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鵬飛,羅 炫,楊 莉
(1.西南科技大學(xué)材料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院,四川 綿陽 621000; 2.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變研究中心,四川 綿陽 621000)
由于經(jīng)濟發(fā)展,造成的諸如空氣污染、土壤板結(jié)和水污染等環(huán)境問題日益突出[1-4]。在水污染中Cl-是最為常見的腐蝕性離子,它主要來自于工業(yè)生產(chǎn),如石油化工、紡織、化學(xué)制藥等[5]。當(dāng)Cl-的濃度達(dá)到某一閾值時,便會在金屬表面形成大量的原電池反應(yīng)活性位點,從而使金屬快速腐蝕[6]。所以如不對含氯廢水進行有效處理而隨意排放,會對人類的生產(chǎn)和生活帶來眾多危害。
目前國內(nèi)外處理Cl-的方法主要有化學(xué)沉淀法、電化學(xué)法和離子交換法[7-8]。在離子交換法中,水滑石(Hydrtalcite)又稱為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LDH)是一種高性價比的吸附材料[9]。其結(jié)構(gòu)與水鎂石相似,化學(xué)表達(dá)式為 [M2+1-xM3+x(OH)2]x+[(An-)x/n·mH2O]x-,其中:M2+為二價金屬陽離子,M3+為三價金屬陽離子,x為M3+/(M2++M3+)的比例,An-為板層間的平衡陰離子[10],其層間平衡陰離子具有一定的遷移性及離子交換性,可被環(huán)境中的其他陰離子所置換[11]。因在不同的合成條件下,板層中的M2+會被粒子半徑相近的M3+所同晶取代,從而會使LDH的板層組成發(fā)生相應(yīng)的變化,即形成所謂的類水滑石(LDHs)。當(dāng)LDHs在一定溫度下焙燒時,晶體的層狀結(jié)構(gòu)會隨層間陰離子的氧化而塌陷,使表面帶有正電荷。水滑石高溫焙燒后的產(chǎn)物被稱作焙燒態(tài)水滑石(Calcined LDH,CLDH)[12],當(dāng)CLDH放入到含有某種陰離子的水環(huán)境中時,陰離子會作為平衡陰離子快速穿插進入到板層間,進而恢復(fù)成原有的層狀結(jié)構(gòu),這種特性被稱為材料的“結(jié)構(gòu)記憶效應(yīng)”[13]。因LDHs及其焙燒產(chǎn)物能較為高效、快速地去除水中的陰離子、重金屬離子和有機物[14],因此其在污水治理、耐腐蝕等方面的應(yīng)用日益受到關(guān)注。
LDHs的主要制備方法是共沉淀法[15]。呂亮等[16]研究Mg-Al-LDHs制備方法的優(yōu)點在于:分散性好、結(jié)晶完整且純度高,但在制備中極易產(chǎn)生大量含有高濃度M2+和M3+的混鹽廢水。本研究中以鈣鹽和鋁鹽為對象,通過溶膠-凝膠法制備出具有高比表面積的LDHs[17-20],并將其焙燒產(chǎn)物CLDH作為吸附劑以去除水體中的Cl-。通過溶膠-凝膠法在制備材料過程中不存在混鹽廢水的產(chǎn)生,在提高比表面積的基礎(chǔ)上,提高了原料利用率,解決了水體中Cl-的污染問題。
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的硝酸(HNO3),硝酸鈣(Ca(NO3)2·6H2O),硝酸鋁(Al(NO3)3·9H2O),環(huán)氧丙烷,乙醇和鉻酸鉀(K2CrO4)。自制蒸餾水,酚酞和氯離子標(biāo)準(zhǔn)液。
