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欣 張學禮 陳思明 董貴信
摘 要 豐容是現(xiàn)代動物園提升動物福利的工作重點,有利于保持動物天性,也能讓游客在觀察過程中加深對動物的了解。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動物幼兒園近年來開展了各項豐容工作,建立了豐容庫和豐容日常計劃表,開創(chuàng)了豐容課堂。游客在保育員的指導(dǎo)下參與動物豐容制作,現(xiàn)場觀察使用效果,提升了科普宣教效果。本文首次討論了將豐容和科普相結(jié)合的創(chuàng)新模式,以及該模式在改善動物行為和達到科普教育目的方面的效果。通過統(tǒng)計分析評估游客科普效果和豐容效果,發(fā)現(xiàn)豐容課堂能有效地提升游客對保護教育的理解,同時有效增加野生動物的自然行為。這種將動物豐容和游客科普相結(jié)合的創(chuàng)新模式值得進一步探索和推廣。
關(guān)鍵詞 豐容 人工育幼行為 科普
1 背景
保護教育(Conservation education)是現(xiàn)代動物園社會服務(wù)功能的體現(xiàn),通過各種手段向公眾傳遞正確的有關(guān)動物和環(huán)境的知識,樹立正確的人與自然和諧的觀念[1]。通過豐容工作,將游客需求與動物福利結(jié)合起來,也是國內(nèi)外動物園科普工作者關(guān)注的熱點[2] [4]。豐容指的是豐富圈養(yǎng)野生動物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環(huán)境、食物、感官、社群等等,從而保持動物的天性,展示動物的自然行為。豐容也能讓游客在觀察過程中加深對動物的了解,獲得更多的知識和樂趣。長隆野生動物世界動物幼兒園建立了豐容庫和日常計劃表,率先開展了科普小課堂的嘗試,讓游客成為豐容的參與者,將傳統(tǒng)的講課式科普改變?yōu)槟軌蛱岣邉游锔@挠慰蛥⑴c式課堂。從2016年至今,動物幼兒園科普小課堂堅持每天開課且內(nèi)容不重復(fù),累計參與游客量超過8 000余人。通過問卷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參與的游客80%在課堂之前并不知道什么是豐容,20%并不知道為什么要給小動物制作玩具,而在參與活動后,經(jīng)過親身體驗和傾聽講解,對課堂活動的意義認同度提高到100%。參與兒童不但了解了動物的食性和行為,還能夠體驗通過制作玩具和取食器提升動物福利的方法。本文詳細記錄了動物幼兒園科普小課堂的成功嘗試,旨在推廣將動物豐容和游客科普相結(jié)合的創(chuàng)新模式。
2 動物幼兒園豐容庫的建立
研究表明豐容短期內(nèi)對動物行為有明顯改善,包括休息時間減少,活動時間增多等。但是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動物會對豐容物的興趣減弱[5]。長隆動物幼兒園于2016年首次建立了豐容庫,制作、梳理、歸類了一批豐容玩具、器材、墊料等,進行編號,并列出了使用方法、可用的展區(qū)、籠舍位置,以表格形式打印張貼在工作間;并用另一張表以動物種類為歸類,列出可用的豐容物品的編號(表1,附表1)。如此以抽簽或搖色子的方式,即可抽出各展區(qū)當天的豐容物品,保證了隨機性。此項工作已列入保育員的日常工作,并不定期增補或在動物變更時對豐容庫進行修改,有效提升了動物的自然行為。實踐表明建立豐容庫和計劃表可以保持每日更新豐容項目,對提升動物興趣和豐富動物行為尤為重要。
3 動物行為譜的建立
行為譜(ethogram)是對動物行為進行觀察、記錄的實用工具,通過對動物行為的定義、歸類、分析等方法,評估豐容對于動物行為改變的效果[5]。動物幼兒園里保育了母獸無法哺育或需要救助人工育幼的各類哺乳動物幼仔,包括大食蟻獸、小食蟻獸、樹懶、狐蝠、耳廓狐、袋鼠,以及狨、德氏長尾猴、白額卷尾猴、狒狒等靈長類幼仔。為了減少人工育幼個體的行為異常發(fā)生幾率,保育員需要盡可能地模擬動物群體環(huán)境和野外環(huán)境,讓動物幼仔有機會學習和展現(xiàn)更多的自然行為。
