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琪
摘 要:深度閱讀是推動學生學習思考、升華學生學習體驗、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方式。在高中語文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建適宜的閱讀任務,引領學生主動走進文本;深度整合閱讀資源,發(fā)展學生學習思維;落實有效的閱讀指導,突破閱讀重點,升華學生閱讀體驗。從多個角度推動學生主動閱讀,激發(fā)學生閱讀探究的內驅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深度閱讀;核心素養(yǎng)
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語言的建構與應用、思維的發(fā)展與提升、審美的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立足高中語文課堂,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教師要能夠從閱讀入手,推動學生更好地走進文本,落實語文要素,豐富語言積累,品味文本內涵,推動學生更好地讀寫遷移,逐步發(fā)展。
一、創(chuàng)設閱讀任務,深度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
進入高中階段,學生需要閱讀的篇幅逐漸增多,閱讀的難度也循序增加,因此很多學生出現了“審美依賴”的問題,對文本缺乏必要的審讀意識。同時,在文本感知、語言特色、審美賞鑒過程中,對教師的講解存有很大的依賴。很多時候學生只能夠干巴巴背誦文本,但對文字的精神境界和審美意蘊不能有效把握。在高中語文深度教學閱讀落實的過程中,教師要創(chuàng)始有效的閱讀情境,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優(yōu)化學生的深度閱讀審美體驗。
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問題、創(chuàng)設閱讀任務、實施讀寫互動等方式,讓學生對文本中的一些人文要素進行有效把握。譬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斟酌推敲對比讀,基于文章,讓學生進行文本層面的斟酌和推敲,對其中的一些詞句進行有效品讀,對人物心態(tài)的轉換、作者觀點的層次性剖析進行更好的把握。立足閱讀,培養(yǎng)學生語感,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尤其是對文中出現的一些細節(jié)描寫、富含哲理的文字,都要引領學生細細審讀,并結合生活感悟交流閱讀體驗。
從讀入手引領學生更好地咀嚼文本,不僅可以拓展閱讀教學的深度,還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靈感,讓學生從扁平化的閱讀向生動探究有效邁進。教師還可以精選文中的一些片段,讓學生嘗試有感情的朗讀,更好地感悟文本情感內涵。
二、深度整合閱讀資源,激活學生閱讀思維
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落實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開闊學生視野,推動學生學習品鑒,教師要以學生閱讀為基礎,為他們擴展豐富的閱讀資源。通過文本閱讀交流互動,更好地激活學生學習思維,進一步提升學生甄別鑒賞能力,使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學習、整合,推動高階思維逐步形成。
進入高中階段,學生需要閱讀的文本類型逐步增多,除了一些散文類、議論類文本,一些與傳統(tǒng)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政新聞等相關的內容也成為學生需要學習、品味的重點。在語文閱讀教學落實的過程中,教師要指引學生從文本內容的審讀入手,獲得豐富成長和精神滋養(yǎng)。整合多重教育資源,讓學生學會精讀、細讀、跳讀等多種閱讀方法的靈活運用,從文章的閱讀入手,更好地探索其背后的深刻內涵。
另外,教師還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查找資料以及咨詢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學會運用有效的閱讀方法挖掘文本背后蘊藏的豐富內涵,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探索精神,加深學生的閱讀體驗。
三、優(yōu)化閱讀指導,提升學生學習意識
高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落實的過程中,除了學生獨立閱讀、教師對學生實施問題引領之外,教師還要對學生落實有效的閱讀方法指導,確保學生可以靈活運用多種方法完成結構梳理、文本構建、主題情感發(fā)掘、細節(jié)審視、表達方法提煉等多元任務,讓學生自行歸納得出學習方法,幫助學生由淺入深地理解文本。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可以更好地兼顧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一些重難點,通過有效的點撥,帶給學生更多心靈的觸動。
尤其是在文本賞讀的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全新視角、引入哲學辯證觀念、篩選一些經典詞句等,可以帶領學生對文本的閱讀體驗進入新境界?;趯W生已有的理解,加上教師的方法指導,能夠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逐步加深。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訓練任務,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閱讀品質,塑造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一些讀寫結合訓練、劇幕創(chuàng)編、主題辯論、人物形象剖析等,都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閱讀成果,激活學生寫作思維,讓學生將對文本的感悟更好地訴諸筆端,形成帶有個人思維的靈動文字。這樣學生的閱讀體驗可以漸入佳境,學生自身的創(chuàng)新意識也能得到更好的開發(fā)。
總之,教師要重視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為學生設計相應的閱讀任務,帶領學生由淺入深地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教師還要強化對學生的方法指導,讓學生在閱讀中得到鍛煉,使學生的閱讀體驗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