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時康
摘 要:作文既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又是語文學習的難點。在寫作時,大多數(shù)學生會有無話可說之感,寫出來的文章也存在語言苦澀、內(nèi)容空洞乏味等問題。教師在教學中也常困于作文教學,即使多方施策,學生的寫作水平還是原地踏步。層遞式教學法的應用,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語文基礎(chǔ)知識,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最終實現(xiàn)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關(guān)鍵詞:層遞式教學法;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作文既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又是語文學習的難點。同時,學生的寫作能力提升又是一個循序漸進、長期堅持的漫長過程,無法在短期內(nèi)就達到預期目標,更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寫作,并要從閱讀、積累、觀察、寫作等方面去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能力。
一、層遞式教學法基本概述
層遞式教學法是建立在分層教學基礎(chǔ)上,以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能力、興趣愛好、成長環(huán)境等多種因素為教學依據(jù),制定不同層次的寫作教學目標,通過層遞的方式實現(xiàn)最終目標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手段、教學模式和評價方式。
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法可分三步走:第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學會觀察,用心觀察,細致觀察,掌握寫作的第一手資料。第二步,為學生傳授寫作技巧,幫助學生組織觀察所得素材并進行小練筆。第三步,引領(lǐng)學生進行整篇文章的寫作,并對學生的作文進行分析指導。這三個階段的教學循序漸進、步步深入,學生既可以從現(xiàn)實生活中取材,做到胸有成竹,又能長期練習,不斷提高,激發(fā)其寫作的興趣。
二、層遞式教學法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1.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
作文就是記錄作者對生活的所見所感。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首先,在觀察時,教師要求學生完成觀察記錄。例如,讓學生對自己的家庭或校園變化進行觀察并完成觀察記錄表,并及時寫出自己的看法。每過一段時間,讓學生對自己所寫的文稿進行修改、潤色。這樣不間斷地“觀察—寫作—潤色”,就能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獨立思考、認真寫作的良好習慣。其次,教師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的好習慣(要求每周完成至少3篇)。由于日記是自己的所見、所思、所感,學生就會感到寫作并不是那么無話可說,久而久之,就會形成觀察意識,觀察能力也會逐漸提高。通過觀察和寫作,學生還會更加熱愛生活,并積極地從生活中發(fā)掘?qū)懽魉夭?,從而形成良好的觀察和寫作習慣。
2.傳授學生寫作技巧
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除了結(jié)構(gòu)清晰、主題突出、文字表達貼切以外,還要有自己的寫作特色,而這些都需要寫作技巧的輔助才能完成。例如,在寫作記敘文時,一是教師要讓學生確定好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引導學生挖掘自己所積累的素材,抓住普通小事,反復思考,寫出有深意的文章;二是讓學生在文章中交代清楚記敘文的六要素;三是指導學生根據(jù)事情的發(fā)展情況選擇合理的敘事方式安排材料;四是要求學生根據(jù)文章的中心思想取舍材料,詳略安排事件的發(fā)展過程;五是指導學生把事情一層層展開記敘,寫出事情的發(fā)展變化,從而把文章內(nèi)容寫具體、生動。這樣寫出來的記敘文才能有血有肉,詳略得當,條理清晰,重點突出,讀者閱讀起來才能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
3.加強學生寫作練習
俗話說“熟能生巧”,寫作也是如此。學生只有堅持寫作,不斷進行練習,才能夠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因此,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的寫作練習,并加強學生平時的小練筆。教師可以讓學生每天堅持10分鐘進行寫作練筆,內(nèi)容及題材不限。這樣長期堅持下去,學生就會慢慢發(fā)現(xiàn)自己的寫作水平在不斷提高。讓學生及時寫學習和生活中的所看、所想、所思,不斷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
總之,初中學生的作文教學應該方法多樣,具有開放性、靈活性、多樣性,我覺得層遞式教學法恰恰具有這種特點,能夠最大化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寫作興趣。
參考文獻:
高月富.層遞式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