幼年期的動物,玩耍行為占據(jù)其日常行為的很大比例。小動物在玩耍中學習各種生存技能,包括運動、社交、覓食、防御等[6][7][8]。以小食蟻獸為例,長隆研究團隊通過觀察、記錄,建立了該物種的行為譜(附表2),并將行為譜錄入iPhone手機上的“Animal Watch”、“Animal Behvr Pro”兩個App,采用動物行為瞬時掃描取樣法,對小食蟻獸的行為進行記錄和分析,有效掌握小食蟻獸的活動規(guī)律。
4 動物幼兒園豐容課堂的開展
長隆動物幼兒園每天邀請兒童動手制作豐容產(chǎn)品并應(yīng)用于動物,取得較好效果。2017年端午節(jié),保育員邀請兒童給小動物包粽子?;顒蝇F(xiàn)場招募了兩個家庭參與,并有專業(yè)科普人員講解?,F(xiàn)場預(yù)先洗凈備用材料、提供消毒設(shè)施。完成制作環(huán)節(jié)后,保育員將粽子放入展區(qū)。參與制作的游客可以在展區(qū)外觀察動物對豐容的反應(yīng)。這個過程中游客一直興致勃勃地提問、拍照,而動物也因為有了額外的食物豐容,提升了活躍度,有了更好的展覽效果。通過梳理,整體課堂活動流程包括:一、由保育員構(gòu)思豐容活動的內(nèi)容、準備材料、預(yù)制作,評估對動物無傷害后定案;二、保育員召集游客(主要是小學階段的兒童)講解活動內(nèi)容和目的;三、保育員、游客一同動手制作豐容玩具,客服現(xiàn)場講解;四、將豐容玩具交付對應(yīng)動物的保育員,由保育員放入展區(qū),游客在外觀看、拍照,客服現(xiàn)場講解。上述四個流程可以保障豐容課程的有效開展。
4.1 根據(jù)動物活動時間安排課程
針對每種動物獨特的日?;顒右?guī)律特點,保育員采用動物行為瞬時掃描取樣法,每日自開園后到閉園前,每隔5分鐘對展區(qū)內(nèi)動物記錄一次行為,其中活動行為包括移動、玩耍、采食、探索等;休息行為包括睡眠、靜坐、趴伏、吮手指、發(fā)呆等。以白額卷尾猴和德氏長尾猴的觀察結(jié)果為例,發(fā)現(xiàn)在13:00-16:30的時間段內(nèi),14:00-15:30間動物處于活動低谷。基于上述觀察掌握的動物活動規(guī)律,將科普活動時間定為每天下午15:00,可以有效提升活動低谷期的動物活動量。
保育員通過參與科普工作,對豐容有了較好的理解和認同,制作符合動物習性、有趣的豐容玩具,使部分動物行為有了明顯改善。科普人員在豐容課堂實踐中,學習觀察動物、記錄動物行為,并將記錄結(jié)果應(yīng)用于科普教育方面。通過豐容宣傳牌和現(xiàn)場講解豐容效果,有效引導(dǎo)游客對動物行為的觀察。
豐容課堂的開展,對于動物幼兒園動物的福利有較明顯的提升,動物的發(fā)呆、無聊等行為減少,探索、玩耍和社交行為增多。以小食蟻獸為例,在制作了一個取食豐容器(將內(nèi)置面包蟲的礦泉水瓶綁在樹架上)后,其活動類型明顯增多,“探究”行為取代“休息”行為,成為展現(xiàn)最多的行為(圖1)。這與以往研究發(fā)現(xiàn)食物豐容有利于提升野生動物自然行為的結(jié)論一致[8]。
4.2 基于游客意愿安排科普活動時長及參與人數(shù)
科普活動安排需要優(yōu)先考慮參與者的意愿。長隆動物幼兒園科普活動參與者主要是6-12歲的兒童。為了提升豐容課堂對兒童的科普效果,保育團隊于2018年1月下發(fā)200份針對“游客參與科普時長意愿”的問卷,結(jié)果顯示,60%的游客希望活動時長控制在10分鐘內(nèi),而40%的游客接受20分鐘的活動時間。實踐中也發(fā)現(xiàn),如果科普課堂超出20分鐘,會導(dǎo)致參與兒童出現(xiàn)分心現(xiàn)象,家長也有不耐煩表現(xiàn)。實踐工作中,團隊將科普活動控制在20分鐘內(nèi),其中游客參與制作豐容道具時間為10-15分鐘,觀察講解時間為5分鐘。這樣既提高了孩子在科普活動中的參與度,也滿足了家長和孩子游玩其他項目的需求。兒童調(diào)查問卷結(jié)果顯示,80%的家長希望與孩子一起參加科普活動。在游客不多的情況下,科普團隊會邀請整個家庭一起參與,這樣的親子活動效果較好。而在游客較多的情況下,一般邀請4名左右兒童分工合作。如人數(shù)超過4名,則拿出畫筆讓兒童畫畫或介紹動物飼料成分等知識,這樣能有效減少參與兒童的分神現(xiàn)象,提高兒童游客的參與熱情。此外,團隊還撰寫了《動物幼兒園豐容課堂講解詞》,對保育員進行培訓(xùn),并注重保障科普信息的正確性,提升科普講解質(zhì)量。
4.3 不同類型食物豐容的效果比較
