多,大家伙兒的收入也翻了一番,前不久還被縣里評為脫貧攻堅示范村。除了縣里的幫扶,咱村集體也投入資金,修了衛(wèi)生室、超市、文化大院、圖書閱覽室,修繕了村道,安裝了監(jiān)控和路燈等硬件設施,還添置了娛樂設施,購買了大量的圖書,修建了水污分離管道;村里通過補貼的辦法為家家戶戶建了沼氣池,安裝了垃圾箱,安排專人運送垃圾等,差不多快要趕上城里的生活了?!?/p>
新房子氣派、敞亮,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感到無比欣慰。唐代大詩人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云: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這是詩圣晚年的期盼,而外婆期望這凝聚著黨和政府辛苦付出的新居讓全家安居,大家逢年過節(jié)回家來都有好的住處,生活和和美美。如此,日子過得越來越踏實,就是外婆最大的幸福了。
作者簡介:岳靜靜,女,漢族,莊浪縣南湖鎮(zhèn)公共事務服務中心干部,二級助理館員,研究方向:基層群眾文化。
(責任編輯 劉冬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