主要試驗設(shè)備有優(yōu)普超純水制造系統(tǒng)、磁力加熱攪拌器79-1(JT)、數(shù)顯恒溫油浴鍋HY-S、分析天平FA2004B、循環(huán)水式多用真空泵SHB-III、馬弗爐KSL-1500X和1L乙醇超臨界干燥裝置等。
2.2.1Ca-Al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氣凝膠的制備 使用溶膠-凝膠法制備Ca-Al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氣凝膠。把4 mmol水合硝酸鈣和2 mmol水合硝酸鋁加入到稱量瓶中,并加入4 mL去離子水和10 mL乙醇,攪拌溶解后,再加入5 mL環(huán)氧丙烷作為促凝劑,充分混合后,置于40 ℃恒溫環(huán)境中,記錄凝膠時間,待凝膠完成后,老化12 h。以乙醇為交換溶劑充分交換后,使用乙醇超臨界干燥制備出密度為85 mg/cm3左右的Ca-Al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氣凝膠。
2.2.2Ca-Al層狀雙金屬氧化物氣凝膠的制備 取少許上述的Ca-Al層狀雙金屬氫氧化物氣凝膠放入坩堝中置于馬弗爐,在設(shè)定的升溫程序(室溫下1 ℃/min至300 ℃保溫2 h,再1 ℃/min至570 ℃保溫6 h)下高溫焙燒。制備出密度為45 mg/cm3左右的Ca-Al層狀雙金屬氧化物氣凝膠。
使用D/MAX-1A型X射線衍射儀(XRD)對所制得的樣品進行物相分析,CuKα靶,Ni濾波;采用SU8010型掃描電鏡(SEM)觀察樣品的形貌,15 kV,噴金(5 Pa,2 mA,10 s,20次);使用PoreMaster33IQ型壓汞儀測定樣品的比表面積等。
取5份Ca2+∶Al3+=1∶1的樣品0.2 g,對Cl-濃度分別為100,200,300,400和500 mg/L的100 mL氯化鈉溶液進行平行吸附實驗,室溫攪拌吸附一定時間后抽濾,再測定吸附后濾液中Cl-的濃度。Ca2+∶Al3+=2∶1、3∶1和4∶1的樣品也同上進行相應(yīng)的吸附實驗。相關(guān)吸附機理見圖1。
圖1 Ca-Al-CLDH吸附Cl-機理圖示Fig.1 Adsorption mechanism of Cl- by Ca-Al-CLDH
Cl-測定方法參照GB/T 15453—2018國家標(biāo)準(zhǔn)。具體步驟為:用移液管量取5 mL吸附后的氯化鈉濾液于錐形瓶中,加入兩滴10 g/L乙醇酚酞指示液,若水樣變紅,再滴加幾滴0.184 M稀硝酸以調(diào)節(jié)氯化鈉濾液的pH值使得紅色褪去。加入兩滴50 g/L橙黃色鉻酸鉀溶液作為滴定終點指示劑,之后緩慢滴加2.85 mM硝酸銀溶液直至氯化鈉濾液產(chǎn)生的磚紅色沉淀30 s不褪去,則到達(dá)滴定終點。
在進行Cl-吸附之前,首先使用溶膠-凝膠法合成不同Ca/Al比例金屬板層二元體系的Ca-Al氣凝膠類水滑石樣品。
通過對比圖2中不同Ca-Al硝酸鹽比例合成的Ca-Al氣凝膠水滑石樣品,可以發(fā)現(xiàn)在硝酸鋁含量偏高時(圖2(a)),樣品形貌以氧化鋁纖維為主;從圖2(b)可以看出,當(dāng)Ca2+∶Al3+=2∶1時,得到以六邊形晶粒為骨架的Ca-Al氣凝膠水滑石;當(dāng)鈣鹽的含量升高時,Ca-Al水滑石晶粒會有明顯的團聚現(xiàn)象(圖2(c));當(dāng)Ca2+∶Al3+=4∶1時(圖2(d))Ca-Al鈣鋁水滑石晶粒會團聚成無孔的連續(xù)相。
圖2 不同比例Ca-Al氣凝膠水滑石樣品的SEM圖像 (a)-(d)分別為Ca2+∶Al3+=1∶1、2∶1、3∶1和4∶1,(e)為傳統(tǒng)水熱法制備的Ca2+∶Al3+=2∶1粉體)Fig.2 SEM images of Ca-Al-LDHs aerogel samples with different ratios (a)-(d) were Ca2+∶ Al3+=1∶1, 2∶1, 3∶1 and 4∶1, respectively and (e) was Ca2+∶Al3+=2∶1 powder prepared by traditional hydrothermal method)
