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建丹
新課改背景下,各門學科的教學方法進行了創(chuàng)新,當然也包括中職數(shù)學教學,這既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還能夠提高他們的解題能力。另外,數(shù)學作為中職學校的一門基礎學科,大部分內(nèi)容均同實際生活之間存在著緊密聯(lián)系,從而有助于推動“做中學,學中做”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诖耍P者在文中重點分析了中職數(shù)學教學中如何實現(xiàn)“做中學,學中做”。
為了符合新課程的理念,在開展中職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點對學生的探究能力進行培養(yǎng)。所以,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流程時一定要為學生構建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通過創(chuàng)建情境、提出問題、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分析評價、實驗研究,促使學生展開自主探究。
比方說,在學習《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時,教師就可以鼓勵學生“自主”做。具體流程體現(xiàn)如下:
第一,對地平線和太陽之間的位置關系進行觀察。設計目的是通過創(chuàng)建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讓他們感受到平時生活中處處會涉及數(shù)學知識。
第二,做一做:讓學生畫圓,將直尺的邊緣看作一條直線,在紙面上水平放置直尺,并進行移動,你能夠觀察到直線與圓有幾個公共點?然后,將以下填空題完成。
①直線與圓有兩個公共點時,叫做直線與圓______。
②直線與圓只有一個公共點時,叫做直線與圓____。
③直線與圓無公共點時,叫做直線與圓——。
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基于實踐操作、互動交流、探究思考感受創(chuàng)造的樂趣,并采用問題情境類比法計算出直線和圓的三種位置關系。
第三,想一想:作圓心C到直線l的距離d,與圓的半徑r的大小有什么關系,見下圖。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直線l與圓相交<=>d
直線l與圓相切<=>d=r;
直線l與圓相離<=>d>r。
實際上,這一過程就是在“做”中直觀地對數(shù)學知識加以理解。
第四,獨立探究,形成規(guī)律。
問題:直線和圓之間有幾種位置關系?有幾個公共點?怎樣判斷?具體見下頁表。
其中d是圓心C(a,b)到直線Ax+By+C=0的距離,則d=______。
直線與圓的位置關系
設計目的:讓學生通過獨立探究,形成規(guī)律。利用表格展開對比,可以使學生的思路更加清晰,提出“怎樣判斷”這個問題,讓他們思考判斷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的方法,不僅能夠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而且能夠調(diào)動他們的探究積極性。
第五,及時反饋,學以致用。
(1)已知圓的半徑是5。
假設一條直線與圓心的距離是3,那么,直線與圓____,則
公共點;
假設一條直線與圓心的距離是5,那么,直線與圓____,則
公共點;
假設一條直線與圓心的距離是8,那么,直線與圓____,則____公共點。
(2)已知圓的方程,則圓心坐標為____;半徑為____;那么圓心到直線3x+4y+1=0的距離d=____;此圓和直線之間的位置關系為____。
(3)判斷直線4x+7y-280=0和圓x2+y2=900之間的位置關系。
設計目的是幫助學生充分掌握判斷直線和圓的位置的方法,在“做”中,找出解題規(guī)律。
對于數(shù)學學習來說,“學數(shù)學即為做數(shù)學”,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向?qū)W生提出一系列問題,讓他們在解題過程中學習數(shù)學。從而既能夠切實體現(xiàn)出他們的主體地位,同時還能夠基于主動探究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解決數(shù)學問題。為此,學生除了可以學到數(shù)學知識,還能夠形成自身的數(shù)學觀念。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建往往是以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見事物為依托的,這主要是由于它能夠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其“主動”做數(shù)學。所以,教師應該將支點的創(chuàng)造作為重中之重,創(chuàng)建一個比較適合學生“主動”去做的情境,以此激發(fā)他們的潛能,只有這樣,才能夠促使其產(chǎn)生靈感。
例如,教師在講解《橢圓》這一部分內(nèi)容時,可以先把所有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每組四到五名學生,并讓各組學生提前將硬紙板、繩子、圖釘準備好。課上,要求學生使用圖釘在硬紙板上固定好繩子的兩端,同時利用鉛筆拉直繩子,在紙上移動筆尖(每名學生操作一次),讓他們直觀地感受橢圓的形狀。接著,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演示,當確定學生的圖形毫無差錯時,再讓他們概括總結橢圓的定義,然后,教師對其加以補充。學生在“做”的過程中體驗到了發(fā)現(xiàn)的快樂。此時,教師可以向他們提出以下問題:(1)如果改變兩個圖釘之間的距離,畫出的橢圓會發(fā)生什么變化?(2)如果對兩個圖釘進行組合,能夠畫出什么形狀的圖形?(3)如果兩個圖釘固定,繩子的長度會比兩個圖釘之間的距離小嗎?在此過程當中,學生通過參與實踐,較易對《橢圓》的概念加以理解,從而加深了他們對橢圓形成條件的記憶。
當學生能夠充分掌握判斷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的方法時,教師可以引導他們展開自主探究,以此來激發(fā)其學習熱情。所以,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有必要對數(shù)學課本加以充分利用,另外,還要注重“師與生”以及“生與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以此來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效率。除此之外,還應該摒棄之前采用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為他們提供更多的互動機會,以此來培養(yǎng)其數(shù)學解題能力,在此過程當中,教師應該發(fā)揮出自身的組織和引導作用,從而確保中職數(shù)學教學真正實現(xiàn)“做中學,學中做”。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各門學科的教學方法均需要改革,當然也包括數(shù)學教學。雖然中職學校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技能,但是也不能忽視文化課程。為此,中職教師應該積極采用“做中學,學中做”教學模式來開展數(shù)學教學,并將教材知識與學生的能力進行有機結合。另外,還要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構建合理的教學目標,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提高中職數(shù)學課堂教學效率,以此來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