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年中各大品牌半年報的時間。截至本文完成的7月初,已經有部分車企率先公布了上半年的業(yè)績。相比往年幾家歡喜幾家愁的慣例場面,由于2020年眾所周知的原因,今年的半年報堪稱“祖國山河一片紅”。兩位數的增長是常態(tài),三位數的增長也不鮮見。
其中,一汽紅旗上半年銷售14.5萬輛,同比增長107%;神龍汽車兩個法系品牌合計銷量40558輛,同比增長75%;奇瑞捷途76453輛,同比增長111.38%。在還沒有公布半年報的品牌中,1-5月的數據可以用來參考。其中,一汽-大眾增長超過30%、上汽通用增長36%、東風本田增長59.8%、長城增長67.4%、長安增長82.9%,等等。
不過,同樣是漂亮數字,背后的含義卻非常不同。比如,零跑汽車上半年同比增長達到了驚人的893%,但銷量總計只有2.1萬輛,蔚來的同比增長接近100%,但總量已經超過4.1萬輛。而像紅旗這樣在2020年依然保持100%增長的品牌,和在2020年上半年銷量斷崖式下跌的品牌相比,2021年增長率的含金量自然是截然不同的。
看完上半年,再來展望下半年。
上半年的超高增長率雖是一個特殊時期的特殊產物,但2021年中國汽車市場向上是普遍共識??扇缃裼萦业男酒瑔栴},卻成了后疫情時期的最大變數。而且這個影響,可能比疫情更加深遠。
在和不同車企的高層溝通中,車企們的態(tài)度也隨時間發(fā)生著變化。從最開始的樂觀情緒,到現在偏向悲觀的態(tài)度轉變,說明了缺芯問題的嚴重性并沒有好轉的跡象。某車企一把手曾毫不諱言地說,現在芯片爭奪戰(zhàn)的現狀,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不僅拼之前的訂單儲備,也拼企業(yè)的人脈關系,甚至是蹲點死纏爛打的本事。
目前的普遍判斷是,今年年底芯片問題會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但一方面,事態(tài)是動態(tài)變化的,沒人能真的準確預判。另一方面,智能化成為汽車發(fā)展的主旋律,這次的芯片危機解決了,誰知道下一次的芯片危機又會在什么時候到來?
這讓人不免聯想到近期上汽董事長陳虹的“車企靈魂論”。如果說車企堅持自動化、智能化系統全棧自研是守住靈魂,那么支撐這層靈魂得以存在的芯片是否也能完全自產自研?這其實又回到了問題的原點上。
說到底,這些危機的出現,是中國汽車真正進入了高水平競爭后的成長煩惱。如果還是停留在代工、模仿、皮尺部的階段,這些問題可能也就不是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