通過對比溶膠-凝膠法和傳統(tǒng)水熱法所制備的Ca-Al水滑石可以看出,在Ca2+∶Al3+=2∶1時,使用溶膠-凝膠法所制備的Ca-Al水滑石氣凝膠,在晶粒尺寸上比傳統(tǒng)水熱法所制備的水滑石要小,且結(jié)晶相對不完整,但是Ca-Al水滑石在溶膠-凝膠過程中晶粒彼此相連,形成以Ca-Al氣凝膠水滑石晶粒為骨架的多孔結(jié)構(gòu),這表明可以成功得到所需的目標(biāo)產(chǎn)物。
在使用溶膠-凝膠法制備Ca-Al-LDHs氣凝膠樣品后,為表征相對于傳統(tǒng)水熱法所制備的Ca-Al-LDHs粉體在比表面積上是否有所提升,對樣品進行了氮氣吸附-脫附測試(BET),如圖3所示。
圖3 鈣鋁氣凝膠水滑石樣品BET圖(I.溶膠凝膠法氣凝膠;II.傳統(tǒng)水熱法粉體)Fig.3 BET curves of Ca-Al aerogel LDHs sample (I. Sol-gel method aerogel; II. traditional hydrothermal method powder)
從圖可見,使用溶膠-凝膠法制備的Ca-Al-LDHs氣凝膠樣品和使用傳統(tǒng)水熱法所制備的Ca-Al-LDHs粉體,均呈現(xiàn)大孔的吸附-脫附平衡曲線。結(jié)合孔容和孔徑表征分析,結(jié)果顯示Ca-Al-粉體材料孔容僅為0.008 cm3/g,平均孔徑為62.615 nm,而經(jīng)過溶膠-凝膠法制備的Ca-Al-LDHs氣凝膠孔容可達(dá)0.286 cm3/g,平均孔徑為73.239 nm,所以兩種材料均呈現(xiàn)標(biāo)準(zhǔn)的大孔平衡曲線,在接近大氣壓時會有明顯的液化現(xiàn)象。從圖中還可以看出Ca-Al-LDHs粉體比表面積僅有2.59 m2/g,而Ca-Al-LDHs氣凝膠樣品在比表面上可以高達(dá)102.96 m2/g,這是由于在使用溶膠-凝膠法制備所需樣品時,形成了以Ca-Al-LDHs納米片層為核的Ca-Al氣凝膠水滑石多孔骨架結(jié)構(gòu),所以氣凝膠樣品比表面積有了很大的提升。
圖4為分別采用傳統(tǒng)水熱法和溶膠-凝膠法制備的Ca-Al水滑石的XRD圖譜。
圖4 Ca-Al水滑石樣品的XRD圖譜Fig.4 XRD patterns of Ca-Al aerogel LDHs sample
通過對比觀察發(fā)現(xiàn),使用傳統(tǒng)水熱法所制備的Ca-Al水滑石要比使用溶膠-凝膠法所制備的衍射峰的峰型更窄、更尖銳;使用溶膠-凝膠法所制備的Ca-Al水滑石氣凝膠,具有LDHs材料典型的(003)、(006)和(009)特征衍射峰,但由于結(jié)晶相對較小且生長相對不太完整,所以材料的半高寬較大。又因為氣凝膠樣品在制樣時樣品高度較高、晶粒生長邊界存在應(yīng)力且易形成水合氫氧化物使得晶粒生長相對不完整,所以峰位置也有所偏移。
從圖5可以看出,當(dāng)Ca2+∶Al3+=2∶1時,Ca-Al-CLDH對Cl-的吸附具有最高的單位吸附量(35.63 mg/g)。當(dāng)Ca2+∶Al3+=1∶1時,材料表面被氧化鋁纖維所覆蓋,以致單位吸附量不佳。結(jié)合SEM觀察分析可以得到,隨著Ca2+含量的增高,富鈣板層材料趨于團聚結(jié)塊,在吸附過程中不能充分和溶液中的Cl-交換,從而使得吸附性能明顯下滑。
圖5 Ca/Al比例和溶液pH值對Cl-的單位吸附量的影響Fig.5 Effects of ratio of Ca/Al and pH of solution on the unit adsorption of Cl-
