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泉
新世紀以來,荷蘭阿姆斯特丹“后街足球”的名頭越發(fā)響亮。
后街足球指的是在阿姆斯特丹較為貧窮的街區(qū),建筑林立、膚色不同的少年分撥踢足球。這些足球少年以十來歲者居多,腳下功夫相當成熟,從傳球、帶球、過人、射門、搶球,到玩出高級花活,其球齡似乎超過生理年齡。在孩子們踢球場地附近的簡易樓里,居住著足球少年的家人。他們是來自世界各地到阿姆斯特丹闖蕩的窮人及其子弟。經(jīng)過幾十年的變遷,這些移民孩子中涌現(xiàn)出古力特、里杰卡爾德和克魯伊維特這樣的世界級球星。
時至今日,阿姆斯特丹仍是世界街球的圣地。孩子們玩著足球,做出各種高難度的動作,吸引旅游者的注意,還招呼旅游者或當?shù)厍蛎韵聢鲚^量,看誰先被穿襠。
在阿姆斯特丹球迷中,如果被人從兩腿中間將球穿過去,是非常丟人的事情。每當有人被穿襠,街頭上就會引發(fā)呼叫聲和慶祝聲。在街頭足球文化中,人們崇拜那些腳下功夫了得的小子,那些出神入化的假動作被認為是最閃光最高級的足球時尚。穿襠這個詞來自蘇里南俗語,能在阿姆斯特丹流行,可見對荷蘭足球和社會文化影響之深。
街頭足球的發(fā)展與世界杯擴軍、足球商業(yè)化、全球城市化以及戰(zhàn)爭和瘟疫的影響不無關系。街頭處處有足球小子,球探發(fā)現(xiàn)苗子,學校培養(yǎng)尖子,形成現(xiàn)代足球明星成功之路。
最近幾十年,世界杯參賽隊伍不斷增加,擴到32支球隊。世界足球發(fā)展給運動員帶來了成名和發(fā)財?shù)目赡苄?,給熱愛足球的國家?guī)砹嗣褡遄院谰瘛那蛲踟惱?、克魯伊夫、馬拉多納到今天的梅西和C羅,綠茵諸神激發(fā)了全球孩童的神經(jīng),更多人走上足球場,窮孩子的機遇也更多了。
足球職業(yè)化帶來巨額財富。職業(yè)球星的豪車、豪宅、豪艇,讓熱愛足球運動的孩子眼睛發(fā)亮,紛紛投身到他們認為最簡單的發(fā)財之路。
世界各地的戰(zhàn)爭和瘟疫此起彼伏,人們不得不遠走他鄉(xiāng),尋求一線生機。黑非洲最為典型。不少非洲國家的內戰(zhàn)和“外戰(zhàn)”迫使居民走上逃難之路,漂洋過海,棲息在宗主國的貧民窟。他們缺少文化、金錢和教育,不少少年兒童依靠街頭足球改變家人的命運。
在這種競爭激烈的環(huán)境下,歐洲本地兒童也不斷提高足球水平,形成一股街頭足球熱潮,出現(xiàn)一代又一代足球精英,英格蘭超級明星魯尼就是代表人物。他出生在利物浦克羅克斯泰斯,少年時代一直在住家附近有柵欄的街頭踢球。魯尼說:“我的足球戰(zhàn)術知識是長大后學會的,但95%的技術和運動能力都是孩童時代在街頭踢球時學會的?!?/p>
像阿姆斯特丹穿襠這樣的足球技術和與之匹配的自由踢球方式已經(jīng)形成“某種氣候”。21世紀初,街頭足球暴發(fā),演變成時髦的旅游活動和培養(yǎng)足球精英的地方。為了進一步招攬觀眾,街頭足球發(fā)源地阿姆斯特丹逐漸規(guī)范化,成名的街頭足球明星得到了世界大牌體育服飾品牌的贊助,在阿姆斯特丹公共廣場經(jīng)常進行即興花式足球表演。
不僅熱愛足球的少年兒童涌入街頭足球隊伍,那些長年住在街頭、活在街頭的無家可歸者也加入其中,在社會名人幫助下,創(chuàng)立了無家可歸者世界杯足球賽。
2001年,傳媒業(yè)名人梅爾·揚萌發(fā)了舉辦無家可歸者世界杯的想法。18個月后,第一屆無家可歸者世界杯在奧地利舉行,并取得成功。
這是一項國際賽事,從2003年起定期舉行。無論男女,無論足球能力如何,都可以參加比賽。他們的年齡不得低于16歲,必須真正經(jīng)歷過無家可歸的境況,或者以街頭賣報作為生活的主要來源。每支球隊最多有4名球員,每場比賽14分鐘。2007年,來自48個國家的500名球員參加了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的無家可歸者世界杯比賽,蘇格蘭隊獲得冠軍。此后,澳大利亞的墨爾本、意大利的米蘭、巴西的里約熱內盧、法國的巴黎、墨西哥的墨西哥城都舉辦過無家可歸者世界杯。
一項調查透露,參加2006年無家可歸者世界杯的運動員中,92%的運動員之后萌發(fā)了正常生活下去的新動機,93%的人成功擺脫了對毒品和酒精的依賴,72%的人仍然玩街頭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