食物豐容是指通過食物刺激為動物提供新鮮感和取食樂趣的豐容手段,有利于延長動物進食時間,減少無聊和刻板行為。以往國內(nèi)外研究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提供多樣化的和接近自然狀態(tài)下的飼料;第二,改變飼料的提供方式、增加取食難度[9][12]。長隆保育團隊為了提升兒童游客興趣、減小操作難度,初期采用的是將不同的食物重新組合,拼插成具有一定形象的“食物雕塑”豐容方式,如食物串串球等(圖2)。這些水果蔬菜做出的雕塑品生動形象,有效吸引了游客尤其是兒童游客的注意力,作品完成后兒童表現(xiàn)出較高成就感。而動物幼仔被提供這種食物豐容時,雖然飼料的提供方式跟平時一樣,卻出乎意料地大大增加了攝食平時不愛吃的食物的幾率。猴幼仔對豐容課堂提供的食雕很感興趣,取食效果好,完全沒有平時的挑食現(xiàn)象。但是,這種豐容效果也存在明顯的弊端,主要包括動物活躍度僅限于被給與食物后的5-10分鐘,難以把控動物的取食量,而且牙簽等部分零件可能傷到動物。研究團隊出于食品安全和采食量控制考慮,逐漸放棄了此種類型的食物豐容,改為制作玩具和取食器等豐容方式。
玩具豐容是利用一些紙盒、紙巾筒、奶粉罐等素材,拼裝成火車、火箭、機器人等玩具(圖3)。玩具多為空心,其中藏匿少量動物喜食食物,既可以向參與活動的游客展示動物食性,也可以加強動物對玩具的興趣。制作玩具成品對動物也有吸引力,尤其是靈長類幼仔會有接近、觸摸、嗅聞、撥弄、啃咬等探索行為。玩具內(nèi)的食物很快被動物采食,對游客觀賞體驗較好。尤其是兒童在制作玩具豐容道具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較高的興趣。但是這種豐容方法對于動物來說行為改變持續(xù)時間還是偏短,當動物探究了玩具并獲得喜食食物后(此類型豐容中,不喜食的食物仍然會遭丟棄),對玩具的興趣就衰退了。這一點在國外動物園豐容工作中也有類似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長隆科普團隊嘗試取食器豐容的創(chuàng)新。
取食器豐容包括制作封住兩頭的紙筒、裝了面包蟲的礦泉水瓶,打了孔的紙盒等;也可以是較為復(fù)雜需要多重組裝的取食器,例如國外動物園采用的紙箱迷宮等[13]。懸掛取食器能夠增加取食難度,更長時間吸引動物的興趣,達到豐容目的。以狨猴為例,幼仔出現(xiàn)攀爬、倒掛、旋轉(zhuǎn)、推拉等探究取食器的行為持續(xù)1小時以上,尤其在看到、嗅到食物時更為興奮,會想方設(shè)法獲取食物。狨猴、耳廓狐等動物群體內(nèi)出現(xiàn)相互學習的行為。面對較為復(fù)雜的取食器,動物幼仔獲取食物時間被加長,甚至當天也沒有成功獲取食物。許多游客在看到動物沒有成功吃到食物時都會有失敗感,會督促保育員親身示范動物吃到東西。而實際上,動物豐容目的應(yīng)該從“給動物喂食”提升到“為動物提升福利”,此時長隆科普團隊通過加強游客科普教育,使之能夠充分明白豐容意義,從而更好地理解野生動物的保育工作。
5 結(jié)語
本文以長隆動物幼兒園豐容課堂為例,在國內(nèi)首次總結(jié)了動物豐容與游客科普教育結(jié)合的創(chuàng)新模式。這一模式完善了科普課堂的方式內(nèi)容,提高了參與游客的滿意度,有利于游客了解繁育動物、提升動物福利的過程。豐容課堂相關(guān)研究值得進一步完善和推廣,基于動物行為譜,開展行為觀察、豐容理念、豐容安全等相關(guān)內(nèi)容的培訓(xùn),積累動物行為記錄數(shù)據(jù),增加動物玩耍、覓食等活動時間,既有效提升了動物的福利,又可以提升國內(nèi)野生動物保育水平和公眾的自然保護意識。
致 謝 感謝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為本文提供了研究平臺,感謝長隆集團動植物管理部同事為本文提供了技術(shù)支持和寫作指導(dǎo)。感謝長隆科普團隊為本文提供了實踐應(yīng)用和效果評估。
參考文獻
[1]D'Cruze N, Khan S, Carder G, Megson D, Coulthard E, Norrey J, Groves G. A Global Review of Animal-Visitor Interactions in Modern Zoos and Aquarium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Wild Animal Welfare[J].Animals, 2019, 9(6): 332.
