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工作的進行,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成為當前重要的教學目標,以促進學生綜合且全面地發(fā)展,而且一些教育機構開始以特長生的方式進行擴招,以此為我國藝術行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助力。
關鍵詞:有效性;高中;聲樂教學;音樂特長生
隨著教育改革工作的進行,教育開始向著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教育方式也由應試教育轉向綜合素質教育。但是在對音樂特長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卻存在各種問題,影響教學效果。這是因為特長生教育方式在我國興起和發(fā)展的時間有限,教學效果不太理想,所以就要對高中聲樂教學進行研究,進而為音樂特長生的發(fā)展提供助力。
一、轉變教學思維,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聲音概念
聲樂是通過聲音表達音樂的一種方式,是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音樂教學的基礎,這要求教師重視聲樂教學活動的開展。同時這也是聲樂教學有效性的體現(xiàn),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聲音觀念,為音樂特長生未來的發(fā)展提供助力。音樂教師在進行聲樂教學的時候,不能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思維,而要改變自身的教學思維,以保障音樂特長生學習的效果為目標,并在這個過程中對聲樂知識進行詳細講解,以此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進而保障音樂特長生的學習效果,最終為學生形成良好的聲音概念提供堅實的基礎,促使音樂特長生的審美觀念得以顯著提升。
比如,在進行歌曲教學的過程中,音樂教師可以先給音樂特長生播放音樂,讓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然后教師要調整自身的教學思維和教學計劃,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以保障學生學習效果和促使學生音樂素質顯著提高為最終目的,進而促使學生可以形成正確的聲音觀念,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豐富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掌握合適的歌唱方式
由于音樂特長生在進入高中階段學習之前沒有進行過正式且系統(tǒng)的音樂學習,因此發(fā)聲方式和歌唱技巧以及唱歌方式都處于混亂的狀態(tài),并且學生也沒有對自身的聲音狀況進行充分的了解,因此選擇的唱歌方式和歌唱技巧也不適合自身。雖然部分不合適的唱歌方式可以為學生帶來良好的成績,但是長此以往會對學生的聲帶造成破壞,影響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因此在高中階段對音樂特長生開展聲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就要豐富教學內容,為學生展示更多的歌唱方式,以幫助學生掌握合適的歌唱方式,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做鋪墊。
例如,在進行“發(fā)聲學習”的時候,教師不但要為學生講解課本內的發(fā)聲方式,還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尋找課本外的發(fā)聲方式,以此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并且在學生學習發(fā)聲方式的時候,還要告訴學生呼吸對歌唱的作用。因為聲樂教學主要是為了讓學生對自身的氣息進行控制,尤其是對呼吸狀態(tài)進行控制,這對提高學生歌唱能力有著顯著作用。在學生掌握正確的發(fā)聲方式之后,教師還應該帶領學生去尋找適合學生自身發(fā)展的歌唱方式。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得學生自身的優(yōu)勢得以發(fā)揮,進而提高學生音樂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工作提供便利。
三、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聲樂的興趣
要想使高中聲樂教學活動開展的效果得到保障,那么就要對聲樂教學方式進行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以此提升學生學習聲樂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高中音樂教學一直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具體的方式就是讓學生聽一遍歌曲,然后教師演唱一遍,之后再讓學生進行演唱,最后讓學生跟著音樂唱。這種方式在學生一開始接觸音樂的時候,效果最為顯著。但是長此以往就會導致學生產生疲憊感,進而使學生失去學習音樂的興趣。所以教師就可以改變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聲樂的興趣,保障音樂學習的成果,進而促使學生提高自身的專業(yè)能力,使其可以全面地發(fā)展。
比如,在讓學生進行聲樂練習的時候,教師以游戲教學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練習。這時音樂教師就可以把學生分成小組,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歌曲的學習,最后進行比拼,并且對獲勝的小組進行獎勵。通過這樣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好勝心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進而使學生的音樂學習效果得到保障,為音樂特長生的未來發(fā)展做鋪墊。
四、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本文的分析得知聲樂基礎知識的學習對音樂特長生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師要對高中特長生的聲樂教學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其中存在的諸多問題,并且采取相應的有效措施,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保障高中聲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音樂素質的顯著提高,以此為音樂特長生的未來發(fā)展起到助力作用。
參考文獻:
歐思敏.新課改下高中音樂特長生聲樂教學中的聽音訓練方法探究[J].山海經(教育前沿),2019(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