同樣也易看出,當(dāng)溶液的pH=6~8時,Ca-Al-CLDH具有最佳的吸附性能。這是因為Ca-Al-CLDH屬于金屬氧化物,所以當(dāng)pH<6時,板層會和溶液中的H+發(fā)生反應(yīng),使板層發(fā)生溶解,從而影響材料對Cl-的吸附;同樣在pH>8時,材料對Cl-的單位吸附量也出現(xiàn)了明顯的下滑,這是由于溶液中同時存在Cl-和OH-,這兩種陰離子會存在一個競爭反應(yīng)[16],爭相作為平衡陰離子插入板層中間,又由于OH-和板層的-OH存在較強的氫鍵作用,所以O(shè)H-作為平衡陰離子插入板層的能力要強于Cl-,因此在OH-存在的水環(huán)境中,材料對Cl-的吸附能力會出現(xiàn)一個明顯的下滑趨勢。
圖6為不同溫度和Cl-初始濃度下Ca-Al-CLDH對Cl-吸附的平衡等溫線。從圖可見,材料對Cl-的單位吸附量隨Cl-初始濃度的增高而增大,這是由材料對Cl-的吸附機理所決定的。吸附機理分為兩個步驟:①由于材料表面呈正電,Cl-吸附在材料表面,使材料呈電中性。②利用材料的結(jié)構(gòu)記憶效應(yīng),Cl-作為平衡陰離子快速穿插進入材料的陰離子層,恢復(fù)Ca-Al-CLDH的結(jié)構(gòu),所以當(dāng)Cl-的濃度升高時,Cl-和材料接觸和碰撞的幾率也就會上升,從而提升了材料的單位吸附量。另外,隨溫度的升高,Cl-的吸附量也隨之增大。
圖6 溶液初始濃度和溫度對Cl-的單位吸附量的影響Fig.6 Effects of initial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on the unit adsorption of Cl-
圖7為利用LDHs的“記憶效應(yīng)”,在室溫下吸附時間和對應(yīng)單位吸附量的關(guān)系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出材料的吸附效率隨時間的延長而上升,在180 min后趨于平衡,材料對Cl-的吸附達(dá)到飽和(最大值34.86 mg/g)。同樣從曲線可以看出,在剛開始投入樣品時(120 min前),材料對Cl-的吸附很快,這是由吸附機理和步驟決定的。而在120 min后,由于材料充分水合,已經(jīng)吸附了大量的Cl-,從而趨于平衡,并且溶液呈現(xiàn)出堿性,OH-和Cl-會相互競爭進入板層,從而吸附效率從整體上呈現(xiàn)出平衡態(tài)勢。
圖7 吸附平衡時間對Cl-的單位吸附量的影響Fig.7 Influence of adsorption equilibrium time on unit adsorption of Cl-
Ca2+∶Al3+=2∶1時,溶膠-凝膠法可成功制備Ca-Al水滑石氣凝膠。在氣凝膠樣品中LDHs晶粒彼此相連,形成以Ca-Al-LDHs納米片為骨架的多孔結(jié)構(gòu),且比表面積由傳統(tǒng)水熱法制備粉體的2.59 m2/g提高到了102.96 m2/g。溶膠-凝膠法所制備的水滑石氣凝膠衍射峰的半高寬較寬、峰高較矮且峰位有所偏移,這是由于氣凝膠樣品高度較高、晶粒生長邊界存在應(yīng)力且易形成水合氫氧化物,使得晶粒生長相對不完整所致。
Ca-Al-CLDH材料為金屬氧化物,在pH<6時,板層會和溶液中的H+反應(yīng),使板層發(fā)生溶解,影響對Cl-的吸附;在pH>8時,溶液中的Cl-和OH-,存在一個競爭過程,從而影響材料對Cl-的吸附。當(dāng)溫度升高時,Cl-的吸附量也隨之增大(41.3 mg/g,60 ℃)。同樣,隨著吸附時間的延長,材料對Cl-的吸附效率也呈現(xiàn)出上升的趨勢,在180 min后基本達(dá)到吸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