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霞
(青海省茫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針灸理療科,青海 茫崖 816499)
頸椎病是一種頸椎退行性病變產生的綜合征,可分為神經根型頸椎病、脊髓型頸椎病、交感型頸椎病、椎動脈型頸椎病。腰腿痛多考慮是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腰椎間盤突出是相當常見的一種疾病,是指由于腰椎間盤各部分尤其是髓核出現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變后,在外力作用下,椎間盤的纖維環(huán)破裂,發(fā)生髓核突出,壓迫神經的話,就會出現雙下肢的疼痛[1]。頸肩痛需要考慮多種原因,主要看病程的長短,如果短期的疼痛,主要考慮頸部的肌肉、軟組織勞損如落枕、肌肉拉傷。如果長時間有這種癥狀,則要考慮頸椎病的可能。腰腿痛常常是由于腰椎間盤突出引起的[2]。但如果落枕癥狀反復發(fā)作而且持續(xù)時間較長,就應該考慮是否存在頸椎病,可以到醫(yī)院檢查一下,以便及時治療。因此,本文主要針對中醫(yī)針灸聯合中藥熱敷治療頸肩腰腿疼痛的臨床效果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在青海省茫崖市第一人民醫(yī)院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接受治療的頸肩腰腿疼痛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數字表法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35例,其中對照組男18例,女17例;年齡22~71歲,平均(44.8±9.1)歲;體重40~84 kg,平均(56.47±5.82)kg。觀察組男16例,女19例;年齡21~72歲,平均(44.7±8.8)歲;體重40~83 kg,平均(56.93±5.41)kg。患者資料完整,精神正常,意識清楚,依從性良好,無藥敏史。通過對比發(fā)現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臨床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在治療頸肩腰腿疼痛患者時使用常規(guī)中醫(yī)針灸的治療方法:對患者采取循經取穴以及具體辨證后對應取穴。對于主要疼痛部位在頸部的患者可以選用頸夾脊的一些穴位如阿是穴、風池、大椎等,遠端選穴可以選擇中渚穴、后溪穴。如果是腰痛,可以選擇腎俞、命門、腰陽關等穴位。如果是膝關節(jié)疼痛,可以選擇內外膝眼、陰陵泉、陽陵泉。所有患者在針灸過程中均不進行留針處理。中醫(yī)針灸治療頻率1 次/d,共持續(xù)14 d,14 d1療程。觀察患者的頸肩腰腿疼痛情況,并做好記錄。觀察組在治療頸肩腰腿疼痛時在常規(guī)的中醫(yī)針灸基礎上聯合中藥熱敷采取基本組方為:透骨草40 g、川烏25 g、草烏25 g、三七25 g、白芥子25 g、紅花10 g、桂枝25 g和獨活25 g。此方劑屬于典型中醫(yī)藥外敷治療頸肩腰腿痛的散劑,組方通過具有活血行氣散寒功效的透骨草、川烏、草烏、三七、白芥子,紅花、桂枝、獨活,經粉碎過篩混合制成,以溫水調糊敷于患處,具有止痛快、無副作用,標本兼治的功效,能根除頸肩腰腿痛病根的獨特效果。取毛巾裹邊并置于患者疼痛之還處熱敷,每日2 次,每次1 h,一劑使用3 d后更換藥物,同樣14 d為一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1)本次實驗在評價標準方面可以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三個方面。其中,無效指患者經治療,頸肩腰腿疼痛癥狀無任何改善,甚至有所加重,導致患者正?;顒硬槐悖挥行е富颊呓浿委?,頸肩腰腿疼痛癥狀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疼痛時間較短,疼痛頻率有所降低,肩頸正常功能得到改善,且已不對睡眠造成影響;顯效指患者經治療,頸肩腰腿疼痛癥狀基本消失,頸肩腰腿等部位能正?;顒?,無睡眠影響??傆行?(顯效人數+有效人數)/總人數×100%。
(2)選擇VAS量表評估2組治療前/后疼痛程度:總分10,評分越高,疼痛感就越強烈。
(3)調查患者對療效的滿意程度,于療程結束時開展:選擇本院自制《療效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結果采取百分制。不滿意≤74,一般75~90,滿意≥91。(一般+滿意)/例數×100%即滿意度。
(4)用sf-36量表評估2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內容有情感職能、總體健康、生理功能和社會功能等,總分100,評分越高,生活質量就越高。
1.4 統計學分析。在本研究中對數據將進行全面的、系統的統計學分析,并采用專業(yè)統計軟件SPSS 19.0進行具體的分析。其中,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檢驗,選擇以(均數±標準差)以及百分比的形式進行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1 療效分析。針對總有效率,觀察組97.14%,比對照組80.0%高(P<0.05)。如表1。
表1 統計療效評估結果表[n(%)]
2.2 疼痛感分析。針對VAS評分,觀察組比對照組低(P<0.05)。如表2。
表2 兩組疼痛感分析()
表2 兩組疼痛感分析()
2.3 療效滿意度分析。針對療效滿意度調查結果,觀察組比對照組高(P<0.05)。如表3。
表3 療效滿意度分析[n(%)]
2.3 生活質量分析。針對sf-36評分,觀察組比對照組高(t=9.4328,P<0.05)。如表4。
表4 生活質量分析()
表4 生活質量分析()
頸椎病通過中醫(yī)針灸聯合中藥熱敷使頸椎結構復位,重建頸椎動力平衡,使得患者患處改善血液循環(huán),減緩疼痛促進患處的供血,患者在治療期間可以適當的做一些鍛煉來改善一下身體的機能[3]。經常感覺到頸肩腰腿痛的平時可以通過中醫(yī)針灸聯合中藥熱敷等的方法來改善疼痛感也有一定好處,同時還要注意疼痛位置的保暖,盡可能減少風寒的侵襲,這樣對于有效地防治頸肩腰腿痛也是很有好處的[4]。中醫(yī)針灸治療能夠刺激穴位,起到活血行氣、平衡陰陽與消腫止痛的作用,并能對患處的穴脈進行打通,從而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減輕疼痛程度[5]。此研究,在總有效率上,觀察組比對照組高(P<0.05);在VAS評分上,觀察組治療后比對照組低(P<0.05);在療效滿意度上,研究組比對照組高(P<0.05);在sf-36評分上,觀察組治療后比對照組高(P<0.05)。中醫(yī)針灸和中藥熱敷聯合治療后,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疼痛程度顯著減輕,生活質量明顯提升,且其對療效的滿意度也較高。為此,醫(yī)院可將中醫(yī)針灸和中藥熱敷聯合療法作為頸肩腰腿疼痛的一種首選治療方式。
綜上所述,中醫(yī)針灸基礎上采用中藥熱敷,對于緩解患者的頸肩腰腿等部位的疼痛的藥效滲入具有進一步的促進作用,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