[2]Bach L, Burton M. Proximity and animal welfare in the context of tourist interactions with habituated dolphins[J].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17, 25(2): 181-197.
[3]崔慶明.野生動物旅游開發(fā)的空間矛盾[J].旅游規(guī)劃與設(shè)計,2019,32(11):21-27.
[4]Jensen E. Evaluating Children's Conservation Biology Learning[J]. Conservation Biology, 2014.
[5]熊博,蔣樂,施雨潔,等.不同豐容方式對圈養(yǎng)成年山魈行為影響的試驗[J].四川動物,2012,31(5): 790-794.
[6]王曉衛(wèi),楊斌,李銀華,等.秦嶺川金絲猴非成年個體行為發(fā)育的研究[J].生物學通報, 2011,46(2):11-12.
[7]Stanton L A, Sullivan M S, Fazio J M. A standardized ethogram for the felidae: A tool for behavioral researchers[J]. 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 2015, 173: 3-16.
[8]Forthman D L, Elder S D, Bakeman R, et al. Effects of feeding enrichment on behavior of three species of captive bears[J]. Zoo biology, 1992, 11(3): 187-195.
[9]胡新波,何鑫,黃淑芳,等.食物豐容對籠養(yǎng)黑猩猩行為和糞便皮質(zhì)醇的影響研究[J].野生動物學報,2014,35(003):282-288.
[10]石凌,楊瑞麟,吳孔菊,等.食物豐容對圈養(yǎng)猩猩行為的影響[J].四川動物,2009(04):115-118.
[11]王強,吳孔菊,莫凡,等.圈養(yǎng)大熊貓食物豐容對其行為影響的研究[J].四川動物,2008(04):516-519.
[12]鄭金玲,程鯤,劉瑩,等.食物和環(huán)境豐容對半散放環(huán)尾狐猴日行為活動的影響[J].野生動物學報,2020,041(002):288-295.
[13]Clark F E. Cognitive enrichment and welfare: Current approaches and future directions[J]. Animal Behavior and Cognition, 2017, 4(1): 52-71.
通訊作者:董貴信(1963—),男,博士,高級獸醫(yī)師,主要從事野生動物保育和科普,E:mail: caesar@chimelong.com。
An Attempt to Combine the Enrichment and Conservation Education of Hand-reared Animals: A case study of the enrichment courses in Animal Nursery of Chimelong Safari Park, China// YE Xin,ZHANG Xueli, CHEN Siming, DONG Guixin
Author's Address Chimelong Safari Park, Panyu, Guangzhou
Abstract The abnormal behaviors such as stereotype behavior that are prone to hand-reared animals have always been a problem for various conservation institutions. The animal nursery of Chimelong safari park has carried out various enrichment works in recent years, including establishment of an enrichment pool and daily schedule. In this article we discuss the combination of enrichment and education as the form of public education class, which invites visitors to make toys for young animals, and the obvious effect on improving animal behavior as well as educational purpose. It is found that this form of clas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of tourists on conservation education an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boring behavior of animals.
Keywords enrichment, hand-reared animal, behavior, conservation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