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桃
教學目標:
1.會寫“脆、攔”等8個字,會寫“機械、鐘樓”等17個詞語。
2.默讀課文,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能結合課文中的相關語句,說出“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教學重難點:
1.用自己的語言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情。
2.能從文中找到關鍵語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激發(fā)學習興趣
1.出示表的謎語,猜猜這是什么?(板書:“表”)
2.表里面有螺絲、有齒輪、有表針等,但著名的作家馮至童年時卻認為表里面有生物,他認為表里有個活著的小蝎子之類的小動物,他就把自己童年的這一段認識,這個有趣的經(jīng)歷寫成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的第16課《表里的生物》。
3.生齊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出示學習提示:(1)文章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情?(2)說說“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2.請同學們自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3.出示生字詞,指名讀。
三、再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1、結合表示時間的詞語(小時候、一天、過了許多天、此后、后來),請快速瀏覽課文,想想在這些時間點上發(fā)生了什么?
2、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文章寫的是小時候的我認為凡能發(fā)出聲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對父親的表極為好奇,并相信了父親說的表里有個小蝎子的話。
四、深入學習,體會人物個性
(一)文中的“我”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呢?讀下面的句子,說說從中可以看出“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和同學交流你的看法
2、同學們再讀一讀,看這三段話是作者同一時間段的思考?聯(lián)系起來想想,體會作者的思考過程。(生默讀)
第一段是他的猜測;第二段,他得知表里的東西,想知道為什么蝎子會在表里;第三段,他已經(jīng)知道蝎子為什么在表的原因
3、知道之后,他還在思考。我們一起看(師指板書)這是他證實之前的猜測,證實了問題之后依然在思考,證實問題之后,又有新的思考,對吧!(對)你們的體會真的是非常深刻!
(二)請大家現(xiàn)在再聯(lián)系閱讀第一自然段,思考作者的好奇而又愛思考還有什么與眾不同
1、生交流:
2、他發(fā)現(xiàn)了什么觀點?能不能用原文的話來回答?
3、看起來呀!作者小時候通過認真的觀察,有這樣的一套結論(B 板書:凡……都……)有了這樣一套邏輯后,他才這樣深入地思考。作者自己思考,自己得出結論,有結論后依然在思考。
4、同學們,你看作者能夠從身邊細小的事物中看出問題,之后就追根求源。你能把自己的理解和體會讀出來嗎?我請一位同學來讀一讀(課件出示)
5、同學們,下面我們來梳理一下剛才我們是如何印證觀點的?(1)找到關鍵詞語,加入自己的理解(2)除了找關鍵詞語還將三段心理描寫相互聯(lián)系,并與課文第一自然段聯(lián)系起來學習。
6、這樣,我們的觀點就更有說服力對不對?
師:好!我們繼續(xù)學習,請大家看這些要求(課件出示)
(三)默讀課文第9-15自然段,圈畫相關語句,抓住關鍵詞互相聯(lián)系,繼續(xù)印證我是一個好奇而又愛思考的孩子
(四)誰再來說!文章中除了寫我之外,還有沒有寫其他人
1、第6、14段,父親兩次阻撓我動表。父親的阻撓和我的好奇愛思考有關系嗎?
有,父親的阻撓牽扯出下文的內容。同時,父親越是阻撓,我越是想看,激發(fā)我的好奇心。
2、我們通過朗讀來看一看吧?。ǖ?-9段)
師:注意標點符號!(師生配合讀)我覺得我們班的孩子特別棒!剛才,我看到好多同學的表情動作都跟上了。
4、讀著讀著,你又發(fā)現(xiàn)我的哪些與眾不同?(愛刨根問底,很執(zhí)著)越是阻撓我——(越要去干)越是有困難——(越要去探索)這才是他的好奇而又愛思考!
(五)在我這樣的努力下,最終,我證實了自己的結論(課件出示)
1、凡能發(fā)出聲音的,都是活的生物。(齊讀)
師:后來,我見人就說(課件出示)
2、“我有蟋蟀在缽(bō)子里,蟈(guō)蟈兒在葫蘆里,鳥兒在籠子里,父親卻有一個小蝎子在表里。”(男生齊讀)
3、再讀(課件出示)P 這樣的話我不知說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時候才不說了。(女生齊讀)
4、這樣的話我不知說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時候才不說了。同學們請大家聯(lián)系課文的第一句話,談談你的理解(課件出示)
我小時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沒有工廠,所以也沒有機器的聲音。
(1)生交流。
(2)小時候生活在小城,見識少,認識片面;長大了,明白了自己的幼稚,就不說了。
5、小結:文章是通過細膩的心理描寫和簡單有特色的對話,讓我們了解了馮至是一個好奇而又愛思考的孩子,同時,他又把事情說清楚說具體了對吧!
五、在小組中說一說自己小的時候類似作者這樣的經(jīng)歷
1、同學們,我們讀著馮至的童年故事,說著馮至的童年故事,你也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嗎?
2、生交流。
3、童年趣事歡樂多!時間有限,老師發(fā)現(xiàn)還有很多同學也想表達,你們可以等課下這班里和同學們一起交流好嗎?
六、小結
1、同學們,他就是馮至(課件出示)
馮至插圖、馮至資料
2、1921年考入北京大學,后來成為非常有影響力的詩人,翻譯家,教授。這一節(jié)課,我們讀了詩,讀了文。結合馮至小時候的故事和他后來的成果,你有什么收獲?(生答,師隨評)像馮至一樣去探索,去思考對不對?
孩子們!這一節(jié)課,我們一邊體會學習用具體的事例來說明觀點的方法,同時,也感受著一個人的成功與自己童年時的好奇而又愛思考密不可分。老師真誠地希望我們這種思考一直要繼續(xù)下去!